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犀利如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莎用甜美的微笑掩饰一下尴尬,也不回避:相对还是很早了。
  “也想要翻红对吗?”
  金莎没有遮遮掩掩,相当坦诚:当然想。
  下个问题则更不留情面:“你在微博上的自黑自嘲,上热搜,是为了翻红做的挣扎和努力吗?”
  看见没?挣扎,对于过气艺人来说,这个词相当扎心。
  可金莎也坦然承认,对于疯狂接商演,易姐也问和大幂幂一样的问题:就是为了钱吗?
  相对于大幂幂的套话,人家的回答真的很真诚。
  承认自己需要钱。而接商演是她觉得最为问心无愧的一种方式,因为自己要是去胡乱接戏,对自己伤害更大。
  随后又表达自己的内心,许多不入流的商演也曾让自己自卑,更爆出自己去过最糟糕的舞台是路边,毫不避讳自己的落魄。
  这时一个“会觉得辛酸吗”,灵魂一击到金莎内心最深处的地方。
  顿时热泪盈眶!
  一步一步打开并深入对方的心,是主持人非常厉害的一点。但最让宁远难忘的还是能言善辩的马薇薇在节目中落泪的名场面。
  那一次采访非常深入,非常动人。
  当问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时,马薇薇说自己感受爱的能力比较差,感受能力出了问题。
  追问:“你对友情的感受好像是很敏感的吧。”
  得到肯定回答后,易姐随即指出了金牌辩手的逻辑不自洽:所以你的感受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
  这下马薇薇松口,并且落泪。的确她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某些问题。
  又体现出提前做功课的重要性:我看资料你小时候回到你父母身边的时候,特别会讨好他们。
  马薇薇终于说出与父母之间的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因为不熟。
  当继续深入问马薇薇,在她的成长经历中,父母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时,马薇薇再次避免谈及。
  于是换一个切入角度:你还记得在贵州那四年,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时候吗?
  再一次想要回避:有太美好的和太不美好的,都不想回忆。
  换做一般的访问者,问到这肯定是无法再问下去了。
  但易姐就是易姐,又找到了突破点——为什么不想谈美好?那段时间的美好为什么会让你觉得不想谈呢?
  因为已经不在了,还是太短暂?
  马薇薇终于说出自己内心多年来的郁结:因为那会让你想起,你完全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过上另外一种人生。
  发起最后一波攻势:“那会是比现在更好的人生吗?”
  终于得到她的答案,一向冷漠脸的她也微微红眼眶,长长舒了一口气。
  你更愿意要那样的一个庸常一点的平凡的但快乐的人生是吗?
  不禁让人落泪,步步深入,一气呵成,这是一场精彩的交锋与博弈,也是一次心灵的碰撞。
  尤其最后这段句话,不仅是在问马薇薇,也在问屏幕前的许多人。
  你究竟想要怎样的人生?
  一次优秀的人物采访,就是有这种力量。如今大家似乎已经习惯套路式的,空洞的,一团和气的访谈。
  看似侃侃而谈,其实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台本。要符合明星人设,没有碰撞、没有营养,问不出任何有价值的、能讨论的东西。
  明星在各种地方带着假笑面具,满身盔甲,访个谈还要看他们继续演。
  总之一个字:假。
  但人物访谈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不就是要说真话,洞悉人物更本真的模样吗?
  而很多时候,真实的显现,就是需要不按规则的冲撞。
  好像问女星的年龄,不就是要引出她们的答案吗?如果不问,又怎么能听到你女神漂亮的回答,看到她的从容、自信和美?
  似乎一个主持人的设问,就等于他的立场?
  说白了今天大家认可的是360°无限度的配合,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挑战和冒犯。
  但如果没有冒犯,你如何能听到马东说出了“我的底色是悲凉”,如何能听到徐峥说自己“太商业”。
  在最该去冲撞、质疑和挑战权威的年纪,却有太多年轻人,已经把情商奉为最高行为准则。
  这是在贪恋无菌的环境。大家回避着真实的矛盾和冲突,把应对世界的方法,都归结为粉红色的——哄与被哄。
  成长的疼痛与挣扎不需要了,切中要害的批评与指正不需要了。我们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中,好像拥有一个盆景的微观世界就足够了?
  这层隔绝伤害,也隔绝生长的玻璃罩,就是越来越异化的高情商。仿佛一切都好,一切都捧着哄着,就真的没问题?
  有的主持人是人形沙发,让嘉宾全方位舒适,不知不觉中畅所欲言。而易立竞,你可以说她是一张老虎凳,不从实说来,就会坐如针毡。
  两种采访风格,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是两种通向答案的途径。
  现在一条路近乎荒芜。而另一条路,是所有人都围在一起赔笑、奉承,不曾向前一步。
  我们已经忘了说真话是一种勇气,但首先是一种品质。
  观众喜欢看的是主持人犀利提问、温柔递刀、深刻解析,让嘉宾不断打破和重塑自我的过程。每一次采访仿佛在提问别人,也像在求索自己。
  很多明星听到她的问题,笑容会渐渐消失,然后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如果说何炅的节目是废柴艺人的天堂,那易立竞的访谈就是装X犯的噩梦。
  大部分受访者面对易立竞都有一个从粉饰到坦诚的过程,易立竞自己也会在采访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判断,所以会同一个问题访问几次,往往能得到不同答案。
  虽然表面云淡风轻地在问问题,但是其实真的非常认真在听对方说的每一个字,并且精准尊重的共情,不煽情也不刻意深刻。
  颇有一种遇装则强,遇直则弱的感觉。装则替你洗粉,直则替你吸粉。给她什么,就反馈什么。
  开始对每个人的问题都是非常尖锐最戳痛点的,但是在互动过程中,对方如果是硬凹人设装逼,她就会持续打脸,越问越痛。
  如果对方很坦率,她get到这种坦率反而会变得友好起来。
  采访不仅在问你是怎么想的,还在问背后含义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挖掘到一个人的经历、想法都没什么特别的,挖掘到话语后的深层含义,即对方真正想表达但没说出来的,或者是一个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东西才是真的厉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