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掘文脉第一锹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官先前就曾有断言,凡是不要急着表态,陛下所想绝非轻率而为。”
  黄立极指着那份大明官报,看向刘鸿训说道:“此期的大明官报一出,叫这朝野间沸沸扬扬的事情,算是泼了盆冷水啊。
  所非议的那些。
  所质疑的那些。
  所愤慨的那些。
  无一例外,用最真实的文字,全都进行了辩驳,叫所有人清清楚楚的知道,何为大明财政学院。”
  刘鸿训双眼微眯,点点头说道:“看似是遴选天下的生员,以招录进该院,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只是所考的那些内容,是何等晦涩难懂啊,最叫人觉得惊奇的,是该院招录竟还限制年龄,包括颇有制约性的委任细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陛下构想大明财政学院时,就限制了招录的范畴,唯有那些科举无望者,才会放手一搏啊。”
  在近些时日,朝野间就因为此事闹的沸腾,可谓传什么话的都有,叫很多人的心,都跟着变的浮躁起来。
  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除了朝中一些大臣外,就属国子监闹的最欢。
  毕竟大明财政学院的设立,能通过遴选招录进去,并完成相应课业,就能授予相应的官职。
  此等特权,缘何他们国子监没有?
  是人,终究会要攀比,是要竞争,哪怕是读书人亦不能免俗。
  朝野间有那等失控趋势,背后有多少人的挑唆,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传播一些谣传,以抨击朝政,倒逼皇权,是不需太多成本的。
  怎奈朱由校的后手很多。
  就大明官报刊登的‘论大明财政学院’,包括一些配套文章,叫沸沸扬扬的时局,立时被狠浇一盆冷水。
  “是啊。”
  黄立极感慨万千,拿起那份大明官报,“此报文章一出,非但堵住某些人的嘴,叫他们所想被生生压制,还让主动权重回陛下之手。
  先前设立国税局时,本官就瞧出不同,仅所辖关税和商税职权,想依靠那点人手,就想落实征收,难度很大。
  现在想想,这大明财政学院的设立,就是给国税局培养人手,倘若这些都能做出成效,只怕其他税目的杂税,都将参考这个基调。”
  “朝中有不少声音,反对这件事情,恐就是看出了这些。”
  刘鸿训眉头微皱,想了想,看向黄立极,“大宗伯,您说这件事情,陛下能有效推行起来吗?
  若是关税、商税等,都能重新厘清的话,那朝廷先前所遇困境,就能得到有效缓解,至少所征税银,能增加不少。
  如此,就算辽东局势短期难定,朝廷也无需摊派辽饷,以缓解燃眉之急,这对天下百姓来讲,绝对是件好事情啊。”ŴŴŴ.BiQuGe.
  “从时下的形势来看,陛下占据着一定优势。”
  黄立极撩了撩袍袖,开口道:“此篇文章的刊登,叫不明所以的人,知晓了一些事实真相。
  那么,这便剔除掉一批人,参与其中。
  最关键还是朝中的各派,若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批驳此事,那想安稳落定,恐并非什么易事。
  不过本官坚信一点,陛下既然乾纲独断,做出此等决断,定然会洞察到这些,咱们所能做的,就是先保持沉默。
  待到合适的时机,再上呈奏疏力挺!”
  一项政策的提出,必然会有反对者,然相对的也会有支持者,每个人的思想不同,立场不同,那所想所念都不一样。
  朱由校很清楚这一点。
  不过受先前氛围影响,在万历朝时,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等派,在朝就斗的热火朝天,这叫那些无派官员,不愿轻易掺和进来。
  大明的官场,一向都是联动的,谁心里都不能确保,自己讲的一句话,是否会引来祸端啊。
  “现在想想,本官愈发觉得当今天子,恐想推行新法,以革大明弊政。”
  刘鸿训双眼微眯,神情坚定,看向黄立极:“不过天子的新法,跟先前的那些新法,都有着很大不同。
  能做到哪一步,能变到哪一步,天子心里好似能提前洞悉一般,围绕的核心很多,国库财政只是其中一项。
  若真能叫大明改变,那先前所遇诸多困境,都将一一扫平啊。”
  “先等等再看吧。”
  黄立极却道:“现在妄下定论,还是有些太早了,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想怎样,那就能怎样的。
  神宗皇帝做了多少,都没能有效改变的事情,可见这背后的困境有多大。
  有些时候,在朝不动,却是动。
  毕竟党派之争的陋习,所形成的时间太长,若是被迫卷入其中,那就不能为大明社稷,多多做事了。”
  意识形态的争斗,向来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
  朱由校这位少年天子,所要做的就是团结大多数,打击少数派,并在这过程中,逐步分化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等派,形成一个完美闭环。
  制衡才是帝王之道。
  不在自己内心深处,先入为主的打上标签,觉得有派系的人,就一定都是坏的,无派系的人,就一定都是好的,若事情真那般简单,那大明早就倾覆掉了。
  宫外的是是非非,或喧嚣,或安静,并不会影响到紫禁城内。
  “皇爷英明。”
  刘若愚的吹捧之声,此时在东暖阁内响起,“此篇文章的问世,就将参与其中的不少群体,被有效分割开来。
  特别是极易被蛊惑的国子监监生。
  没有这帮闹腾的读书人,那外朝所想要的声援,就被削减很多,只怕真正想进大明财政学院的生员,多是出身贫寒之辈。”
  瞅着跪在地上的刘若愚,倚靠在龙椅上的朱由校,露出似笑非笑之意,有些时候,内廷太监之中,有一些读圣贤书的,亦能帮自己扩展视野。
  “起来吧。”
  朱由校摸了摸下巴,说道:“这饭啊,终究要一口一口的吃,吃多了,很容易就噎到自己。
  朕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掘文脉的第一锹,有了这个一,才能有二,有三,谁心中都想步入仕途。
  可大明的官,不应是读几本圣贤书,就能轻松当上的。
  这些时日,司礼监将搜集的情报汇总,及时呈递到御前,朕倒是想要看看,此等立意表明后,还有那些人冥顽不灵。
  若真是那般的话,他们的功名,他们的官职,都别想要了,既然不为社稷虑,朕又何必为他们着相。
  终究是一些披着明臣的皮,张口社稷,闭口社稷,然所做却皆是为自己所虑。
  似这等令人恶心的利己派,那就打回他们的原形,叫他们倚仗的底气,都彻底打碎!叫他们一无所有。”
  “奴婢遵旨。”
  刘若愚强压心中惊惧,作揖行礼道。
  常伴在天子左右,知晓的秘密越多,心中恐惧就会增多,毕竟伴君如伴虎,若是惹怒天子,做出背叛之举,那定死无葬身之地。
  时下大明内廷这边,断无人敢跟外朝官员,有任何的焦急,尤其是那帮太监群体,一个个都恪守本分。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所效忠的皇爷,虽从没有讲过什么,但心中却极为厌恶这些,触怒天威的事情,就算给他们再多胆子,也没人真正敢去触犯。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零七章:掘文脉第一锹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