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报纸!撕裂舆情垄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熊督师,本辅知道你心忧战局,特别是城内的一些变动,但是这有些话吧,还是没必要讲的那般直接。”
  袁可立撩了撩袍袖,缓步向前走着,对熊廷弼说道:“若是形成了对立,或引起一些将校的逆反心,这反而会适得其反啊。
  毕竟你所谋划的御敌之策,那些戍守沈阳城的各部兵马,同样是起到较重的作用,若是……”
  “袁枢辅,你所说的这些,本督何尝不明白,但心里的火却压不住啊。”
  熊廷弼轻叹一声,眉宇间尽显疲态,皱眉道:“就不说军中怎样了,这些都还在掌控之中。
  看看近几日,这城内一些官员和读书人,叫嚣着,妄谈着,要城内驻守的大军,主动出城和建虏交战。
  在城内掀起不小舆情。
  直娘贼的!
  这帮狗娘养的东西,自己不敢登城御敌,甚至捐饷捐粮都抗拒,知晓雄威、武烈四军所取战绩,就在这里……”
  听着熊廷弼所讲的这些,袁可立神情亦变得严肃起来,对待这件事情,他心里也是怒意多过理智。
  “这件事情必须要整治。”
  袁可立停下脚步,眼神坚定道:“此事交由本辅来办,熊督师不必插手,时下的当务之急,是怎样抗击建虏,力保辽左安定。BIquGe.biz
  建虏主力大军,拿下抚顺军寨以后,就动作频频起来,恐要不了多久,必将对沈阳城发动攻势。”
  “不可。”
  熊廷弼闻言伸手道:“袁枢辅初来辽地,不知这些……”
  “熊督师,莫要再言此事了。”
  袁可立却摆手道:“等辽左战事结束,本辅就会离开辽地,背负一些骂名,被一些人怨恨,无碍的。
  反倒是袁督师就不同了。
  建虏叛乱一日不除,你只要在此位上,就不能落下什么把柄,否则不管是在辽地,还是在朝堂上,都会被挤压。
  好啦,若是没有其他事情,那本辅就先行告退了。”
  说着,袁可立面露微笑,拱手一礼,这叫熊廷弼忙向旁退去,随后拱手还礼,但是袁可立却转身快步离去。
  “唉~”
  看着那道挺拔的背影,熊廷弼轻叹一声,他心里怎会不知,袁可立这般做,是帮他担起骂名,好叫自己心无旁骛的御敌啊。
  大明的文官群体,包括读书人在内,那狠起来的话,靠着一张嘴,就能杀人,这就是舆情垄断的魅力。
  文官的嘴,能杀人。
  清流的嘴,能诛心。
  对历朝历代的中枢朝廷来讲,对待意识形态的掌控,向来都是薄弱的,这也形成了民间喜好议政和论政,以养望博名,间接左右朝局的格局。
  大明若是真想做出改变,就不能只在某一领域改变,那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既然想要改变,就必须方方面面都要改变。
  否则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续命罢了。
  相隔千里之遥的紫禁城。
  乾清宫,凉亭。
  “两位卿家,不知你们是否想过。”
  朱由校坐在石凳上,撩了撩袍袖,对李之藻、杨廷筠说道:“从朕御极以来,这朝野间所生风波,就从没有停止过。
  特别是一些政令上,那反应就更是激烈了。
  朝堂就不说了。
  就说这民间吧,不少的清流和读书人,特别是国子监的那批监生,常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用错误的信息诱导,做一些出格之举,抨击朝政,煽动舆情,这叫朕很是痛心啊。”
  李之藻:“……”
  杨廷筠:“……”
  天子所说的这些,他们身为文官群体的一员,又怎会不清楚其中利害,但是像这样的情况,根本没办法有效杜绝。
  舆情,这叫一些人欢喜,一些人忧愁啊。
  “一味地靠堵,靠压制,必然会适得其反。”
  朱由校伸手指向刘若愚,继续说道:“所以想避免这种情况,朕从邸报中,有了一些想法。
  能否定期刊印一批邸报,对民间进行售卖。
  将政策方针,各地解读,思想,甚至朝廷查获哪些贪腐啊,懒政,怠政,何地取得战绩等等,都汇聚到一起。
  此邸报可为朝廷层面的官报,就叫大明官报,每条刊登的讯息,必须标注去处,以表明权威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一批报社,力推某一种类的报刊。
  比如涉及思想交流的,比如解读朝廷政策的,比如涉及民生的……
  这批报社的前期投入,包括日后的运转,可由内帑调拨银子支持,不知两位卿家,是否愿意将此事做好?”
  听着天子所讲的这些,拿着手里的邸报,李之藻、杨廷筠皆流露出几分惊疑神情,毕竟似这等事情,先前并未在大明出现过。
  大明的确有邸报,但传播的范围极小,且很限制群体。
  “陛下,您所提的构想很好。”
  李之藻想了想,开口道:“但是涉及邸报所需纸张,刊印等事,都是异常繁琐,恐很难形成规模。
  还有邸报的发售,恐只能在京城一带传开,若是距离远的话,那成本和时效,都是……”
  “李卿讲的这些,朕都想好了。”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笑着说道:“这些报纸的生产、刊印等事,可着内廷有司负责,在经过检校后,就能到皇庄所开刊印厂,进行排版刊印。
  也就是说,每期要对外发售的报纸,只需将样报送到内廷有司,下相应订单,就能在约定的时日内,领取该期刊印好的报纸。
  毕竟是刚开始做嘛,各项都处在摸索阶段,包括相应人才也不够,可先行在京城试行发售。
  要是民间反响不错的话,可用各地驿站的急递铺,将刊印的各期报纸,各类报纸,运往各地开设的分社。”
  舆情导向的掌控,朱由校绝不会叫官绅群体,读书人群体,牢牢掌握在他们手里,他要用报纸这一概念,主导民间舆情,逐步掀起思潮,掘掉吹捧之风,彻底撕开该领域内的特权口子。
  培养忠诚于大明的群体,负责发展报纸产业,用文人的方式,来对付文人,这可比亲自下场博弈,要好太多了。
  “倘若真能这样的话,此乃利国安邦之举啊。”
  杨廷筠难掩激动道:“就像辽东前线的战局,大明力挫来犯建虏,取得战绩,若能通过大明官报,对外发售出去。
  那知晓胜利的群体,就会相应增多。
  如此一来的话,动辄受辽前影响,而形成的风波,就相应减少很多啊。”
  “其实不止是这般。”
  李之藻想了想,紧跟着说道:“像大明科研院这边,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对辽前战局,甚至其他地方,所起到的作用。
  也能通过大明官报,在不涉及核心机密下,对外刊印出去,这对……”
  见二人思路被打开,朱由校脸上露出笑意。
  作为西学东渐的先驱,李之藻也好,杨廷筠也罢,不像传统的官员,传统的文人那般守旧,他们是奠基报纸产业,掌控舆情导向,最为合适的人选。
  在这个文盲遍地走的时代,读书认字是少数人的特权,可若是能通过掌控舆情,分化大明读书人群体,叫他们不再是某些特权派的帮凶,相反能钳制住特权派,这对新政的逐步推行,是能起到较大作用的。
  养望。
  博名。
  这成了大明文官群体,多数人都想去做的,这就是累年党争下,所产生的不好风气,朱由校就是要打破他们。
  意识形态的改变,思潮的掀起,都能有效推动社会变革,只要能把控住节奏,瓦解所谓的既得利益群体,并非是什么难事。
  朱由校微笑着说道:“两位卿家,若是能将此事做好,朕会从内帑调拨一批银子,先在北直隶治下各府县,开设起一批学堂,招收家境贫寒的适龄学童,准许传授几何、数学、天文等学科。”
  “臣等领旨!”
  李之藻、杨廷筠闻言,难掩激动,当即作揖道。
  相较于所谓传教之事,其实对李之藻、杨廷筠他们,更想叫他们所整理欧罗巴各国的学科典籍,能够在大明传播开,毕竟这些都是极有用处的。
  而对朱由校来讲,新式学堂的筹建和发展,会关系到破开旧官僚群体,旧文人群体,所享受的特权,包括推行的各项新政,所以用此等筹码,来激励李之藻他们做事,对他没有任何坏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八十九章:报纸!撕裂舆情垄断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