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人定胜天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去西山开辟的筑城区,看看。”
  朱由校伸手示意,边走边说道:“西山筑城事关系重大,此事是保障迁移安置的辽民和流民,能否安定下来的根本。M.biQuge.biZ
  孙师,你在此坐镇督办安置事,定要谋划好一应示意,切记宁可慢一些,也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陛下放心。”
  孙承宗微微欠身,说道:“经过这些时日的梳理和勘测,按照陛下先前的旨意,除筑城区外,臣还着人规划出几处区域。
  另事后要迁移的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关于生产火药、火器等作坊,甚至储存上述之物的区域,臣亦在西山之内寻得。
  只要钱粮方面,不出现任何问题。
  臣有十足的把握,组织安置过来的辽民和流民,在一年之内,将一应建筑都悉数营建起来。”
  筹建足以安置数十万百姓的卫城,这中间牵扯到诸多的层面,诸如组织调度、资源调配、后勤保障等等。
  朱由校拿着真金白银,拿着宝贵的粮食,叫孙承宗和袁可立做这件事情,就是要见到相应的成效。
  其一锻炼培养出相应的人才队伍。
  其二收服这数十万百姓的民心。
  其三遴选操练出一支新军苗子。
  其四筹建出各类产业体系。
  其五培养充足的消费群体。
  只要西山这边的安置事,能顺利的落实下来,那对朱由校之后的谋划部署,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公,您老听见了吗?陛下这是要拿出大量的钱粮,在西山这边修筑新城啊,看来这件事情不简单啊。”
  “说起来,这帮勋戚子弟的变化,还真他娘的够大的啊,方才本侯都有些不敢相信,所看到的是真的啊。”
  “不过陛下这般优待这帮流民,还有逃难进关内的辽民,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本伯怎么有些猜不透呢?”
  “大哥,这远处维持秩序的将士,不就是咱石柱的白杆兵吗?难道阿姐进京面圣,将募集的兵丁,都留给陛下了吗?”
  “好像是这样的吧,我方才好像看到麟儿了,不过隔得太远,没瞧真切。”
  “陈帅,您说陛下这次叫咱们随驾来西山这边,是不是带着什么目的?该不会是想叫我等,皆留在此地吧?”
  “现在还猜不透啊……”
  随驾的张维贤、刘文炳、卫时泰、秦邦屏、秦民屏、陈策、童仲揆、戚金等一众人,在队伍中小声的议论着。
  在这期间,朱由校在孙承宗的陪同下,视察了筑城区,看了这里营建的临建建筑,包括一应附属区域。
  “孙师,这个参考军屯的方式,一定要有效的搭建起来。”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神情正色道:“现在西山这边,安置的百姓规模较小,但朕依旧发现不少问题。
  朕也清楚,时间仓促下,能有这样的成效,已属不易的事情。
  但考虑到过些时日,就会有第一批辽民,赶到西山这边,等待你们的安置,之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
  所以维稳民心的体制,必须要尽快完善起来,如此组织百姓劳作,发放粮食,宣讲各项事宜,才能落实到最底层。”
  和先前那种被动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朱由校在西山这边,所推行的组织管理模式,是积极地,是主动的。
  想要叫数十万的辽民和流民,井然有序的安置到西山,共同建设他们的新家园,那就要拿出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才行。
  “陛下放心,臣会注意到这些的。”
  孙承宗微微欠身道:“眼下所遴选的那些基层管事,尚处在适应的阶段,臣相信,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定然能尽快调整过来的。
  若是没有能力的,臣会在第一时间淘汰掉,换取有能力的人顶上。
  不过陛下…若是之后有大批辽民,迁移到西山这边,在维稳秩序方面,现有的白杆兵,包括讲武堂学员,是有些不够的。”
  “这点孙师就不必担心了。”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此次随驾的陈策、童仲揆所部,朕会命他们留守西山,协助孙师落实安置事。
  另在此期间,这些驻守的各部兵马,将会从迁移来的辽民中,遴选出一批勇壮,补充到他们麾下。
  协助安置事,他们会全力配合孙师。
  不过操练麾下将士,孙师就不必过多插手了。
  另外…朕会叫陈策、童仲揆他们,皆加入到讲武堂麾下,协助孙师,操训讲武堂学员。”
  来西山这边,对讲武堂学员也好,对陈策、童仲揆等部也罢,那不是来悠闲度假的,他们是肩负着多重职责和使命的。
  若是身处在大后方,连这些压力都不能承受,那日后真上了战场,能否抗住建虏的压力,就不好说了。
  “陛下…叫他们从事这么多事宜,是否有些……”孙承宗面露踌躇,看向朱由校探询道。
  “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朱由校神情自若道:“孙师,他们是朕遴选出的英才,亦是我大明的栋梁,若连这些压力,他们都不能抗住的话,那日后又如何担负重任?
  身体上的劳累,靠补充肉食即可,这些朕会着人解决的。
  认知上的劳累,就要靠孙师来进行疏导。
  孙师啊,朕也想稳中求胜,可当前所处的局势,针对讲武堂也好,针对陈策、童仲揆等部也罢,却不能徐徐图之啊。
  安置迁移事,跟这些事情,是有本质区别的,朕希望孙师能兼顾全局,达到朕想要的成效啊。”
  孙承宗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但是想到先前,天子所给他的文书,孙承宗又觉得这些事情,必须要迎难而上才行。
  此番的安置迁移事,并非只是简单的收拢民心,还要兼顾到操练培养英才。
  “孙师,朕心里始终坚信一点,不管眼前所遇困难有多大,但是人定胜天!”见孙承宗这般,朱由校正色道:“每个人,都有他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英才,就要顶着困难向前冲,是庸才,那朕绝不会用他们。”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九十四章:人定胜天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