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大明群贤(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天是愈发的冷了。”
  走在这乾清宫的御道上,感受吹来的寒风,所带来的刺骨寒意,朱由校眉头微皱,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天空,“只怕辽东,现在都下起大雪了吧。”
  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北方是愈发寒冷,多雪,多旱,不时来场涝灾或蝗灾,这对农业生产,不是什么好事情。
  纵使是富庶的南方诸省,也常遭涝灾的侵袭,这背后所暗藏的,就是加剧自耕农群体的削减,土地兼并的严重。
  “皇爷,昨儿内厂那边,传来消息。”
  见自家皇爷这般,刘若愚微微欠身道:“在临近京城的几座皇庄,筹建起铁厂,聚集不少铁匠,加紧打造煤炉和排烟铁筒。
  此外在西山那边,亦筹建起几座煤厂,用以生产蜂窝煤。
  要不了多久,京畿这边开设的皇店,都能对外售卖,这个冬日,对京畿的百姓来讲,会少冻死不少人。”
  “西山安置辽民和灾民的住所,是否都安放了煤炉和排烟铁筒?”
  朱由校看向李若愚,询问道:“诸多辽民和灾民在西山劳作,倘若出现冻死人的情况,那定会引起民乱的。”
  “回皇爷,都安放妥当了。”
  刘若愚忙道:“皇庄这边,第一批打造的煤炉,都送到西山去了,孙阁老还派人来说,此物甚善。”
  大明的过冬方式,对底层的百姓来讲,不像达官显贵那般,能奢侈的日日烧炭,他们多靠烧柴火取暖,或干脆硬扛。
  每每隆冬将至,在大明北方的治下,就不知有多少在睡梦之中,被冻死的底层百姓。
  尽管煤炭在大明也有使用,然利用效率却较低,加之封闭环境下,有毒气体多了,会害了人命,这也使得不少人并不敢多烧,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
  “还是太仓促了一些。”
  朱由校轻叹道:“倘若能再多些时间,叫皇庄这边多打造些煤炉,运输到辽东那边,说不定情况会好一些。
  希望熊廷弼他们,在收到内廷的图样后,能在辽东那边,多造些煤炉,还有那聚暖的火炕吧。”
  眼下对辽东那个地方,朱由校将能用的政治手段,全都给用上了。
  力挺熊廷弼,擢辽东督师,定辽东总兵官贺世贤,行守土有责,有这些措施后,辽前的局势,不似原有轨迹那般混乱。
  目下朱由校所看重的那些虎将悍将,不少都汇聚进京,像毛文龙、陈继盛这些将领,也都调到西山那边。
  孙承宗所兼领的西苑讲武堂,不知不觉间,除了那批勋戚子弟外,能征善战的将校也多了很多。
  ‘希望等到西山安置事,顺利告一段落后,围绕新编营校的军队规模,能定编至八万众吧。’
  朱由校心里感慨起来,‘幸好当初将陈策、童仲揆他们,从辽前调遣进京,不然只募集一批勇壮,就像编练成军队模样,是断不可能的事情。
  可即便是这样,西山那边的各部营校,想蜕变成百战强军,那不见见血,经历战场的残酷,是断不可能的事情。’
  陈策所领贵州兵。
  童仲揆所领川兵。ŴŴŴ.BIQUGE.biz
  戚金所领戚家军。
  秦邦屏所领白杆兵。
  那都是难得的精锐之师,以他们为军队骨干,所扩建定编的新军,只要能磨练一二,加之在西苑讲武堂,所进修的那些东西,定然能有不错的改变。
  ‘等再过些时日,叫陈策他们,统率各部兵马,将北直隶治下的贼匪,好好清洗一遍。’朱由校想了想,暗暗说道。
  ‘受辽东局势的影响,这北直隶治下各府州县,有不少打家劫舍之徒,维护地方治安的同时,还能叫他们见见血,挺好。’
  别看北直隶是大明腹地,可像山贼、强盗之流,亦是不少啊,这些家伙谋财害命,打家劫舍,对地方百姓造成不小威胁。
  先前逮捕、清剿此等之辈的职责,皆在各地官府身上,不过朱由校想要练兵,就要从难度相对小的群体展开。
  就算打不过猖獗的建虏八旗。
  区区一帮打家劫舍之徒,还打不过?
  只要给陈策他们,所统领的各部营校,落实粮饷发放,严明军规军纪,杜绝吃空饷喝兵血之事,那放出京城的这几支营校,朱由校就坚信他们,不会在地方上横行霸道。
  若是连上述这些事宜,都不能保证下来的话,那肆虐辽前的建虏八旗,也不必再去镇压了,干脆拱手相让得了。
  “沙沙沙……”
  一阵脚步声响起,挎刀前行的骆思恭,神情凝重的快步前行,这叫本陷入沉思的朱由校,下意识抬头看去。
  “臣…骆思恭,拜见陛下!”
  “骆卿来了,免礼吧。”
  看着作揖行礼的骆思恭,朱由校神情平静的伸手道。
  自先前诏命萨尔浒之议后,京畿闹出风波,更有甚者,在诏狱之内,有锦衣卫想刺杀李如柏和李如桢。
  被抓的那几人,与骆家有关,这叫骆思恭惶恐难安,可是朱由校并未提及此事,可越是这般,骆思恭这心里越是不定啊。
  “启禀陛下,臣了解到一个情况。”
  骆思恭恭敬道:“先前国朝所擢官员,大抵都已进京,此外以建极殿大学士叶向高,为首的不少东林党人,眼下停留在通州地界。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等不少官员,都趁着休沐之日,前去通州那边相迎……”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啊。’
  听着骆思恭所讲,朱由校双眼微眯起来,‘看来朝中那帮东林党人,因为自己的诸多手段,而起了惶恐之心啊。
  这东林党的定海神针,叶向高此君,终于是赶到京城这边了,只怕以后的朝堂上,将会变得更加有意思了。’
  选择通州停留,而非在京城相聚,这就是怕有人知晓,这些擢升赴任的官员,抵达京城以后,不进宫陛见,反私底下先聚在一起,这要叫齐楚浙党等派抓住把柄,那可是什么帽子都敢扣上啊。
  不过像这样的一种行为,在朱由校的眼里看来,那是东林朋党大聚会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六十五章:大明群贤(1)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