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宛国的沦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力麻里城以东一百五十里,伊犁河畔,铁木真、哲别、察合台的骑兵于此地集结,蒙古、乌孙骑兵云集,选择在此地与汉帝国的远征军决战。
  这是双方第二次大规模会战,铁木真等人处于守势,而汉帝国远征军翻越天山,反而是进攻方。
  “大汗,乌孙国八万骑兵,听从你的调遣。”
  乌孙王恭敬地向铁木真行礼,对这位来自漠北的大汗充满畏惧。
  铁木真拥有特性“成吉思汗”,对不少部落的国王有压制效果。
  乌孙国在西域三十六国之中,算是最强大的王国之一。
  一些西域小国,在《领主》里,可能只有一座中型城池,拥有几万人、几十万人,但乌孙国的领土,从伊犁河谷到准噶尔盆地,城池数量也不少,仅次于西域都护府。
  原本的乌孙国被霍安击败,旧的乌孙王被处死,霍安另立了一个新的乌孙王,但这个乌孙王被窝阔台和耶律大石击败后被俘虏,投靠了蒙古骑兵。
  “本汗听说不少乌孙贵族选择支持汉军,并派出骑兵支援汉军,导致汉军在伊犁河谷,声势极大。”
  铁木真冷峻地打量眼前的乌孙王。
  乌孙王的额头渗出汗水:“西域都护霍安曾经统治此地,对不少贵族有恩惠,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会选择支持汉军。请大汗放心,更多的贵族会支持我,已经有八万骑兵,愿意追随我,帮助大汗获得胜利。”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如果击退汉军,你将是察合台汗国的副王。”
  “是……”
  乌孙王不由大喜。
  一举成为察合台汗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与原本乌孙王的权力也相差无几了。
  汉帝国远征军快速推进,距离阿力麻里已经不到二百里!
  汉军攻破第四座城池,俘虏一批工匠和仆从军,壮大自己的规模。
  周围的万户、乌孙贵族纷纷逃到阿力麻里,楚天等人的军团获得的战利品越来越少。
  所有远征军的军士都知道,距离与铁木真在伊犁河谷的决战正在迫近。
  根据俘虏所交代,铁木真、察合台汗国在前方集结了百万骑兵,准备在伊犁河畔,歼灭这一支深入的远征军。
  虽说铁木真号称百万大军,但汉帝国的诸侯们都知道,一般这种号称只是虚数,真实兵力至少缩水一半,可能比一半还少。
  尽管如此,铁木真、察合台在他们的主场,察合台汗国作战,总体局势对汉军不利。
  十一万汉军和四万乌孙军,犹如进入炸药桶之中,随时可能会与铁木真、察合台一起,粉身碎骨。
  因为霍安曾经统治过伊犁河谷,因此霍安可以获得伊犁河谷的地图,对此地还算是熟悉,铁木真、察合台没有占据绝对的地利。
  汉帝国远征军知道自己孤军深入,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所以勉强算是有了人和。
  “如果在伊犁河谷和铁木真、察合台决战,胜算有多少?”
  赳赳老秦盯着地图,陷入沉思。
  以老秦的谨慎,在大战开始之前,都会考虑己方的胜率。
  轮台国与铁木真、察合台大战,好歹是在西域都护府直接控制的地方进行,汉军甚至占据了天时,一举击败铁木真,这一次,未必有天时。
  十一万远征军的主力,有一万是来自于炎热的南中地区,藤甲兵和白杆兵的战斗力,因为寒冬的缘故,大打折扣。
  楚天的五万大军,有大半是来自中原或者齐鲁,对此地的气候,也难以忍受。
  老秦的关中军,与楚天的中原军,相差无几。
  徐凤年的残部,倒是可以勉强接受这种气候。
  天时地利人和,汉帝国的远征军似乎在天时方面,较为吃亏。
  前来依附的四万乌孙国骑兵,因为他们本来就生活在这块地方,因此,适应在此地作战。
  “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作战,三七开,铁木真的骑兵更多,算是七。”霍安刚说完,又说道,“但不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七。”
  楚天和老秦都微微动容:“不正常的情况?”
  “大概这样……”
  “原来如此。”
  这回楚天和老秦终于释然。
  可以与铁木真、察合台在伊犁河谷作战了。
  “察合台汗国有一部分骑兵前去攻打塞尔柱帝国。塞尔柱苏丹在失去消息前,曾经派遣使节,与我们联系。十有八九是王城被围困,所以塞尔柱帝国,也许很快就被灭亡了。”
  霍安还在关注其他战场。
  五大文明约定冰雪融化之际,为战鼓擂动之时,但铁木真在寒冬就发起攻势,五大文明之中,目前实力最弱的塞尔柱帝国被打到即将亡国。
  如果不是汉军深入察合台汗国,也许铁木真可以肆无忌惮地占领中亚,壮大自己的力量。
  一个西域都护府的玩家校尉过来,其负责与大宛国进行联系。
  他来到霍安耳边,低声附耳汇报来自大宛国的消息,霍安的脸色接连变化。
  因为汉军攻破察合台汗国的城池,在城池之中,玩家的一些系统可以启用,所以霍安可以得知西域都护府以及西域都护府的属国发生的变化。
  楚天、老秦、徐凤年、沐珂等人见到霍安的神情变化,知道霍安的领土可能发生了什么变故:“何事?”
  霍安的语气郑重:“你们应该知道,大宛国在第四次国战开始之前,为我所控制。现在大宛国的贵族杀了我任命的国王。贵霜帝国又攻入大宛国,并且占领大宛国。大宛国成为贵霜帝国的属国。”
  “贵霜帝国还真是闷声发大财。”
  楚天也不禁佩服贵霜帝国的隐忍。
  在五大文明和蒙古帝国、三大汗国大打出手时,不声不响,抢占了西域都护府的属国,将势力扩张到葱岭等地,直接与花剌子模、察合台汗国、西域都护府等文明接壤。
  霍安在这次国战之中,损失过于惨重。
  本来,大宛国、乌孙国都是他的领土,现在他又要重新占领这些地方,还要与贵霜帝国爆发战争。
  “贵霜帝国有什么名将?”
  “不知道。史书对贵霜帝国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即使贵霜帝国拥有名将,估计也是一些原创的武将。”
  众人想了一下,东汉区、欧洲区的记载还算是详细,而贵霜帝国这样曾经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文明,似乎还真的缺少记载。
  “不管贵霜帝国的实力如何,他夺走了我们西域都护府控制的属国,这个仇,迟早要报。”
  霍安对出兵占领大宛国的贵霜帝国感到恼怒。
  大宛国,因为地处费尔干纳盆地,盛产良马和粮食,对于西域都护府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属国。
  汉武帝为了向大宛国讨要汗血宝马,不惜派出将军李广利,率领汉军,两次远征大宛国,斩杀其国王,另立新的大宛国王,可见一斑。
  霍安的做法与汉武帝也有些相似,为了尽快安抚大宛国,选择击杀大宛国王,另外立一个新的、亲近西域都护府的国王。
  只不过,霍安还是小看了大宛国贵族的力量,这些贵族在西域都护府的影响力收缩以后,又联手,推翻了霍安设立的国王,重新选出一个新的国王,代表大宛国贵族的利益,而不是西域都护府的利益。
  总的而言,西域都护府想要征服文明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中亚文明,难度很大。
  相对大宛国,车师国、焉耆国、轮台国、龟兹国这些被西域都护府统治时间更长的文明,更能接受汉帝国的文化。
  “以后,必须要利用传送阵,改变统治中亚文明的方式,最好,强行推行我们的文化,将其汉化。”
  霍安在这些属国反反复复的叛变以后,一直在思考建立新的秩序。
  很明显,汉武帝时期,拥立新王的策略无法实现对属国的长久控制。汉武帝的措施,是建立在西域都护府强势的前提之下,一旦西域都护府的影响力削弱,又或者,有比西域都护府更加强大的文明出现,这些地方纷纷叛变。
  以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再加上武力镇压,可能才是长久之道。
  “暂时不用考虑大宛国和贵霜帝国之事,击败铁木真和察合台,收复伊犁地区,中亚的文明,迟早会被我们收拾。”
  楚天等人将目光放回伊犁河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