第一百二十五章:新老交替(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吏治是大明的根本,是维系一个基本框架的关键,在这个‘官本位’的世道下,若不用重锤去敲,那从万历朝延续的混乱风气,就不可能从根本去发生改变。ŴŴŴ.BiQuGe.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权力构架,一个新老交替的过程,能否实现这一趋势,也代表着皇权是否强势。
  朱由校深知此事的重要意义。
  “京察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指着眼前所摆奏疏,朱由校眼神坚定,神情间看不出喜悲,看向方从哲、叶向高这些内阁大臣,“所查明的这些情况和问题,已经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触目惊心,所能轻易去下定义了。
  在其位不谋其政。
  钻营,算计,一切向仕途看齐!
  你们都是内阁大臣,学识比朕要渊博吧,谁能告诉朕,累年所学的圣贤之道,就是做这些的吗!?”
  说着,朱由校重重的拍了拍御案,叫方从哲、叶向高、刘一燝这些人,心下一紧,不知该讲些什么。
  现有内阁成员中,除了孙承宗、韩爌不在其列,其他的内阁大臣,都深深感受到天子的怒意。
  “朕知道,若是给此事下定义的话,朝中必然会有一些大臣,会拿皇祖父身居乾清宫,不理朝政为借口。”
  朱由校眼神冷厉,继续说道:“但朕想要说的,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就算皇祖父出于一些原因,没有常去文华殿理政。
  但这就能代表他老人家,对大明社稷不关心吗?
  皇祖父御极的那些年,大明取得的成就少吗?可是总有一些心思黑暗者,却死揪着某一点不放。
  这在朕看来,就是在给自己找开脱!
  朕的态度是明确的,针对查明的那批罪官,全部罢免官职,剥夺功名,移交三法司进行会审。”
  此言一出,叫方从哲、叶向高这些内阁大臣,无不脸色微变,纵使是主持进行京察的何宗彦,都觉得问题严重了。
  剥夺功名。
  这等于剥夺了读书人的资格。
  影响的就不止这一代,包括所涉的子弟、亲族等等,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叶向高上前作揖道:“陛下,罢免官职,移交三法司会审,这些都是能商榷的,不过剥夺功名,是否有些过重了?
  或许说那些人,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可朝廷亦不能这般不讲情面,毕竟这所产生的影响太大。”
  “臣附议!”
  “臣附议!”
  方从哲、刘一燝、孙如游这些内阁大臣,纷纷上前作揖道,包括何宗彦犹豫刹那,看着眼前这等阵仗,最后还是无声的作揖。
  “现在知道产生的影响大了?那当初都干什么去了?”
  看到眼前这一幕,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你们都是朝中重臣,心里比谁都要清楚,吏治清平,是维系国朝运转,社稷安定的根本。
  查出的这数十众官员,哪一个罪过小了?若非是想到大明所奉法纪,朕都想将他们全部处于极刑!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不说别的,就说这朝堂之上,夸夸其谈之风,是何其严重的,朕御极登基之初,做一些有利于社稷的决断,引来多少反对声!?
  不要跟朕谈什么影响,若对待这批罪官,不加以严惩的话,叫所有人都惊醒的话,那大明迟早要倾覆。
  这件事情,若是内阁能办,那就按朕的旨意来办。
  要是不能办的话,那好,朕还有厂卫,响鼓当用重锤敲,吏治不出手整顿,朕这大明天子不当也罢!”
  朱由校说的话很重,叫方从哲、叶向高他们,身上都生出冷汗,事情到这一步,恐是无法挽回了。
  相较于那些懒政怠政的朝中官员,出于单纯的警告意图,亦讲出剥夺功名,罢免官职,甚至流放戍边的话,可至少一切还有回转余地。
  不过这数十众被定有罪的官员,那是一点回转的余地都没有,关键在他们之中,还牵扯到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等派,这也是方从哲、叶向高他们,都会站出来规谏的根本原因。
  “刘卿,这件事情,具体就交由你来着办。”
  看着沉默不言的众人,朱由校的目光,落在刘一燝身上,意味深长道:“卿家,是奉旨行事呢?还是抗旨不行呢?”
  “臣……”
  被突然点名的刘一燝,心里一惊,一时间踌躇起来,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天子竟将此事,落到他头上。
  讲道理,这不应该是何宗彦去办吗?
  人群中,何宗彦暗松口气。
  天子这般决断,明显是想要保护他,不叫他身陷旋涡之中。
  京察已经得罪了一批人。
  倘若善后处置,还叫他去具体去做,那得罪的人更多,甚至还会承受相应的骂名。
  “嗯?”
  见刘一燝不说话了,朱由校向前探探身,“怎么?卿家可是有什么不舒服?用不用朕传御医?”
  “没,没有。”
  刘一燝额头生汗,忙作揖道:“臣愿奉旨行事!”
  说出这句话时,刘一燝觉得双腿有些发软,一旁的叶向高,包括稍前些的方从哲,皆露出凝重的神情。
  剥夺功名,远比罢免官职要狠太多了。
  官职被罢免了,以后辗转腾挪一番,还是有机会步入仕途的,可若是功名被剥夺了,那仕途就别想了,就连读书人都不算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明对待官员太好了,除非是谋逆的死罪,否则就算做错了事情,导致国朝受损,也仅仅是罢免官职,严重些就是流放戍边。
  可是大明的多数文官,本就是士绅、大小地主出身,一个个家底很厚,这并不能起到震慑作用。
  这不好。
  很不好。
  “既然愿意奉旨行事,那就从快处置。”
  朱由校拿起那几封奏疏,眼神坚定道:“朕等着卿家的奏疏,内阁这边,做好各自的份内事,不要觉得,辽东打了一场胜仗,我大明的内忧外患,就跟着全消失不见了。
  就时下朝廷所遇问题,还远没到那种程度,希望你们一个个都好自为之吧,别辜负了朕的期许。”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二十五章:新老交替(2)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