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碰撞,神州当崛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臣…骆养性,拜见陛下!”
  稳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看着消瘦不少的骆养性,心里有些感慨,这几个月,骆养性是没少吃苦啊。
  “免礼吧。”
  朱由校说道:“朕要你寻的东西,都寻到了?”
  “寻到了!”
  骆养性忙道:“番薯,洋芋,玉蜀黍,臣全都寻到了,臣深知陛下关切此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故先行领着那帮传教士归京,带回祥瑞良种,各一百斤,此外还有近万斤,由福州陈经纶带队归京。”
  听完骆养性所言,朱由校的脸上露出笑容,近万斤的红薯、土豆、玉米,足够在直隶各地的皇庄,进行试种培育了。
  相较于召见邓玉函、汤若望这些传教士,朱由校更想先了解这些情况,毕竟上述三类高产作物,是解决大明粮荒的关键。
  ‘说起来,红薯这些作物,很早就传进大明了,并在福建等沿海之地,小规模的进行种植。’
  朱由校心里感慨起来:‘说它们是祥瑞之物,此言一点都不为过啊,只是受思想影响,地域影响,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
  使得这些高产作物,没能在大明普及种植。
  直到鞑清时期,历经近百载的春秋,才逐步推广开来,叫饥荒的威胁,才一点点得以缓解。
  推广种植红薯、土豆、玉米,此事任重道远啊,要以银钱之诱,逐步在北直隶、山陕等地,先行推广种植才行。’
  在神州繁衍生息的农耕民族,于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更迭,往往是以数百年,甚至近千年来缓慢沉淀的。
  神州正朔传至大明,像北方的麦,南方的稻,就是这样过来的。
  针对推广种植红薯等物,培育适宜的良种等事,朱由校想好了相应计划,力争三到五年内,能在北方形成规模化种植。
  叫皇店出良种,出钱财,签订契约,进行全面兜底。
  叫皇庄建作坊,开酒坊,负责加工,进行全面加工。
  上述这三类农作物,能够酿酒,加工粉条,生产全粉等等,打造完善的产业链,皇店开到哪里,推广种植就进行到哪里。
  这不比强制性种植,引发民怨沸腾,要来的更实际吗?
  单单是酿酒这一项。
  不仅能酿造酒水,积极开拓草原市场,拿烈酒去换牛羊,甚至是马匹。
  还可以蒸馏提纯,用于消毒治病,扩宽中医学视野,甚至能制造战场利器!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骆养性,微笑着道:“此次奉旨南下,你为朝立功,要赏,就擢南镇抚司镇抚使,赐麒麟服,赏银千两。”
  “臣…叩谢天恩!”
  骆养性忙行叩拜之礼,作揖应道。
  “下去吧。”
  朱由校摆手道:“南镇抚司形同虚设,朕很不喜,希望你赴任后,能严抓锦衣卫的法纪卫纪。
  等过些时日,朕会再召见你的。”
  “臣告退!”
  本有些失落的骆养性,精神一振,忙作揖应道。
  按天子所讲之意,以后的南镇抚司,一点不比北镇抚司差啊,想到此处的骆养性,难免有些激动。
  “宣邓玉函、汤若望他们觐见。”
  恭敬退出东暖阁的骆养性,听见天子所言,瞥了眼被一帮大汉将军,所警惕看着的邓玉函、汤若望等传教士,神情间流露出不屑。
  一帮西夷传教士,能有啥用处?
  宣讲上帝之光?
  纯粹扯淡!
  离开乾清宫的骆养性,没多想之后的事情,此时的他只想尽快回府,好好痛快一番,这南下的经历,太他娘的遭罪了。
  “拜见大明的皇帝陛下!”
  在东暖阁内,邓玉函、汤若望这些传教士,微微低头,行了个颇为怪异的礼仪。
  “大胆!!”
  伴驾御前的刘若愚,见到此幕后,皱眉斥道:“尔等……”
  “行啦,这是他们欧罗巴各国,所奉行的礼节礼仪。”朱由校摆摆手道,随后看向这帮传教士,说道:“谁是汤若望?”
  邓玉函、汤若望这些传教士闻言,面露不解的相互看了起来,他们不清楚大明皇帝,怎会知晓他们的名字。
  “大明的皇帝陛下,在下…就是汤若望。”
  人群中的汤若望,缓步上前,说着蹩脚的汉语,听的刘若愚眉头紧皱,这西夷人一点规矩都不懂。
  “嗯。”
  朱由校看了眼汤若望,又看看邓玉函他们,指着战战兢兢的通译,道:“将朕的话翻译给他们。”
  “喏!”
  那通译忙作揖应道。
  邓玉函、汤若望这些传教士,却流露出不解的神情。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道:“朕谴派锦衣卫,前去杭州,壕镜等地,是看重他们欧罗巴各国,在火器,天文,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的研究。
  若是愿意接受朕的聘请,可去往大明科研院,和我大明精英共同探讨,每月的薪金是二十两银子。
  涉及上述领域的书籍,若能设法输送到京城,朕不会吝啬赏赐的。
  此外若你们还认识精通上述领域的人,可多多写信邀请他们进京,邀请的越多,朕赏赐越厚重。
  你们若能帮助大明,奠定各领域的学科,研究出相应的成果,朕恩准裁撤金陵教案的惩罚,将出资在京城筹建新教堂,允许你们在大明境内传教。
  不过如何传教,如何修订教义,需经大明本国信教者,经商榷后,再进行相应的行动。”
  本有些失落的邓玉函、汤若望他们,当听到大明皇帝,允许他们传教,那一个个的神情变得激动了。
  或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至少叫他们看到了曙光。
  他们不愿万里之遥,赶来大明,就是为传教事业的,若能取得成就,那未必不能在本教内,取得更高的荣耀啊。
  ‘传教?传你娘的教,不把教义跟政治,彻底的摘除干净,朕绝不会叫你们传教的。’
  看着这帮激动的传教士,朱由校冷笑起来:‘不把你们所知的知识榨干,并吸纳更多有用的欧罗巴各国科学家,朕才懒得理会你们。
  东西方思想碰撞的种子,朕算是埋下了,就看以后能成长的怎样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大明必须要做的事情。’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二十六章:碰撞,神州当崛起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