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贰臣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由校忽然很想笑,笑这个可笑的时代。
  从李家所查抄的银子,还只是预估的现银,就超过万历四十八年,太仓的岁入银,这是何其可笑。
  太仓岁入银:五百八十三万两。
  查抄李家银:九百万两(预估)。
  讽刺啊!
  真是太讽刺了!
  大明真的穷吗?
  根本不穷!
  甲申国难时,李闯麾下各部,攻陷大明京城,行拷饷事,从朝中衮衮诸公,到在京的勋戚、官绅、商贾等群体,合计拷出了几千万两银子!
  就是靠着这趣÷阁银子,叫半路杀出的建虏,得以定京畿,征山陕,镇山东,终成席卷北方之势!
  是的,李闯所部辛苦拷出来的银子,最后多数叫入关的建虏缴获,这又是何其的讽刺呢?
  这个可笑的时代。
  这个摆烂的时代。
  在人人比烂的背景下,也在烂的建虏,最终捡漏成功,靠着二五仔绿营兵,得以问鼎神州。
  一座大明国都所在,就有这般惊人的数目,那放眼到天下呢!?
  据史料记载,有明以来,历代从境外流入的银子,总和便高达七亿多两。
  仅瓷器、丝绸、茶叶这三项,绝对是这个时代,奢侈品般的存在,且深受海外的追捧!
  可大明朝廷很穷,是铁一般的事实!
  连每年的收支平衡,都维系不好。
  甚至为了平叛建虏,增设几百万两辽饷,崇祯朝流寇势起,又增设剿饷和练饷,仅三大饷就高达千万之巨。
  这趣÷阁庞大的摊派银子,可都压到大明底层百姓的身上啊!
  那上述这么多银子,都哪儿去了?
  结果很显而易见嘛!
  就是被大明的官绅、大小地主、商贾等特权群体,如李家一般,全都窖藏起来了,成了看不见的金山银山!
  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吏治腐败、土地兼并……
  一切似乎就变得极为合理了。
  “着内阁、翰林院、都察院、六部、大理寺等有司大臣,即刻进宫面圣!”
  东暖阁内,朱由校带着冷意的声音响起,张维贤敏锐的觉察到异样,许显纯所呈递的密奏,究竟是什么呢?
  ‘难道又出什么大事了?’
  张维贤小心翼翼的抬头,见天子神情冷峻,心里暗暗思量起来,‘这不应该啊,这些时日,被杀掉多少人了。
  又是涉及仓场的贪官污吏。
  又是李家阖府。
  别看天子年轻啊,但城府之深,手段之高,令人叹为观止,更叫朝中的那帮文官,可谓猝不及防。’
  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整肃内廷,整饬京营,廷仗文臣,杀掌庄太监,杀贪官,杀权贵,死的人不计其数。
  然而自始至终,杀这么多人,虽说朝中文官都快麻了,但朱由校的威仪,却没受到任何影响。
  京畿治下的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手捧大义杀人。
  跟乱杀。
  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沙沙沙……”
  东暖阁外,响起阵阵脚步声,穿着各色官袍的大臣,神情各异,三五成群的朝东暖阁内而来。
  “臣…方从哲,拜见陛下!”
  “臣…刘一燝,拜见陛下!”
  “臣…韩爌,拜见陛下!”
  “臣……”
  以内阁为首,翰林院、都察院、六部、大理寺等有司堂官,在赶到东暖阁后,纷纷向天子作揖行礼。
  翰林院这边,仅侍讲学士陈奇瑜、孙传庭过来了。
  侍读学士徐光启、李之藻,侍读杨廷筠几人,全都在西山那边,负责大明科研院衙署,及迁移的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衙署的营建事宜。
  “眼下诏命萨尔浒之议,算是步入到尾声了。”
  朱由校神情冷然,扫视着眼前群臣,定在鼻青脸肿的张问达身上,冷冷道:“李家阖府悉数伏诛,杨镐的罪行也在明确。
  一场萨尔浒之战,真是没有想到,背后藏着诸多机密。
  倘若国朝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能辨明忠奸,剔除贪生怕死之辈,那平叛建虏事,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然当前再讲这些话,已无任何的意义了。”
  李家暗通建虏一事,朱由校没有打算公布出来,一来会叫大明国威受到打击,二来还会惊动辽前那帮统兵将领。
  甚至远在山西和张家口的八大贼,都会被惊动起来。
  所以朱由校定下的罪,是贻误战机、贪生怕死、扰乱朝纲之名,仅是这些,就足以满门抄斩。
  “但是!!”
  看着神情各异的群臣,朱由校继续道:“以下克上的建虏,在辽东已然势起,这给国朝造成极大的被动。
  仅杀李家阖府,包括杨镐亦要被处决,但这难平朕心头之怒!
  一帮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家伙,不想着为国朝分忧,却只想捞取好处,养望,置国朝社稷于不顾。
  朕决意着翰林院,钦定国史贰臣表传,将这帮不忠不孝的恶臣,所犯罪孽,悉数编撰出来,以张布天下!”
  “这!!!”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这帮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流露出震惊的神情,纵使是陈奇瑜和孙传庭,亦露出惊疑的神情。
  天子此举,是要彻底将杨镐和李家,都给钉在耻辱柱上啊。
  对大明的文官,包括那帮清流和读书人,平生最在意的就是名望。
  为一个好的名望,像什么顶撞皇帝啊之类的,有些死硬派是真敢做,哪怕被杀,好名望傍在身上,名留青史,何其快哉。
  正是这样的情况,使得眼下的大明,于辽东那边的乱局,叫很多人都死死盯着,想在辽前捞取到好处和名望。
  “一个个都没有想到,朕会编撰贰臣传吧。”
  朱由校双眼微眯,心里冷笑起来,‘李家和杨镐他们,编进贰臣传就是一个开始,定下贰臣传一事。
  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就是震慑庙堂上的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叫那些钓名沽誉之辈,不敢轻易再想辽东事。
  想利用辽东危局,到前线去坐镇些时日,就捞取政治资本,政治名望,朕绝对不会同意的。’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叫大明党争风气横行,为了能打击异己,为了能仕途昌盛,多少人,不顾大明江山社稷的利益,在这里空谈误国,在这里装腔作势。
  作为大明皇帝的朱由校,倘若不能刹住这股不正之风,任由朝中的各派官员,染指辽东事。
  那要不了几年,辽东就变成金山银山了,养肥了辽东将门,拖垮了大明国库,助长了建虏气焰,叫大明朝堂和官场,变得更加混乱和疯狂。
  “陛下……”
  吏部尚书周嘉谟,见刘一燝、韩爌不说,见张问达不言,忍不住上前,想劝谏,却被朱由校直接堵住。
  “贰臣传一事,朕意已决。”
  朱由校神情冷厉,开口道:“此事由侍讲学士陈奇瑜亲掌,辽东的事情,日后若有人胆敢在前线,行钓名沽誉之事,不顾国朝利益,使得建虏再夺大明疆域,那贰臣传之中,必有他的位置!”
  彼时的东暖阁内,回荡着朱由校的声音,在场的一众大臣,算是都明白了,天子这哪里是惩处李家和杨镐啊,这分明是想以此来震慑朝堂,警告朝堂。
  一个贰臣传的横空出世,不知会叫多少人,想借辽东混乱局势,来行权谋算计之举,那心思都跟着淡了不少。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六十三章:贰臣传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