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两手准备,去宿城纺织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回去制衣厂的路上。
  陈同又仔细的想了想。
  林大龙媳妇虽说是一条路。
  可是。
  这条路不牢靠。
  并不一定能行的通。
  那得做两手准备。
  且!
  从林大龙今天的态度来看。
  蓝铁军还会有更多的后手。
  说白了。
  光是耗。
  蓝天制衣厂就能够耗死青青制衣厂。
  两家厂子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样,明天我去一趟宿城,找一下宿城纺织厂的厂长。”
  陈同跟于海平道。
  “那不行,怎么能让你去。天天忙前忙后的,闲下来陪自己家媳妇逛逛县城。”
  于海平不赞同让陈同去。
  这种事情。
  本身就应该他这个‘于厂长’去谈。
  “于叔,这事情,得应该我们小年轻多跑跑。我可跟你说,我从小山村出来,最远的路也就是咱们淮阴县城。这见识外面世界的机会,得留给年轻人。”
  “你说是不?”
  “你小子,这张嘴,谁能说得过你?”于海平无奈的摇摇头。
  论说话。
  他是真比不了陈同。
  不久后。
  两人回到了青青制衣厂。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
  堆尖的白米饭。
  油汪汪的猪肉。
  然后来点菜汤。
  浇在大米饭上。
  猪肉夹着白米饭,一口下去。
  那是相当的满足。
  “吴哥,没事的时候多带吴家堡的村民来县城里转转,别的不说。吃顿饭,歇个脚,那还是很方便的。”
  陈同夹起一大块猪肉。
  放在吴保国的碗里。
  吴保国知道陈同的意思。
  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安心在制衣厂帮忙。
  也是在说给过来帮忙的吴家堡村民听。
  这年头。
  不管是吴家堡也好、陈同所住的清河村也罢。
  穷的饭都要吃不上了。
  就算饿死在小山村。
  为啥大部分的村民也还在山沟里住着?
  一部分是因为传统的思想,另一部分是见识短没钱。
  还有一部分就是县城里没人。
  没有认识的人。
  一个山沟里的生活了几十年的人。
  你让他来到县城里,口袋里没毛票,又没有认识的人。
  如何能够生活下去?
  面对未知。
  人的本能是惧怕的。
  “哥几个,听到没?制衣厂的厂长可是发话了,以后来县城,没有落脚的地方,就来青青制衣厂找我,要是我不在,就自报家门。”
  “别的不说,吃顿饭,喝口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吴保国打心眼里感激陈同。
  来帮忙的这段时间。
  也是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开了一点眼界。
  他吴保国得抓住机会。
  好好干。
  给吴家堡的村民立个榜样。
  穷不怕!
  咱们得敢于拼搏!
  说起来。
  吴保国也是个可怜人。
  二十岁娶媳妇。
  二十一岁媳妇难产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
  不过。
  他依旧是咬着牙,将人送到了县医院。
  祈求能够出现一线生机。
  可是,花光了所有的钱。
  依旧是没能够活过来。
  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
  打那以后。
  一门心思的扑在吴家堡村子发展上。
  想着如何带着村民发家致富。
  因为。
  去医院的钱。
  几乎都是吴家堡村民凑的钱。
  也没有人主动开口往他要过。
  这份情。
  吴保国记着呐。
  吃了饭。
  陈同和吴保国将几人送到厂子大门口。
  又唠了一会儿。
  这才离去。
  “吴哥,我下午去一趟宿城。”陈同跟吴保国打声招呼。
  “去宿城?要我一起去吗?”
  “不用,就是去宿城纺织厂谈一趣÷阁生意。”陈同笑道。
  吴保国看了一眼陈同。
  没多问。
  他来这里帮忙的这段时间。
  大大小小的事情看在眼里。
  于海平没事也会跟他聊聊。
  所以。
  他是知道陈同目前面临的情况。
  “去吧,路上小心点。”吴保国拍拍陈同的肩膀。
  其实。
  只要陈同开口。
  无论冯云还是蓝铁军。
  吴保国都愿意让他们吃上一蹦子。
  从淮阴县城到宿城纺织厂需要坐车。
  得去淮阴公共汽车站。
  这年头。
  汽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门面。
  那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去建设。
  毕竟。
  小小的汽车站承载了当时通往全省的交通。
  来来往往的行人。
  十个有八个都得靠汽车去远的地方。
  于海平亲自将陈同送到了汽车站。
  陈同也没敢带多少毛票。
  五张大团结。
  零零散散的又有七八块。
  都是一毛两毛的。
  汽车站。
  路边停着一辆辆公交车。
  车身横向上半部分是白色。
  下半部分是蓝色。
  每一辆公交车的前面玻璃内侧。
  都有着纸制的牌子。
  上面会写着几个地方的名字。
  意思就是这辆公交车会路过这些地方。
  只要上车买票的时候跟司机或者售票员说一声到哪里下。www.ahfgb.com
  等到了目的地。
  售票员就会在车子里大喊某某地到了。
  然后下车就行。
  陈同顺着路边找去宿城的车子。
  第三辆。
  便是了。
  车顶上,大包小包放着不少东西。
  如陈同这样空两手的。
  那是少之又少。
  这种公交车。
  跑的速度不快。
  天热没有空调,往往都会将车门也打开。
  能够凉快点。
  上了车。
  司机嘴里叼着一根香烟。
  跟一旁的女售票员有说有笑。
  八十年代。
  公交车司机和女售票员都是人们眼中的‘铁饭碗’。
  工资不低的。
  香的很!
  而往往。
  公交车司机和女售票员。
  那故事也是两天两夜都说不完的。
  “去哪儿?”女售票员见有人上来了,开口问道。
  “去宿城。”
  “宿城是最远的一站,八毛钱,车票给你。”女子从手里撕下一张粉色的小纸条给陈同。
  上面印着宿城两个字。
  字上有公家单位的印章。
  ‘淮阴汽车站。’
  陈同数了八毛钱递给了女子。
  他注意到。
  女子手里有三种颜色的小纸条。
  白色,黄色、粉色。
  所对应的应该是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价格。
  “什么时候发车?”陈同问道。
  “准时准点发车,这趟车是两点。”女售票员见陈同模样清秀,穿的也不差。
  倒也是很客气。
  车子里。
  还没坐满。
  不过,车厢里也摆了不少东西。
  野菜,山货,鸡蛋、鸡鸭鹅等。
  那是什么都有。
  陈同便选择了靠窗的位置坐下。
  安静的等着发车。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更新,第161章 两手准备,去宿城纺织厂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