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捷报频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爷,这是大内行厂所呈奏疏。”
  刘若愚捧着一份奏疏,恭敬道:“据曹化淳所禀,此前在京畿所选中的皇庄,营建起的首批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等,皆已全部竣工。”
  “是吗?”
  朱由校放下朱趣÷阁,接过眼前的奏疏,淡笑道:“内厂的效率够快的,曹化淳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嘛。”
  言罢,朱由校便翻阅起奏疏。
  ‘这构想的内帑经济体,涉及生产的一环,终于稳步运转起来了。’
  看着奏疏上的内容,朱由校脸上笑意更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利用首批轻纺织业工厂,完善流水线作业,培养工人,提升生产力。
  就这个态势来讲,对大明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或许它还不是那么完美,还存在诸多技术壁垒,但是就整体效率来讲,却甩开土作坊式的生产效率。
  有了这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可往往这第一步啊,是最难迈出的。
  大明想要摆脱困境,就必须提升生产力,就必须开海。
  只有做到这些,那所存的顽瘴痼疾和弊政,才能逐步的清除干净。’
  朱由校的内心很高兴。
  通过所构建的内帑经济体,依托大内行厂进行管控,朱由校能在实控的皇庄内,逐步精进大明的生产技术。
  所生产出来的东西,通过开设的皇店进行售卖,形成一个自产自销的闭环,并持续投入钱财,来提升生产技术。
  就纺纱这一生产领域,大明普遍用的是多锭纺纱车,那是否能变成十数锭,二十数锭,三十数锭呢?
  只要肯投入财力和人力,那一旦钻研进去,就定然能有所收获。
  无非就是时间长短的缘由。
  现阶段竣工的纺纱厂,所投入使用的纺纱车,就是十数锭的,不管是纺纱效率,还是所纺纱锭质量,都远超其他纺纱车。
  银子,朱由校不缺。
  匠户,朱由校不缺。
  土地,朱由校不缺。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内廷具备的天然优势,只要用对地方,往往取得的成果,必将是出乎意料的。
  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加剧了土地兼并的自然增速,造成了严重的阶层对立,拉大了贫富差距,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雷区。
  可若是能将这些破产群体,集中到手工业工厂,去靠劳动赚取钱财,那是否能缓和这种矛盾?
  而与此同时,抓住大航海时代的尾巴,积极地对外海贸,换取金银,换取粮食,换取香料等等,是否能缓解脱产者太多的压力?
  或许这一宏伟蓝图,想逐一的落实下来很难,途中会经历诸多坎坷,然朱由校并不惧怕这些。
  少年天子嘛,就要敢于直面深渊!
  猖獗的建虏,仅仅是一个磨刀石,战略上要藐视他,战术上重视他即可。
  大明的敌人在内部,并不在外部。
  “刘若愚,你记一下。”
  朱由校伸手道:“皇庄营建的诸厂竣工,朕很欣慰,然在之后的管理上,内厂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诸厂的学徒培养,务必重视起来,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出师一批优秀工人。
  其二,诸厂的奖惩制度,务必重视起来,有功就奖,有过就罚。
  其三,诸厂的生产所需,要尽快筹建起来,特别是棉花一项,要寻得稳固的供源。
  其四,和科研院的合作,要积极跟进,确保后续开辟新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五,皇店的开拓势头,要继续保持下去,维护好皇店信誉……”
  朱由校一项项的念,刘若愚一项项的记,等稍后,就以乾清宫的名义,向内厂书写一份公函。
  有一批忠诚可靠,能力不俗的内廷太监,叫朱由校在某些事情上,只需动动嘴皮子,就能让成百上千的人,紧紧围绕这些事情忙于奔波。
  至于想阳奉阴违的,那就先看看之前被杀的人,再想想要不要这样做吧。
  一次性杀百十个文官,朱由校要考虑下后果,毕竟杀得太多了,会引起恐慌反弹的。
  可是杀百十个宦官,朱由校想都不想,直接就杀了。
  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
  “皇爷,奏捷!忠勇军、忠武军等部,皆呈递奏捷军报!”
  王体乾面露喜意,捧着一摞奏疏,这还没赶到东暖阁这边,他那兴奋的声音,就传进殿内了。
  “去落实吧。”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刘若愚道。
  “喏!”
  刘若愚当即应道。
  在他走出殿的那一刻,差点跟王体乾撞了个满怀,然王体乾却没在意这些,踱步走进东暖阁。
  “什么好消息,叫你这司礼监掌印太监,竟高兴成这般。”
  朱由校放下茶盏,看着激动的王体乾,淡笑道:“将那些奏疏,都呈上来吧。”
  “喏!”
  王体乾不敢迟疑,当即应道。
  对忠勇军、忠武军、武烈军、雄威军四部,所展开的剿匪行动,朱由校心里就没有担心过。
  若是连一些地方上的匪贼,都费尽心思去剿灭,那趁早找个地方,自裁算了,也别丢人现眼了。
  “取得的成果,还算说得过去。”
  翻看着手里的奏疏,朱由校微微点头道:“算达到朕的预期了,王体乾,以后四军呈递的奏疏,司礼监存档即可。
  若有剿匪不顺的奏疏,可呈递到御前来。”
  “喏!”
  王体乾心生疑惑,作揖应道。
  自家皇爷这是什么心态,打胜仗的奏疏不看,只看剿匪不顺的奏疏?
  ‘依着时下的势头来看,甚至要不了两个月,治理各地所存匪贼势力,都将会被一一铲除掉啊。’
  朱由校双眼微眯,暗暗道:‘若是这样一来的话,那赶赴辽前的时间,就不会太过于仓促。
  朕还真是有些期待,陈策他们所领四军,到了前线战场后,能否打出浑河血战的魄力?
  这要是能在野战上,狠狠力挫建虏一番,那以后围绕辽东的局势,就会发生较大的改观了。’
  朱由校心里明白,在未来的数年间,大明和建虏在辽东那边,必将经历数场大战,甚至他这位大明天子,亦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御驾亲征!
  不过想做到这一步,那先要整顿一番朝堂,天启元年的这一战,他这位大明天子,是无法离开京城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三十二章:捷报频频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