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改制!漕运分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大明的皇帝,不能被深宫高墙所挡,不能不清楚世间疾苦,没有充分的认知,就贸然做出改变,是会惹来大麻烦的。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奏疏堆,思绪,却停留在回宫前,自己在京城所见到的种种。
  想要实控住舆情导向,叫其成为谋改新政的助力,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验证的,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京城现下的这种态势,总体来讲是不错的,在朱由校的预期之内,并未再形成任何舆情。
  若是连人口超百万,群体众多的京城,都不能有效的掌控起来,又谈什么掌控大明,又谈什么治理天下?
  刘若愚低首走进,作揖道:“皇爷,内阁的几位大臣,还有户部尚书,他们都到了,就在殿外候着。”
  “宣。”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从御案上的奏疏堆,拿起几份廉政院所呈奏疏,看向走进殿内的众人。
  “召集诸卿过来,是有件事情要说。”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平静道:“这里,有几份崔呈秀呈递的奏疏,是调查漕运漂没的情况。
  诸卿可以先看看。”
  刘若愚低首走上前,捧起那几份奏疏,随后便朝韩爌、顾秉谦、丁绍轼、孙如游、李汝华几人走去。
  对待天子的传召,几人心中不免生疑。
  以往传召内阁大臣,首辅方从哲,次辅叶向高,就没有不到场的,现在却绕开他们,叫他们几人过来。
  还牵扯到漕运漂没之事,只怕事情不简单啊。
  “对于此次廉政院,督办的漕运漂没案,朕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朱由校放下茶盏,倚靠在龙椅上,盯着韩爌他们:“崔呈秀这位钦差,时下还在天津停留。
  不过查出的情况,已牵扯到河间府多县,甚至山东的一些府县,亦都牵扯其中。
  看当前这种态势,短时间是回不了京。
  朕想问问诸卿。
  此次漕运漂没案,朝廷是只顾眼前,将涉及到的贪官污吏,抓回京审查呢?
  还是积极的解决问题,想想如何叫漕运的烂账,坏账,给彻底止住?
  李卿,你是户部尚书,先说说心中所想吧。”
  “启禀陛下。”
  李汝华作揖道:“臣以为,崔呈秀以廉政院之名,所呈的几份奏疏,不难看出此案的复杂性。
  然时下该案并没有定论。
  倘若朝廷此时做出什么调整,恐会对地方引起震动,毕竟漕运乃大明命脉,牵扯到不少事宜。
  臣觉得能否等此案明确下来,再由内阁主持廷推,明确漕运总督人选,以供陛下圣裁,着其整顿漕运。
  此外,都察院和户部这边,有必要抽调一批官员,不定期以钦差之名,离京巡查涉及漕运的各府州县……”
  韩爌、顾秉谦这帮内阁大臣,多流露出诧异的神情,相较于更换漕运总督,像李汝华后续所讲,那还是很超纲的。
  怎么说呢。
  漕运是怎样的情况,其实朝中不少大臣,心里多少是清楚的。
  不过这个漕运吧,跟其他还不一样。
  所牵扯到的布政司,包括沿运河的府州县众多,这还没算上各地巡抚等,背后涉及的利益很大。
  李汝华能讲出这番话,已经是不容易了。
  啥事都怕牵扯到利益。
  说起来,大明精通财政的人才,不止毕自严一人。
  像户部尚书李汝华,虽说自身的年纪大了,然不管是才能,还是眼界,都是不错的,关键还是非派系出身。
  地官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怎奈原有时间线上,持续性的党争啊,叫一批有能力的大臣,被迫离开朝堂,致使大明问题愈发突出。
  “李卿的提议不错,朕也认可。”
  朱由校微微一笑,肯定道:“此议是鉴于稳定局势的前提,想解决漕运弊政,不叫漂没这般肆无忌惮。
  不过…朕觉得还不太够。
  漕运总督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可以说牵扯到方方面面,若是仅这般小踏步的走,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李汝华眉头微皱起来,心里不免一紧。
  就当前这种情况,倘若大踏步的去改,恐会在地方引起混乱,若是耽搁夏税之事,只怕朝廷会很被动。
  “漕运的总督衙署,驻淮安府。”
  朱由校继续说道:“不管是负责漕运份内事,还是向京呈递要紧政务,在朕看来,时间都太长了。
  能管好南边,那北边就会疏漏。
  想管好北边,那南边就会疏漏。
  漕运总督终究是一个人,不可能常年离开驻所。
  其实朕也想了。
  漕运出现漂没情况,倒不是朝廷有司不作为,亦不在于漕运总督不想管,实则是摊子太大了。”
  李汝华、韩爌等一众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就天子所讲的这些,他们多猜想出天子想讲什么。
  分权!
  漕运总督这个位置,是占比很重的要职,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这也使得在漕运一事上,朝廷往往都很谨慎。
  “朕想了想,有些事情要变变了。”
  朱由校伸手道:“除了李卿所讲的这些,朕打算在内阁这边,选一位大学士,于朝分管漕运事,负责相应事宜。
  至于地方漕运嘛。
  漕运总督衙署,仍驻淮安府,但是朕觉得可多设两位副总督,分辖区协管漕运职权,隶属于总督名下。
  哪个辖区出现问题,就由该辖区的总督,副总督,具体根据情况来处置,若是再发生严重漂没,则追查到谁的头上。”
  此言一出,不管是户部尚书李汝华,还是韩爌、顾秉谦这帮内阁大臣,都流露出惊疑的神情。
  天子哪里是要分权啊,这分明是大改漕运的构架。
  真要是这般的话,牵扯到的利益太多,牵扯到的事宜众多,若是能变好还行,若是变不好,那漕运是会出大问题的。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内阁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特别是能在朝专司漕运的大学士,那所辖权势,无疑增加很多。
  反倒是户部这边,将会被削走部分职权,但若能改好的话,那押解进京的赋税,无疑能增加不少,毕竟漕运漂没的弊政,将会被逐步收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九十三章:改制!漕运分权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