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千里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一些领域的学科方面,大明的确不如欧罗巴啊。”
  朱由校站在午门城楼上,手举一柄铜制长筒,闭着左眼,透过右眼前的镜片,清晰的看到端门处,不少官员进进出出,上直亲卫军值守各处,略带感慨的说道。
  错非端门的建筑遮挡,只怕承天门、大明门等处,朱由校都能透过所持之物,清楚的看到。
  身旁站着的宋应星、王徵、刘文炳、陈光裕、刘若愚、王体乾等一众人,眉宇间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除宋应星和王徵以外,其他人所生心思和想法,多半是不理解的。
  大明乃上朝天国,欧罗巴区区化外之地,怎能跟大明相提并论?
  “此物在欧罗巴那边,是唤作望远镜吧?”
  朱由校拿着铜制长筒,转身看向宋应星、王徵,开口道:“只是这西洋传教士,为了贴合我大明的风俗,故取名千里镜。
  两位卿家啊。
  单单是透过此物,就能看出相隔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在一些领域上的成就,已经走到我大明前面了。
  倒不是大明不如欧罗巴,实则是主流思想上的禁锢,坐井观天的固步自封,叫大明自我限制起来了。”
  宋应星、王徵相视一眼,流露出复杂的神情,天子所说的这些,就是当前的大明,所遇到的最大问题。
  对待儒家思想、圣贤之道以外的学科,一切不是以科举为目的,那大明士林的态度,就是不屑一顾。
  像欧罗巴那边,经外来传教士,所传进大明的一切思想,全都是糟粕,要坚决抵制!
  这也使得大明根本就不具备,诱发工业发展的土壤。
  所谓江南孕育的萌芽,终究只是萌芽,就算没有鞑清问鼎神州,那也不可能生根发芽。
  “陛下英明!”
  宋应星作揖行礼道:“臣初次接触此物时,心里是震撼的,就透过两块镜片,却能看清数里之外,甚至更远些的景物。
  这背后究竟代表着怎样的知识,臣一直都不得其解。
  这个疑惑,环绕在臣心里很久。
  直到邓玉函、汤若望这些传教士,被陛下谴派锦衣卫,护送进京后,在西山我们展开探讨后,才有了些许顿悟。”
  “知识层面多多探讨交流,才能促进认知上的改变。”
  朱由校伸手拉起宋应星,神情正色道:“孔圣人不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朕创设大明科研院,就是秉承此念。
  聚集大明英才。
  收拢西洋人才。
  就是想叫你们,多多的探讨交流,去吸纳欧罗巴的精华,摒弃他们自身的糟粕。
  时下的大明,所面临的困境有很多。
  所谓传播教派思想,解决不了大明的弊政和问题,不过知识却能改变这一切啊。
  就像朕拿的千里镜,如果前线统兵的武将,包括从事刺探的夜不收和斥候,皆能配备此物的话。
  那对战场形势的把控,包括地形勘探,敌军情况等等,是否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宋应星、王徵闻言,皆下意识的点头。
  对待天子所讲之言,二人是极为认可的。
  尽管他们都接触了西洋教派,甚至都加入进去了,但是他们骨子里,依旧流淌的是神州血脉啊。
  包括徐光启、孙元化这些人,或许在闲暇之余,会探讨和传播西洋教派,这是可以的。
  但叫他们放弃拯救大明,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儒家思想的忠君爱国,天地君亲师等观念,是深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不然这些人也不会报效大明。
  “当前辽东局势不稳,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千里镜这一战场利器,必须尽可能多的生产。”
  朱由校拿着千里镜,眼神坚定道:“包括琉璃的生产工艺,也要明确下来,朕会着内厂那边,筛选一批年轻匠户。
  前去西山进修学习,协助科研院进行生产。
  一个月内,至少生产出两百柄千里镜,不管花费多少银子,都在所不惜,你们科研院是否能办到?”
  “臣等领旨!”
  宋应星、王徵当即作揖道。
  大明科研院,代表着大明的高精尖科研,聚拢各领域人才,培养各领域人才,将各领域的技术壁垒,都一一的研究并进行攻克。
  期间就算耗费再多银子,那都是值得的。
  而围绕这些明确的科研成果。
  这交由筹建的军工产业,内帑经济体等等,来聚集生产技术人才,进行批量生产,培养后备人才,以提升大明现有水准和生产力,赚取相应的钱财,来分摊科研资金占比,形成大明的产业链。
  在小农经济的背景下,朱由校所搞的这一套,真能发挥出应有成效,必将形成降维打击之势。
  前期投的银子有多多,那后期赚的银子就多多!
  “等这件事情办好了,朕在对科研院进行赏赐。”
  朱由校拿着千里镜,缓步朝午门城楼下走,对宋应星他们说道:“有功就赏,这是科研院不断进取的关键。
  你们回到西山后,告诉邓玉函那些传教士,想叫大明尽快恢复传教,就要给大明多多立功,否则此事就别想了。”
  “喏!”
  宋应星他们当即应道。
  “科研院的人,要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各种研究上。”朱由校继续说道:“当前朝中的一些人,开始妄议起科研院了。
  朕对待此事很不满。
  你们也要争口气,叫那帮妄议的家伙,知道科研院的厉害,知道你们所经手的研究,都代表着什么。”
  “臣等谨记于心,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宋应星、王徵相视一眼,当即表态道。
  对待二人的态度,朱由校心里很满意,心情也很不错。
  ‘大明科研院这边,现在算是步入正轨了。’
  缓步向前走着,朱由校暗暗感慨:‘邓玉函这帮传教士,还真是会挑时候,想通过敬献千里镜,来赢取朕的信任。
  可惜啊。
  朕只是想榨干你们,来搭建大明科研的体系,特别是火器火炮这一块,若能取得应有的成就,别说是区区建虏了,以后你们欧罗巴大陆,大明雄师都要踏足进去!’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四十二章:千里镜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