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若定川地,可封侯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将军,你觉得在川地治下,存在着哪些问题?”
  朱由校稳坐在龙椅上,看向正襟危坐的秦良玉,正色道:“朕在御极登基前,就曾听皇祖父提及,秦将军忠义无双。
  虽说石柱宣抚司,距京城,乃至辽东,相隔千里之遥。
  然国朝所下诏书,传至秦将军之手,知晓辽东受建虏肆虐,便愿奉诏抽调宣抚司精锐,出川援辽。
  朕那时虽未登基,但却清楚此事。
  不过在御极登基后,查看了一些封存的案牍,发现川地存在一些问题,却不知真假,所以想听听秦将军,给朕讲一些真话。”
  “……”
  秦良玉娥眉微蹙,她心里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少年天子没有询问,她从石柱募得多少勇壮,却询问起川地之事。
  要是提及川地的话,那问题就多了。
  “陛下……”
  秦良玉踌躇再三,站起身来,向朱由校拱手作揖,但是这话到了嘴边,却不知该怎样开口。
  毕竟当着大明天子的面,言大明文官的坏话,若是惹得天子不高兴,那必然会给石柱带来祸事。
  见秦良玉犹豫不决,朱由校便知其心中的顾忌,没办法,这跟大明特殊的国情有关。
  在大明的治下啊,其实存在三套地方行政班底。
  一是府州县体制,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
  二是卫所体制,受都指挥使司管辖。
  三是宣抚司体制,名义上归各地官府管辖,但实际上却是世袭的土司,亦可称之为土皇帝。
  对前两种体制的存在,以及所存的问题,朱由校不想过多赘述。
  不过这土司制度,是大明西南诸省治下,历史渊源长久的产物了。
  那些土地贫瘠,道路崎岖,民风彪悍的地域,往往不受大明直接控辖,所以承袭元朝所设宣抚司,以捍卫主权完整。
  甚至所存在的那些土司家族,传承下来的时间,都比大明创建的时间要长。
  “秦将军,你不必有所顾忌。”
  朱由校站起身来,缓步朝秦良玉走去,伸手托起她的双臂,开口道:“既然你不说,那就由朕来说吧。
  朕通过查看的一些案牍,发现川地的府州县各级官府,对川地治下的诸多宣抚司,都有着较为严重的盘剥情况。
  一些地方官员,和某些宣抚司的土司,关系很是密切。
  暗地里联起手来,去削弱另一些宣抚司,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良玉愣住了。
  她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少年天子,竟对川地的情况,了解的这般清楚。
  “甚至朕还发现,川地的苛捐杂税很严重,治下的百姓,所过生活苦不堪言。”
  朱由校神情凝重,继续说道:“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啊,尤其是国朝在辽东治下,跟建虏八旗交战失利。
  这等消息传递到川地后,难保会叫一些苦不堪言的宣抚司,生出不好的想法。
  以此来反抗这种盘剥。
  朕初御极称帝,尚未完全掌控朝堂,想调整川地官员任免,还需一些时日。
  每每想到这里,朕就夜不能寐。
  所以思索再三,才想着将秦将军特召进京。”
  天子这是预感到川地治下,可能会发生叛乱?
  秦良玉双眸微张,细细品味着天子所讲,心情却变得复杂起来。
  倘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对川地而言,必将是一场浩劫啊。
  遥想杨应龙在播州作乱时,所闹出的动静,平叛期间经历的种种,秦良玉就有些心悸。
  面对地方土司的叛乱,国朝的态度是坚决的。
  那肯定是要坚决平叛的。
  只是这平叛的主力兵马,包括平叛消耗的粮草、银子,不少都分摊到其他宣抚司身上。
  这样对各宣抚司治下的山民,百姓,所承受的负担,无疑是加剧很多很多。
  不知多少无辜的人,将死在这沉重的负担上。
  “陛下…您是想叫臣回石柱吗?”
  秦良玉思量再三,对朱由校拱手询问道。
  天子御极登基没多久,就谴派内廷太监,特召她进京面圣。
  跟她讲了这么多,还这般礼遇她。
  秦良玉想了又想,唯有此项能说通一切。
  “没错,朕就是这样想的。”
  朱由校点头道:“朕想叫秦将军,率部分募集的勇壮,押送朕从内帑调拨的银子,返回川地。
  朕坚信自己的预感。
  甚至所爆发的叛乱,就会在重庆府一带出现。
  朕决意赐秦将军尚方剑,在出现叛乱时,即奉尚方剑平叛,以正大义,可便宜行事!
  在此之前。
  秦将军要做的,就是秘密募集勇壮,操练成军,筹措粮草,打造军械甲具等。
  同时还要在暗中联系,那些和石柱真正交好的宣抚司。
  一百五十万两内帑银子,足够秦将军募集一支两万的平叛大军,却不知秦将军,是否愿奉诏领命?”
  疯了!
  秦良玉脸色微变,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此刻的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若是天子的预感,言川地会爆发叛乱,这点她或许会相信。
  毕竟川地的弊政,就摆在明面上。
  只是将范畴缩小到重庆府一带,秦良玉就难免踌躇起来,关键天子还赐尚方剑,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圈套?
  石柱有什么地方,值得天子这般处心积虑?
  难不成天子的预感是真的?
  可是依据是什么啊!ŴŴŴ.BiQuGe.
  秦良玉的心思杂乱起来。
  “或许秦将军的心里,觉得朕所言的这些,有些匪夷所思,更像天方夜谭。”
  朱由校神情严肃,盯着秦良玉,正色道:“但朕对秦将军,对多数宣抚司,是信任和倚重的。
  秦将军亦是忠诚于我大明的。
  一旦川地爆发土司叛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会造成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战乱,不用朕多言,秦将军心里也清楚吧?
  万历年间出现的杨应龙作乱,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有关奢安之乱的始末,朱由校的心里很清楚。
  这是先知先觉带来的优势。
  只是怎样叫秦良玉心里相信,并按照自己的构想行事,就极为考验朱由校的能力了。
  毕竟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便做出坚定的预判,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不会轻易相信了。
  至于为什么不谴派大军,远赴传递,灭掉作乱西南的奢崇明、安邦彦,朱由校心里不是没有想过。
  可是他没有值得信任的大军啊!
  再者说西南特殊的土司制度,一旦朱由校这样做,必定会叫其他土司惶恐难安,到时会形成更严峻的叛乱。
  奢安之乱爆发后,追随二贼的土司,那可同样是不少啊。
  “陛下…您为何这般笃定,川地治下一定会出现叛乱?”
  秦良玉收敛心神,看向朱由校说道:“难道就靠着那些封存的案牍?虽说川地治下,的确存在诸多不好的……”
  “登基称帝的野望吧!”
  朱由校眼神坚定道:“天下至尊的宝座,谁不想坐?那生杀大权于一身,谁不贪恋?
  可并非是所有人,都配当皇帝的。
  现在秦将军信朕也好,不信朕也罢,最多到天启元年,川地的那场叛乱就会爆发。
  到时秦将军就全明白了。
  朕是大明天子,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些预判,就对整个川地的宣抚司,展开相应的削弱,那样只会激化川地的矛盾。
  等朕掌握朝堂,稳定住大局,就会谴派巡察御史,对川地展开巡察,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朕也要先做筹谋才行。”
  天子这样做,原来都是为避免出现叛乱时,他尚未谴派信任的大臣,来川地解决所存弊政。
  也对。
  辽东局势那般糜烂。
  天子又是新御极称帝。
  纵使是想治理好大明,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听到这里的秦良玉,本迟疑的内心,才算稍稍减退一些。
  “臣愿奉诏,替陛下在石柱募集大军。”
  秦良玉想了想,拱手作揖道:“若是陛下能及时谴派大臣,来川地巡察,解决川地的问题,臣相信不会有人背叛大明的。
  到时臣愿携所募大军,奉天子诏,出川援辽,为国朝分忧,重创以下克上的建虏叛乱!”
  “好,有秦将军此言,朕就放心了。”
  朱由校面露笑意,走上前,搀扶起秦良玉说道:“此为朕与秦将军的诺言,不过若真出现叛乱,秦将军能率部平定叛乱,那朕可敕将军侯爵之尊!
  辽东那边的局势很严峻。
  朝堂的局势同样严峻。
  朕值得信任的人,很少,但秦将军绝对是朕最信任的。希望秦将军返回川地,定要按朕所言行事。”
  连侯爵之尊,都许诺出来了。
  难不成天子的预感,是真的?
  秦良玉难掩内心的惊疑,思虑再三后,拱手道:“臣定严守秘密,替陛下在川地,募集大军。
  臣,永忠于大明。
  石柱,永忠于大明。”
  秦、马两家的忠诚,朱由校是知道的,毕竟那些都在青史中,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尤其是秦良玉,那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若是奢安之乱,能在秦良玉之手终结,那对大明的财政冲击,无疑会大大减轻不少,到时在顺势解决川地弊政,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五十七章:若定川地,可封侯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