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潘家园之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御知道靳风沙入狱的消息出奇的顺利和平静,没有如姜栀所想的那样“发疯”。
  他倒是黏住了姜栀,小脑袋窝在姜栀肩窝,怎么都不愿意离开。
  “大哥,你为什么要抱着妈妈?以前我抱妈妈的时候,你还说我不像男子汉!”小戈有些疑惑地看着小御,问话时还捎捎头,大哥可不是个这样黏糊的性子。
  小曜瞟了一眼胡永志和赵玉芳,小心思一转,压低声音道:“应该是风沙叔的事吧。”
  在大哥心里,除了靳风沙的事算事,其他可能都没什么特别的了。
  一听这话,小戈噘噘嘴,冲小御翻了个白眼,他就觉得大哥总是向着靳风沙不对,明明妈妈才是他们的妈妈,爸爸才是他们的爸爸!
  四个小家伙里,小戈绝对是最忠实的“施莲舟党”。
  胡珊珊小脸玉雪可爱,脸上笑意就没断过,看哥哥们都围着小御,想了想,上去扯了扯他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道:“小御哥哥,咱们一起玩捉迷藏吧?”
  她虽然年纪小,却也从大人嘴里知道,原来的靳钢铁现在已经改名字了。
  而且这里好大,玩捉迷藏正合适呀!
  小御揉了揉眼睛,从姜栀颈窝把头抬起来,声音还闷闷的,没好气地道:“都这么大了还玩捉迷藏,幼稚鬼!”
  胡珊珊睁着大眼睛看向小御,歪了歪头道:“什么是幼稚鬼?”
  姜栀失笑,拍了拍小御的屁股:“去玩吧。”
  小御这才慢吞吞的从姜栀腿上跳下去,微微仰起下巴,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我是大哥,捉迷藏的话我先找你们,你们去藏好咯!”
  “咯咯咯,我要藏起来啦!”胡珊珊清脆的笑声回荡。
  几个小家伙很快就投入到了愉快的游戏中,小淙虽然依旧拿着自己的魔方,却也任由小曜拉着自己四处躲藏,偶尔小嘴边还能看到笑意,已经渐渐有了人气儿。
  姜栀轻舒一口气,眉眼含笑。
  胡永志也笑了笑,说道:“老板,这潘家园咱们什么时候去?”
  说话间,他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一沓一沓用报纸包好的五千块,一一放到桌上,这还是姜栀临走时给他的一万块,用来给靳风沙疏通关系后剩下的。
  这些钱已经足够他们去潘家园“大捞一趣÷阁”了。
  “待会就去。”
  ……
  上京城有句老话:“逃不开的潘家园,绕不过的琉璃厂。”
  潘家园。
  姜栀和胡永志站在潘家园门口,后者情绪还有些激动:“老板,总算是到了!”
  他以前就是个见不得光的贩子,能这么光明正大出入这种地方,真真是托了她的福。
  “走吧。”姜栀神色平静,上辈子这地儿她都快走烂了,这辈子入眼还不如上辈子繁华热闹,倒也没什么好激动的。
  事实上“潘家园”这个名字也是近两年才改的,以前这地儿只是一大片居民区,叫“潘家窑”,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不雅,才改成潘家园。
  两人刚走进市场,胡永志就被热闹的场面和氛围给震的眼睛发亮。
  一排排的摊子,随意铺着块红布,上面摆着瓷器、铜钱、字画等等琳琅满目的“古玩”,皆是透着古韵,外行人看哪样都像是真品。
  摊主们都坐在摊位后的小马扎上,和熟客讨价还价,颇接地气儿。
  姜栀和胡永志都不算新人,所幸时间多,就一个个摊位的看。
  两人看第一个摊位时,正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拿着一支玉簪子在问价。
  “老板,这个怎么卖?”女人翻看着手里的玉簪,语气满是欢喜。
  姜栀轻瞥一眼,就知道这个女人是外行。
  她手里的玉簪子,姑且说是玉簪子,虽说看着像老玉,但色泽干枯,内里还有气泡,一看就是做旧过的假货。
  做古玩生意的摊主都是人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女人开口就问玉簪子,已经给了摊主一个“外行”的想法。
  摊主是个留着两撇胡子的中年男人,他看了女人一眼,不咸不淡地道:“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女人一惊,这个价格可超出了她的预算。
  这年头,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四块,哪能真掏出二十块钱买个不知真假的玉簪子?
  女人有些恋恋不舍的把簪子放下,叹了口气,背着小包走远了。
  摊主轻哼一声,最烦这种屁都不懂只知道问价的青瓜蛋子。
  “老板,看看?”胡永志试探问道。
  姜栀没说话,却在摊位前半蹲下来,神色从容又镇定的扫着摊子上的物件。
  摊位看姜栀穿着打扮不俗,脸色也热情了几分:“同志瞧瞧,我这都是从乡下刚收上来的货,你要是能入眼,咱们再详谈!”
  古玩行里,流行俩词儿,捡漏和打眼。
  捡漏是说卖东西的人道行不够,把东西便宜卖了,让你捡了漏。
  打眼是说你学艺不精,把假货当真的买了,看走了眼。
  在这个行当里有个行规,不找后账,不能退货,权当买个教训。
  摊主看姜栀不说话,依旧再接再厉的客套吹嘘:“同志瞧着脸生,头回来咱潘家园吧?那你可不知道,前几天,刚有个收破烂儿的从我这收了副古字画,最后在‘青花拍卖行’卖了三万块钱!三万!!”
  说着,摊主怕姜栀不信,还加重语气,用手指比划着,脸色十分肉痛。
  “是吗,我看你这摊上都是瞎活,连荒货都算不上。”姜栀纤细的手指点了点摊位上的东西,唇边泛起淡淡的浅笑。
  一听这话,摊主心里头就咯噔一声,遇上行家了。
  瞎活是说摊子上都是做旧的新东西,摊主拿来冒充老物件。
  荒货则指的是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收购来的“古董”,八十年代,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物件,大多鱼目混珠,真假参半。
  他讪笑着看了看姜栀,没说话。
  这时,姜栀却上手拿起了一个鼻烟壶。
  这支鼻烟壶瞧着像玉质的,扁瓶样式,壶身上设色以墨色为主,以淡彩作点缀,景物格调高雅精致,画中还有很多题跋,内容与画面协调一致。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穿书八零:我成了卖儿换粮的女配更新,第372章 潘家园之行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