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空谈误国,大明何以中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中的一些言官御史啊,一个个真是闲来无事,别的本事没有,风评弹劾的本事倒是了得。”
  朱由校神情冷峻,看着眼前的诸内阁大臣,淡漠道:“弹劾的事情倒是不少,可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时下,朝中这样一种局势,朕想问问诸卿家,这科道的言官御史,他们一个个的脑子,都是怎样想的?
  非要叫朝局变得更乱,他们心里才高兴吗?”
  除了留守西山的孙承宗,负责京察的何宗彦,内阁其他几位大臣,此时都站在这东暖阁内,一个个都低首不言。
  虽说他们贵为当朝阁臣,在朝的地位和权势都不低,只不过对都察院和六科这边,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力。
  甚至科道这边的言官御史,若是上疏弹劾他们,哪怕是风评弹劾,也要老实的听着,等事情结束了再说。
  ‘这个六科啊,位卑权重,所掌职权不小,特别是六科给事中,拥有言谏和封驳权。’
  看着沉默不言的众人,朱由校暗暗思量:‘本意是规谏君王,预防君王刚愎自用,做不利于社稷之举。
  不过时下的六科,跟初设时的本意背道而驰,竟成了制约皇权的存在,这不好,这很不好。
  等到朝堂初步制衡,辽东事了,大明局势初稳,朕就要叫六科并入都察院,叫这科道合一!’
  面对烂事、烂账一堆的大明,朱由校不需要皇权被制约。
  他要叫皇权崛起。
  不然所谋的诸多事宜,根本就无法推行开来。
  皇权和臣权之争,向来就不会消停。
  朱由校可不希望看到,自己在前披荆斩棘,领着一帮贤臣良将,给大明开辟新路,背后却有一帮人,拿着刀子捅自己后背!
  况且这个科道合一,对监察大明官员队伍,起到加强的作用。
  想整顿大明腐败的吏治。
  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监察衙署才行。
  对待大明的吏治问题,朱由校态度是坚决的,必须要下狠手整顿,抓一批老虎和苍蝇,不然大明就倒在这上面!
  没有一个稳态的吏治环境,就算开辟再多的新路,给大明带来再多希望,那终究是一场短暂续命。
  这绝非朱由校所想要的。
  “内阁的。”
  “枢密院的。”
  “户部的。”
  “兵部的。”
  “京卫都督府的。”
  “辽东的。”
  “还有不少朝中大臣的。”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拿起一摞摞奏疏,看着方从哲他们,不断地说着,沉默的内阁大臣们,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说实话。
  对待科道的风评弹劾,方从哲、叶向高这帮大臣,一个个心里也很不满,但是就算再怎样不满,那也只能忍着,受着。
  规矩就是规矩。
  不可能因你而被破掉。
  大明统御天下两百余载,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规矩吗?
  无规矩不成方圆。
  国朝没了规矩,那天下岂不乱套了?
  “合着在这帮言官御史的眼里,大明就没有好人?”
  朱由校神情平静,扫视着方从哲他们,说道:“若是这样的话,那朕直接下中旨,叫这些衙署全都裁撤算了。m.ahfgb.com
  叫都察院的人,叫六科的人,治理整个天下。
  还有,朕先前是怎么说的,枢密院总揽平叛事,不管做任何决断,那都是为了镇压叛乱的建虏。
  可总是有些人,想挑衅朕的威仪。
  一个个空谈误国在行,涉及国家大事就不行了,国朝叫他们在科道任职,就是这样做的吗?
  若是这般的话,那大明何以中兴!?”
  将内阁的这帮大臣,全都叫到东暖阁来,叫他们听到这些话,朱由校就是要叫他们心里觉得,自己很愤怒,这为后续的科道合一,算埋下一个伏趣÷阁。
  毕竟设立的六科,你不能说并入都察院,就并入都察院,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不然文官的嘴,能喷死你。
  “陛下,枢密院这边,近期所做之事,的确有些僭越了。”
  韩爌走上前,作揖道:“臣觉得科道这边,上疏弹劾他们,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国库这边……”
  “僭越了吗?”
  朱由校出言打断道:“哪里僭越了?就因为临设协办前指?还是说,朕拿内帑的银子,叫天子亲军援辽,僭越了?”
  朱由校心里清楚,朝中不少大臣,对自己独断辽东事,心里都生出不满了。
  毕竟设立枢密院总揽平叛事,叫内阁、兵部、户部等有司,所辖的职权,都受到一些影响。
  特别是东林党这边,有一些想借着辽东养望,积攒根底,甚至心里还妄想着,肆虐辽东的建虏,必能在他们之手镇压。
  只是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就逐步堵住辽东的口子,叫朝中的党争风气,不能影响到辽东那边。
  ‘一个袁应泰,一个王化贞,算是把大明的家底,在辽东全都给败掉了。’
  朱由校心里冷笑:‘要不是这两个该死的家伙,先后赴任辽东,坐镇辽东,折腾出那么多事情,那大明也不可能,败的那般彻底。’
  方从哲、叶向高、刘一燝、韩爌等人,脸上都流露出诧异的神情,西山四军援辽,竟然是内帑调拨银子?
  这一点他们还真是不清楚。
  “行了,都退下吧。”
  看着生疑的众人,朱由校故作烦躁,摆手道:“内阁这边,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别总想着别的事情。
  朕叫你们到内阁,是给朕分忧的,不是给朕添堵的。”
  “臣等告退!”
  眼前这帮内阁大臣,神情各异的作揖行礼,随后纷纷退出东暖阁,不过朱由校的脸上,却露出一抹笑意。
  ‘忠勇、忠武等四军奉旨援辽,朕是不可能叫外朝负责粮饷调拨的,真叫你们扯皮下去,那黄花菜都凉了。’
  朱由校心里轻笑起来:‘辽前即将爆发的战事,朕绝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沈阳这处要镇,绝不能丢掉。
  哪怕内帑花再多的银子,都是值得的。
  咱们来日方长,等辽东事了,看朕怎么收拾文官群体,怎么叫大明的弊政和毒瘤,给他一一的清除掉!’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五十三章:空谈误国,大明何以中兴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