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进与退(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爷…按照您的旨意,武英殿已收拾出来。”
  刘若愚踱步前行,紧跟着龙辇,向朱由校禀明道:“枢密院这边,随时都能进驻,不过此事,外朝的反响不小。”
  “有反响很正常。”
  朱由校倚靠在龙辇上,看着前方的文华殿,说道:“不必理会这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即可。”
  “喏!”
  刘若愚欠身应道。
  当前整个朝野间,所形成的舆情态势,朱由校了解到不少,但他对此并没多加理会。
  该做什么。
  不做什么。
  他这个大明天子,有着自己的主张,而非做文官群体的提线木偶,若事事皆听文官规谏的话,那大明只怕会亡的更快。
  “拜见陛下!”
  以方从哲为首,内阁的一众官吏,出文华殿相迎圣驾,朱由校缓步走下龙辇,伸手说了一句免礼,便朝文华殿内走去。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几人,相视一眼后,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跟着就随天子一同进了文华殿。ŴŴŴ.BiQuGe.
  “最近这几日,朝中的局势又有些不定了?”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方从哲几人,开口说道:“朕今日摆驾文华殿,就是想问问三位卿家,吏部是想要干什么?”
  此时的文华殿内,陷入到一片死寂。
  刘一燝和韩爌都清楚,天子所问之事,是因吏部对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皆定了个中评所致。
  “陛下,此乃吏部所呈,然却并未最终定下。”
  刘一燝走上前,作揖说道:“若是陛下觉得,对徐光启几人的评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内阁这边……”
  “刘卿,朕想问你一句,国朝设吏部是干什么用的?”
  朱由校双眼微眯,盯着刘一燝说道:“是为大明遴选良才,是为稳固社稷根基的,这周嘉谟,身为吏部的堂官,便是这样做事的?
  怎么?
  这是在向朕表达不满?向朕表达愤怒吗?
  是不是朕这个大明天子,唯有老实待在内廷,什么事情都不做,才算如了某些人的心思了?”
  前脚外朝这边,闹一出规谏选秀事。
  朱由校见招拆招,就着御马监赶赴洛阳,传达上谕,着福王进京面圣,并将选秀事,交由李太妃操办。
  这朝中的文官群体,还没反应过来时,先前在国朝调动下,赴辽的几支客军,又突然被新君召回来了。
  朱由校所做的这些事情,很多时候朝中的文官群体,都是不知情的,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天子,这无疑加剧了某些恐慌和不满。
  天子是什么?
  就该老实待在内廷,听从文官的劝谏,不要动不动就做出格的事情。
  只是这些皆是某些官员的一厢情愿。
  “朕知道眼下在这朝堂之中,有那么一些大臣,对朕独断专行所做之事,很是不满。”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神情冷然的说道:“甚至朝中空缺诸多的官位,到现在都还没有补齐。
  要是谁想以此来对抗朕,对朕不满的。
  那好啊!
  叫这些人,都向司礼监呈递请辞奏疏,朕即刻着命批红,省的在朕面前晃悠悠的,惹人厌!”
  相比较于方从哲的淡然,刘一燝和韩爌的心情,就变得有些复杂和紧张了。
  当前所处的这种朝局,叫咄咄逼人的东林党,被迫消停下来,也使得齐楚浙党等派,那紧绷着的心,也稍稍落定些了。
  毕竟东林党想要扳倒他们,那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可在造势这方面,东林党实在太厉害了,以至于沉浮官场许久的方从哲,先前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韩爌作揖行礼道。
  “不知当讲否,就别讲。”
  朱由校皱眉道:“内阁这边,一应的差事和职权,都做好了?朕做的事情,皆是为了国朝社稷。
  你们心忧社稷安定。
  难道朕就不心忧了?
  这大明是朕的,还是你们的?
  不要觉得朕年幼,就懂得东西少,你们仔细想一想,朕安置辽民,抽调援辽客军,难道不是为解决辽东叛乱事,在做准备吗?”
  身边没有值得信赖的帝党,对朱由校而言,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他就要跟外朝的那帮文官,进行这样的试探和博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皇权和臣权之争,不管哪一方向后退一步,那对方都会强势的向前迈进的。
  作为大明的天子,想要挽救大明的颓废之势,不叫大明丢掉天下,那朱由校就一步也不能向后退。
  “等朕视察了西山,到时针对朝堂所缺官位,会召开相应的朝议,会按制进行廷推。”
  朱由校站起身来,看向方从哲他们,说道:“你们都是朕的内阁大臣,都肩负着极重的职责。
  眼下国朝经历的事宜过多,又是辽东,又是各地,包括别的朝政,难道你们一个个就不想看着国朝解决这些事情吗?”
  对周嘉谟这个吏部尚书,不按规矩,给徐光启、李之藻、孙传庭、陈奇瑜这些人,都评了不好的定语。
  朱由校的心中很是不满。
  吏部的考评,关系到后续的升迁,若此事就这样糊弄了事,那之后徐光启他们,在仕途上就有了污点。
  以后想擢升他们到合适的位置,就必然会引起一些麻烦来。
  几名翰林院的正常升迁,周嘉谟这个吏部尚书,就卡在流程的底线,想以此来给自己上眼药。
  就这样的情况,等制衡了朝堂后,朱由校定要叫周嘉谟拿下来!
  吏部是大明掌官帽子的要地,部堂级以下的官员升迁,皆要由吏部进行举荐,再由天子来圈定。
  即便是部堂级以上的大臣,想要赴任到各自的衙署,也要在吏部走些必要的流程。
  这般重要的一个位置,若不能叫真正出于公心,真正为大明分忧的良臣坐着,那不就是在给党争当催化剂吗?
  “一个个都好好的想想吧!”朱由校一甩袍袖,神情冷然道:“看看现在的朝堂,都变成什么样子了,朕叫你们在内阁任职,是替朕分忧的,不是给朕添堵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九十章:进与退(1)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