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论道(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西市凌迟,折腾了两天,内廷一应的家贼硕鼠,包括地方被抓的恶绅贪吏,悉数都在麻木中死去。
  整个京城上下,包括朝堂之上,知晓这件事情后,生出各异的情绪,谁都没有想到,新君竟这般的狠厉。
  这叫一些人的心中,莫名想起已故的太祖高皇帝!
  他老人家在世时,就曾干过类似的事情,对贪官污吏扒皮填草,手段之狠厉,令人肝胆俱裂。
  对外朝的种种,朱由校并不关心。
  但内廷的改变,朱由校却是能感受到的。
  “关于火器方面的样子,科研院这边,要有新的思维方式。”看着徐光启、李之藻几人,朱由校拿起一份公函,正色道。
  “你们先前都接触过西洋传教士,都或多或少的了解到,在西洋那边,对待火器的重视程度很高。
  甚至西洋所产的火器,在很多方面上,都远比我大明所产的火器厉害。
  这些都是我们要重视的事情。
  建虏八旗肆虐辽东,我大明军队,在野战方面的不足,徐卿应该最清楚吧?
  想扭转辽东的困局,想平叛建虏事,就必须在火器上多下功夫。”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几人,皆流露出凝重的神情,认真听着自家天子所讲之言。
  自赴任翰林院后,按照朱由校的旨意,徐光启他们写了很多书信,邀请诸多人才进京。
  多是接触过西学的群体。
  现在皇庄整肃事有了结果,一应的赃银和诸多不动产,都在有条不紊的查抄中,朱由校觉得,可以先行叫徐光启他们做事了。
  有了银子,所谋划的事情,才能落实下来。
  “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将手中的公函,递到徐光启手里,朱由校正色道:“朕希望诸卿,不必在意国朝层面的主流思想。
  上朝天国是一种坚守,但不能成为固步自封的口号。
  接触西洋人,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重用西洋人,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要心里有所警觉,别叫西洋人中的别有用心之辈,祸乱我们大明,即可。
  你们都是忠诚于大明的良臣,这些判断,朕相信你们是有的。
  承认自身存在的欠缺和短板,将有用的技艺和学科,都化为大明所有,这才是改变大明困局的关键。
  你们先看看这份公函。
  这是朕查阅宫中案牍,所想的一些,关于火器方面的研制方向。
  若是觉得没有问题,那就参考此项,前去西山那边,筹建大明科研院,并组织相应的人手,展开前期的研制事宜。”
  在朱由校的眼神示意下,徐光启几人,先是作揖行礼,随后便聚在一起,翻看着这份公函。
  ‘希望朕给你们指明的方向,能尽快的取得相应的成果吧。’
  看着神情各异的徐光启、李之藻几人,朱由校轻呼一声,心里暗暗道:‘大明军队想重获新生。
  除培养脱产的职业军人,筹建全新的军规军纪,包括各项军制,还要在火器方面有所突破性进展。
  只可惜朕对火器的研究,仅限于些许的皮毛,具体的专业领域,还需你们这些专业人才钻研才行啊。’
  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先知先觉,是朱由校所掌握的绝对优势,这使得他能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去思索大明的未来。
  “自生火铳?”
  “膛线?”
  “后膛火铳?”
  “……”
  彼时的徐光启、李之藻他们,当看着公函里的内容,内心深处是极度的不平,仅仅是这些皮毛的东西,都叫他们极为震惊。
  仅火铳这一类,若能从火绳火铳,变成燧发火铳,那在战场上,就将是凌驾于一切的神器啊。
  若在火铳里刻画膛线,提高精准度和射程,那就更加了不得了!
  眼前的这份公函,在徐光启他们眼里,就像是圣经般的存在,给他们指明了方向。
  “陛下,这些都是您查阅案牍,所想出来的吗?”
  徐光启强压内心激动,看向朱由校说道:“若是这些理念,都能一一钻研出来,并能定型量产,那对我大明军队的改变,绝对是天翻地覆的存在啊。”
  “徐卿,你所说的这些,朕都明白。”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但是想要将这些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技艺,这就要看你们科研院的了。
  朕决意从内帑这边,划拨一百万两专项银子,用于科研院筹建事宜,并有序展开后续的研制。
  以后科研院这边,直接跟司礼监对接,有任何需求,及时呈递密奏,朕都会给你们一一解决。”
  讲到这里,朱由校的神情严肃起来。
  科研领域的进步,除了聚集一应人才外,还需持续不断的砸银子,没有银子的支持,就不会有进步一说。
  这就像是一个无底洞,需要多少银子,不清楚,什么时候取得成果,不清楚。
  但对朱由校来讲,他想改变大明,就必须在这一领域玩命砸银子,叫大明具备极强的底蕴才行。ŴŴŴ.BIQUGE.biz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
  徐光启、李之藻这些人,纷纷作揖行礼道。
  天子肯花银子,支持他们钻研这些,徐光启他们,除了激动之外,就没其他的了。
  “对了,朕决意将京城内储备火药、火器之地,会同军器局和兵仗局等有司,一并迁移到西山去。”
  朱由校伸手道:“生产和储备火药、火器等,是极具风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爆炸。
  京城乃大明的腹心所在,绝不能受此惊扰影响。
  日后对这些有司衙署,你们科研院直接管辖,相应的章程,朕已经拟定好了,你们在熟悉以后,就逐步落实下来。”
  说着,朱由校转身朝龙案处走去,在徐光启他们的注视下,抽出一份厚厚的公函,徐光启见状,忙快步走上前,欠身接过。
  “若是没有别的事情,就即刻操办此事吧。”朱由校看着徐光启他们,说道:“在科研院没筹备起来前,你们都无需去翰林院点卯了,要做好这些事情,不要辜负朕的厚望。”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九十七章:论道(1)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