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前膛燧发枪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朱由校身居紫禁城,忙着谋划各项事宜,制衡朝堂,布局未来之际,西山早已在悄然间,实现了人才大聚集。
  大明科研院。
  大明农科院。
  大明医学院。
  这些极具前瞻性的机构,早就在孙承宗的统筹下,经安置的辽民,营建起相应的衙署驻地。
  西山所聚皆是大明各领域的精英群体,是思想、思维都相对开明,愿意接受外来事务的。
  而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赴明的西洋传教士,亦在朱由校的意志下,写信邀请更多的传教士赴京。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将在西山这个地界,产生一种可能。
  “陛下在西山铁厂那般盛赞,就代表咱们科研院的路,是没有错的,这般也对得起天子内帑,所调拨的诸多粮饷啊。”
  “没错,仅仅是坩埚炼钢法,这短短数月间,就耗费这般多银子,倘若没有达到预期成效,我都不止该怎样交代了。”
  “不过说起来,不同用途的铁料、钢料,应更多的进行细化区分,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像铳管、炮管,那使用寿命、承载火药威力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使用不同材质的……”
  从西山铁厂离开,赶赴大明科研院之际,在朱由校的随驾队伍中,那些科研院的人,都小声议论着。
  和孙承宗他们交流之际,听到这些议论声的朱由校,非但没有生怒,相反脸上笑容更盛了。
  “陛下,科研院,农科院,医学院的先后创设,还聚集这般多人才,叫臣心里倍感振奋的同时,也有着一些担心。”
  孙承宗向前走着,看向天子说道:“这些机构的创设,耗费太多钱财,如果说他们所钻研的领域,不能为大明开辟财源。
  就按照这样的一种趋势,只怕要不了几年,恐内帑就无法再支撑起来,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只怕……”
  “孙卿,你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朱由校笑着挥手道:“朕既然创设这些机构,就不会半途而废的,至于说内帑供应不上所需,那就更不用担心。
  像先前研制的琉璃,现在内廷所辖皇庄,已开设起一批琉璃厂,专门烧制各种琉璃器皿,以供应给皇店进行售卖。
  而方才在西山铁厂,所视察的坩埚炼钢法,亦将在北直隶治下皇庄,筹建起一批铁厂出来,专司各种铁器生产。
  研制出先进生产工艺,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发展成具备竞争力的产业,这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孙承宗所讲的那些话,朱由校清楚其真正所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内帑没有银子了,那必然会用到国库的。
  倘若是这样的话,那最后这些财政负担,都将转移到底层百姓身上,长此以往对大明是不好的。
  说到底,这些都是眼界所造成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维,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之久,所以很多考虑问题的方式,都是立足于此。
  “好啦,都不必担心这些了,朕心里有数。”
  见孙承宗欲言又止,朱由校伸手道:“走吧,科研院的衙署到了,都陪朕去看看,那款前膛燧发枪,究竟威力怎样。
  毕卿,宋卿,你们都快些过来,给朕介绍前膛燧发枪的性能。”
  “臣等遵旨!”
  在后跟随的毕懋康、宋应星、焦勖等人,纷纷作揖行礼,随后撩起裙摆,快步跟随天子走来。
  朱由校心里比谁都清楚,在日后的战场上,火器终将成为主流,那么谁能够在火器方面,所能突破的技术壁垒更多,斩获的技术成果更多,那就能占据相应优势。
  在众人的陪同下,朱由校来到科研院衙署,下辖的枪炮研究所。
  以毕懋康、宋应星、焦勖为主导的科研场所,枪炮研究这一领域,是整个大明科研院,占比最重的。ŴŴŴ.BIQUGE.biz
  毕竟时下大明最为紧缺的,就是威力更强,射程更远,性能最优的枪炮,这才能叫明军在战场上,尽显其威!
  “陛下,这就是臣等,参考现有分类的火铳,结合陛下所讲,研制出的一款自生火铳。”
  毕懋康指着眼前那杆火枪,眸中掠过一抹精芒,难掩激动的说道:“和先前的鲁密铳、鸟铳等火绳枪相比,这款火枪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不用安放火捻,减去火捻燃发的时间。
  能够有效利用安放的火石,经过特制击发锤的敲击,产生火星,以在药室内燃发火药。
  虽说这对火铳的气密性,某些特殊构件等要求,都大幅度的提升,不过经相应的研讨、试验……”
  听着毕懋康的介绍,在众人的注视下,朱由校拿起那杆前膛燧发枪,心情,却已然完全不同。
  火绳燃发。
  自生燧发。
  看似很小的一步调整,不过对火枪的发展,却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战场的改变,那就更大了!
  这层窗户纸,不捅破,那大明火器研究,就不能有所改变。
  简单对比。
  两名熟练的火铳手,分别使用火绳枪和燧发枪,装备袋装火药和铅弹,置身于紧张激烈的战场,在相同的时间内,前者能装填燃发两轮,那后者能装填燃发三轮!
  别小看这一轮射击。
  那往往能叫局部战场,取得压倒性优势。
  在原有时间线上,大明的首款自生火铳,就是毕懋康打造的,现在得到朱由校的大力支持,想缩短这个时间,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款前膛燧发枪,造价和性能怎样?”端详着手中火枪,朱由校面露笑意,对毕懋康他们说道。
  “启禀陛下。”
  在毕懋康的示意下,宋应星上前介绍道:“此款前膛燧发枪,倘若能筹建起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那一杆的实际造价,能有效控制在三两银子。
  虽说造价高了一些,不过跟精造的鲁密铳、鸟铳相比,还是减少许多。
  特别是西山铁厂,运用坩埚炼钢法,所产的钢料,用作铳管锻造,其使用寿命,要比鲁密铳长很多。”
  见朱由校眉头微蹙起来,一旁的焦勖忙上前道:“陛下,这款前膛燧发枪,臣等先前进行很多次对比试验。
  是用一批精造鲁密铳、鸟铳等,从效率、射程、威力、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分别进行相应……”
  前膛燧发枪的威力怎样,朱由校心里是清楚的,瞧见毕懋康、宋应星、焦勖他们,神情变得紧张起来。
  朱由校便知道他们会错意了。
  以为自己是不满意的。
  “这次枪炮研究所,能够研制出此款精良的火枪,朕很欣慰。”
  拿着手里的前膛燧发枪,朱由校露出笑意,肯定道:“记集体二等功勋一次,一应赏赐,参考大明科研院,所明功勋授赏制度。
  另外毕卿、宋卿、焦卿三人,记个人一等功勋一次。
  朕知道,汤若望这些人,也都为研制此款火枪,都贡献了各自才能,相应功勋,等科研院呈递奏疏,朕来批红。”
  “臣等叩谢天恩!”
  毕懋康他们闻言,当即作揖应道。
  为确保科研院、农科院、医学院等一应机构,能有正向的良性发展,朱由校明确了功勋授赏制度,内部升迁制度等,以引导他们更好的发展。
  当然作为整个大明,最为核心的所在,为避免泄露机密,这里也有着最严格的审查和保密制度。
  离开西山的人,包括每一张纸,哪怕是信件,都要经历最严格审查,明确追责和责任制,力保这里的一切机密,都不会泄露出去。
  科学研究不是过家家,任何地方的疏漏大意,都会导致大明的损失。
  尤其是对那帮西洋传教士,朱由校的监察最为严格。
  既然来到大明腹地,那想活着离开大明,是不可能了,这辈子就老实待在大明吧。
  “不过诸卿,前膛燧发枪只是一个开始。”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众人说道:“朕先前所提铳管膛线,包括定装填弹等技术,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啊。
  枪炮研究所这边,所肩负的火枪研制,火炮研制都是很重的,你们一定要戒骄戒躁,研制出更强的枪炮。
  事实证明,枪炮性能的提升,运用到战场上,所能斩获的胜利,是超出所有人想象的。
  这次所取得的辽东大捷,亦有诸卿的一份功劳,这些朕都在心里记着,所以朕希望诸卿的心里,能始终牢记一点。
  你们在此做的事宜,是能影响大明的国运,不要担心钱财的问题,只要能研制出更好的枪炮,那你们的功勋,大明上下都不会忘记。”
  “臣等谨遵上谕!”
  在孙承宗他们的注视下,毕懋康、宋应星这些人作揖应道。
  对此次的西山之行,朱由校心里是满意的,不管是科研成果,还是别的方面,各个衙署做的都很好。
  特别是毕懋康、宋应星这些人,前后所带来的改变很大,这叫朱由校很是欣慰,大明的科研领域,必须要由本土派挑起大梁。
  像汤若望这些传教士,所肩负的角色就是辅佐罢了。
  朱由校愿意耗费最多的钱财,等待他能等待的年限,看着大明的各个领域,皆能有长远发展。
  他才十六岁,就算拿三十年去耐心等待,又能如何?
  可是这三十年间,对于大明来讲,却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二十三章:前膛燧发枪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