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夺权,朝野哗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问达的额头生出细汗,双手微颤起来,流露出几分难以置信,先前所生的悲愤和屈辱,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他要是真敢请辞,就依着天子的脾性,真敢批红。
  若是那样的话,他被泰昌皇帝擢为左都御史,所拥有的一切,就顷刻间离他而去。
  东林党内尊崇的地位。
  宗族所得种种好处。
  仕途被直接腰斩,自此无缘官场。
  ‘别以为在万历朝,动不动以上疏请辞,来胁迫皇权,以达养望和进取的政治目的,在天启朝也能做。’
  朱由校冷厉的眼神,扫视眼前众人,‘真想上疏请辞,朕求之不得,朝中少一些空谈误国之辈,朕处理朝政更得心顺手。
  只怕你们中的一些人,嘴上说着请辞,心里想的却是怎样谋利吧,道貌岸然的手段,算是叫你们玩明白了。’
  朱由校在朝堂掀起风波,努力形成可控的混乱局势,以达谋局落子的部署,但这并不代表着,朝中的文官群体,就能够胁迫自己。
  若是那样的话,那混乱局势就还是失控,就还是叫党争占了风气,那谋局落子做的再多,依旧是堵不住窟窿。
  朱由校就是想通过此次的斥责,叫眼前这帮阁臣和廷臣,向朝堂传递一个讯号。
  想玩就在游戏规则内外。
  别总觉得你们是臣子,人多,就能随便超纲,想给天子套枷锁,好满足你们的私欲。
  天底下没有这等道理。
  真要是超纲,那就都别玩了,直接掀摊子吧。
  “杨卿,你说说吧,这议改京察大计事,是否有必要进行下去?”朱由校缓缓坐到龙椅上,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人群中的杨涟说道。
  方才朱由校说那些话时,巧妙掌握着主动权,叫某些人先前所想,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出来。
  以至于这些觐见的阁臣和廷臣,没有能跟上天子的思绪,这才陷入到沉寂之下。
  现在朱由校点名杨涟,问及议改京察大计事,这难免叫方从哲、叶向高这群人,都在心里警觉起来。
  “启禀陛下,臣觉得有必要进行。”
  人群中,杨涟挺直腰板,眼神坚定道:“朝堂乃大明中枢,是统治天下的根脉,若朝堂风气不稳,这大明吏治不清。
  臣深知近些时日,朝中局势陷入混乱,乃臣所提……”
  杨涟到底是硬骨头,到底是谏臣。
  朱由校双眼微眯,认真听着杨涟所言,那所讲可谓是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叫朱由校都不免赞同。
  似这样一位能有能力的谏臣,若是能在朝孤立起来,只做属于天子的孤臣,其实很多政治主张,都是有利于大明社稷的。
  只是杨涟出身东林党,或许他心里并不想党争,就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但却架不住被人当枪使。
  以至于很多时候,就算是再好的主张,最后也都被搁置了。
  ‘杨涟这位谏臣,必须给他孤立开,以后这右都御史之位,非杨涟莫属!’
  朱由校心里暗下决心:‘多好的镜子啊,若是能用好,那就是魏征,以史为镜,才能避免错误的路线,出现在大明治下。
  不过此事要慢慢来。
  东林党这个朋党,内部太复杂了,有用的良臣也不少,但名望高的空谈之辈亦不少,要慢慢剥离才行。’
  东暖阁内,只有杨涟的声音,在场其他大臣,却流露出复杂的神情,天子的沉默,天子的聆听,叫他们都感到不安。
  事情肯定不简单!
  “杨卿能这般想,朕很欣慰,看来在我大明之中,还是有一心为公的栋梁的。”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赞许道:“一个京察大计事,本意就是考评官员,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但总是有那么一些大臣,非要将简单的事情,给它复杂化,给它扩大化,是谁,朕就不提了。
  朝中的一些大臣,安的是什么心思,心里又是怎样想的,朕一清二楚。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朕倒是觉得,单纯叫吏部独掌京察大计事,已经不符合时宜了,不然不知还会有多少大臣,遭受莫名弹劾。”
  “!!!”
  来了。
  来了。
  这一刻,久经宦海沉浮的方从哲、叶向高等诸臣,无不双眸微张,心里一紧,果然和他们所想的一样。
  “既然议改京察大计事,是杨卿提出的。”
  朱由校面露倨傲,朗声道:“那以后此职权,就着吏部和都察院合掌,每逢京察,每逢大计,以内阁商榷人选,向御前呈递奏疏,专司所逢京察或大计。
  好好的考评制度,若是失去公允,还不如叫厂卫暗查!
  另外先前的京察大计,有很多地方亦不合时宜,杨卿,你既然这般心忧社稷,想为君分忧,那朕此前想了一些。
  由你带回去,进一步精进和完善,到时直呈内阁票拟,若这次再闹出什么风波,那京察大计事,在朕看来就没必要了。
  朕派厂卫暗查!”
  方从哲愣住了。
  叶向高惊疑了。
  刘一燝吃惊了。
  韩爌……
  在场的这帮阁臣和廷臣,听完天子所讲,全都有些难以置信,事情似乎比他们想的还要复杂。
  京察大计之权,被分走了。
  关键这个分权,叫吏部和都察院合掌,内阁拥有举荐权。
  虽说天子一再强调,可能叫厂卫介入,但是在场之人心里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说实话,对此事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党等派,都不是很赞同此事。
  毕竟京察大计事,传承这般久的时间,一直都是独掌的。
  现在分权了,这算怎么回事。
  妥妥的违背祖制啊。
  只是巧就巧在,这临近的京察,大概率会叫东林党拿到,毕竟此前是齐楚浙党轮着的。
  按着原有的时间线,天启四年阉党横空出世,一心想跟东林党求和的魏忠贤,能在此后成为九千岁,那纯粹是齐楚浙党等派余孽,扛不住势大的东林党,被迫转投到魏忠贤羽翼之下。
  朝堂争斗有些时候讲规矩,可有些时候不讲规矩,皇权就算再怎样势颓,可一旦发起狠来,忍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也敢发发余威的。
  回过神来的叶向高、刘一燝、韩爌几人,心里不由得惊呼起来,此事断不能叫天子这般行事。
  不然……
  “臣…领旨!”
  可杨涟的应喝声,叫叶向高、刘一燝、韩爌几人,都流露出复杂的神情,下意识看向杨涟。
  ‘杨涟啊杨涟,朕就知道你是这样的人。’
  朱由校嘴角微扬,暗暗笑道:‘不怕,被东林党人孤立,朕不会鼓励你,你可是朕挑选的魏征啊。
  此议,就算齐楚浙党等派,心里也不愿这样做,但考虑到所处的特殊时局,他们也唯有捏着鼻子认下。
  京察大计职权,由先前的独掌,演变成合掌,只要能选中合适的大臣,那就不会再变成党同伐异的工具了。
  只怕这个消息一旦传开,必然会叫朝野哗然,朕倒是有些期待,后续争抢这合掌人选,又会是怎样的场景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二十章:夺权,朝野哗然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