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治政(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们差事办的不错。”
  朱由校伏案忙碌着,对垂手而立的田许二人,说道:“皇家银号能取得一些成效,锦衣卫出力也不少。
  不过锦衣卫所辖缇骑,不是给人去散布消息的。
  组织一批缇骑,散到京畿各地,以京城、通州等地为主,给朕暗查高利贷的事情,凡为非作歹,逼良为娼等腌臜事,都汇总到一起。
  朕要用。
  另外南镇抚司这边,最近给朕呈递了几封奏疏,都是你们北镇抚司的腌臜事,有些人飘了。
  觉得朕倚重锦衣卫,就有些忘乎所以了。
  将那批僭越法纪,仗势凌人的家伙,全都给朕送到南镇抚司去,你二人亲自押解过去!”
  朱由校说的很快,田尔耕、许显纯的身上,却生出阵阵冷汗。
  特别是天子最后所讲,那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这叫二人心里皆生出畏惧。
  “臣等有罪!”
  想着,田许二人就跪倒在地上。
  “有罪或者无罪,不在于嘴,而在于心。”
  朱由校放下御趣÷阁,看着跪地的二人,语气淡漠:“心,若是没有摆正位置,那朕费再多口舌,都是无用。
  朕能倚重锦衣卫,同样也能废掉他!
  骆养性所领的南镇抚司,修订完善了锦衣卫的卫纪和军纪,包括各项措施,到时会下发到人。
  好好看,用心学。
  锦衣卫这边,敢有触犯者,不管是谁,皆按规矩严惩不贷!
  以后锦衣卫增补旗校,由南镇抚司具体负责,像那些滥竽充数,冒名顶替之辈,是进不了锦衣卫的。”
  “臣等遵旨!”
  惊惧加剧的二人,以头抢地道。
  天子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先前没有时间和精力,着手整顿锦衣卫,不过这也叫一些人,都有些飘飘然了。
  失去制约和震慑的锦衣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破敌,也能伤己,这是朱由校所不愿看到的。
  锦衣卫必须要朝着正规去改,去变,应成为对外的利刃,而非攀附党争的走狗,不过这是个渐变的过程。
  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叫锦衣卫废掉。
  所以朱由校要一步步去收窄,逐步剔除迷失的老人,启用培养的新人,增补锦衣卫内部框架,剥离对内的监察职权……
  像骆思恭、骆养性、田尔耕、许显纯这些人,要是在此过程中,没有被权势所迷失,那该用还用,毕竟能力还算不错。
  若是迷失了,那就死吧!
  “刘若愚,派人去内阁那边,将这些涉及皇家银号的奏疏,送过去。”www.ahfgb.com
  没有理会田许二人,朱由校指着批阅的奏疏,厉声道:“问问方从哲他们,科道的言官御史,奉行风评弹劾,就能这般放肆了?
  事实真相都不清楚,就敢呈递奏疏大放厥词。
  我大明的言官御史,就这般好当吗?!
  叫内阁谴中书舍人,到都察院,到六科,给朕好好斥问。
  问问这帮呈递奏疏的家伙,他们究竟是大明的官员,还是某些权贵的官员?
  别以为朕不清楚,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
  “奴婢遵旨。”
  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和朱由校心里预想的一样,皇家银号的问世,哪怕出现时间再短,然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就会在朝形成风波。
  说到底大明在金融监察方面,所欠缺的东西太多,所欠下的债太多。
  一个皇家银号的问世,不知会断掉多少人饭碗。
  仅仅借贷业务这一项,远的不说,仅在京城这个地界,多少背后站着权贵的势力,从事高利贷的,那都要受损。
  大明终究是官本位。
  掌握特权的这些人,那就是天!
  榨取最底层的百姓,各个小群体,就算闹出了人命,上下打点一番,那根本就没有任何事情。
  跟明初所奉行的严厉法纪相比,现阶段的大明啊,所奉行的那些法纪,对待特权派来讲近乎失效了。
  “皇爷,天津那边呈递密奏。”
  就在心惊胆战的田尔耕和许显纯,小心翼翼的跟着刘若愚一起,离开东暖阁之际,王体乾却捧着奏疏,走了进来。
  “呈上来。”
  隐约间,二人能听到天子之言,然跟进宫时的心情相比,此时的他们,却显得很不一样了。
  风,吹着。
  田尔耕忍着寒意,心有余悸道:“以后锦衣卫这边,恐将变天啊,若没点真本事,难在锦衣卫出头啊。”
  “是啊。”
  许显纯皱眉道:“这南镇抚司,竟得陛下这般看重,连增扩旗校的职权,都明确到该司名下。
  以后咱们想招募人手,对抗骆思恭……”
  说着,许显纯闭口不言,警惕的看了眼左右,随后道:“此后骆家在锦衣卫这边,恐无人能撼动了,毕竟那骆养性也非……”
  “某觉得不会。”
  田尔耕低声道:“就陛下所讲之意,锦衣卫这边,绝无一家独大之势,瞧着吧,南镇抚司那边,或许更难。
  只不过咱们不清楚罢了。
  伴君如伴虎,咱们所能做的,就是将份内之事做好,万莫有僭越之举,走吧,抓进奉旨办差吧。”
  许显纯眉头微蹙,但也没说其他,想的再多,不如做好差事,真被天子所厌,那他们恐没有好下场。
  对田许二人所想所念,朱由校并不在意,毕竟时下的锦衣卫,终究是攀附皇权,才能狗仗人势。
  彼时的乾清宫。
  “呵呵…朕果真没看错孙卿啊。”
  朱由校负手而立,盯着眼前的舆图,淡笑道:“造船厂和天津新港的选址,都已经明确下来。
  派往壕镜的人,也出发了。
  看来要不了多久,天津就会出现欧罗巴各国的海商,那独属于北方的开海盛况,就能悄然开启了。”
  朱由校的视线,随着眼前这副舆图,聚焦到大明全域图上,身处在大航海时代下,大明岂能错失良机呢?
  即便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大明会形成严峻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不过茶叶、瓷器、丝绸等大明特产,那在海外极受追捧啊。
  想要摆脱掉灾害产生的阶层矛盾,内耗矛盾,积极开辟出新的财源,并趁势逐步扫平弊政,要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个吃人的世道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明必须摆脱财政困境,不然想稳步谋改,扫清毒瘤和弊政,纯粹异想天开。
  所以天津承载的角色和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朱由校要将天津打造成开海先驱,以破开江南沿海地点,累世形成的走私海贸的格局。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零二章:治政(1)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