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自古帝王皆为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古帝王皆贼也,这句话有道理,朱翊钧这几个月思考,他确实是大明最大的贼。
  先说田地,这大明田地最多的就是他,光能耕种的田,就一百四十万亩,大明所有藩王,田地都没有他的多,还美其名曰:皇庄。
  收入也是最多,江南四省每年八十六万两子粒银,加上各省进献,足足有一百多万两,这些皆出自于民。
  对于太祖朱元璋,有人认为他对百姓好,实事求是说,他对自己的儿子最好。
  王府最大,赐田最多,佣人最多,每年还有禄米,明初还有兵权。
  当然,凡事多样性,明初要没有这么多藩王,大明江山也不会稳固,自安史之乱到明初,中原北方的百姓,没有汉人政权,几百年的动荡,这让华夏分为南北。
  要是没有这些藩王,北方更没有人去,要是没有永乐皇帝,那么大明不能叫大明,而要叫南明。
  百姓中的农民对开疆拓土是冷漠的,农民最关心的就是赋税,所以轻徭薄役的政策,受到农民欢迎。
  开疆拓土就会有战争,当兵打仗只是农民不得不承担的责任,除了少部分可以升官发财,大部分农民都是有损失的,重者丢命,轻者伤残,甚至回家后娶不到女人,断子绝孙。
  在史书上人们会歌颂汉武帝、唐太宗的开疆拓土,到时农民很少出现在史书上。
  从孔子写第一部史书开始,《春秋》就很少记录整个社会的最多者。
  从商鞅变法到秦朝统一,华夏这片大地上的农民,一直遵循着尊卑有序的观念,他们祈求着风调雨顺,可以缴纳皇粮,维持自己的温饱,要是命好,甚至渴望当上小地主,他们服从着,服从地主、读书人、衙役、县令、知府、布政使、巡抚、六部、内阁,甚至当今的万历皇帝。
  改朝换代对于农民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朝代,换了一个皇帝,他们依旧缴纳皇粮,他们依旧服从官吏。
  所有人都知道清朝是一个混蛋朝代,可是农民只求安稳,这也是清朝灭亡后,很多农民不愿意剪掉辫子的原因。
  自秦朝以后,历朝历代农民最辛福的朝代,就是大明,这里中原大地很少有动乱,也很少有战争。
  可是现在百姓吃盐很贵。
  到了卫辉府,万历皇帝朱翊钧再次换上布衣,他和三位藩王,还有张敬修等人,到卫辉府看看。
  米价还可以,平均价格一两银子两石,大明一石米一百五十三斤,大明一斤五百九十四克,后世一百八十一斤。
  一两银子三百六十二斤米,当然,这是脱壳的米,后世大米价格一斤三块,一千零八十六元。
  卫辉府这里一斤盐要二钱银子,一两白银十六钱,八斤盐就要一两银子。
  “嘉靖年一斤盐才三十文,这才多少年,盐价怎么这么高?”
  掌柜是一个半大老头,他说:“你这后生一看就是不长出门,这盐价早就涨了,一两银子八百文,这几年盐价年年涨。”
  “比嘉靖三十年,涨了三倍,现在银子要买嘉靖年的盐,能买三斤。”
  “咱大明最盐便宜是什么时候?”
  张敬修说:“正统年,两文钱一斤盐。”
  这让后人情何以堪,人们嘲笑的堡宗,百姓吃盐最便宜。
  “一户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孩子,每年要吃三十五斤盐。”
  朱翊钧算了算:“那么吃盐一年就要吃四两银子,百姓能吃的起吗?”
  “吃不起能怎么办?”掌柜的没好气说:“我们卖盐利薄多销,都让盐商老爷赚去了。”
  大明平均每人一年吃七斤盐,现在大明人口大约一亿五千万,这光卖盐,这大明一年就卖一亿三千一百二十五万两白银。
  大明盐税一年才收一百多万两,一百税一左右,这盐商可真赚钱。
  “看看,咱们大明这盐商,比囯库还有钱。”
  “也不能这么算,还有路上损耗,历来盐都是暴利,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贩卖私盐的。”朱珵尧说。
  “朝廷的盐税,一年一百多万两,这可是事实吧,洪武、永乐还能收千万两盐税,现在开中法废除,这百姓吃盐越来越贵。”
  “一斤盐能换四十五斤粮食,这就是损害百姓的利益。”
  “三爷要让我们怎么做?”朱鼐铉问。
  “开八个盐场,平息盐价,咱还要给盐商上一课,以后买盐要有牌照,没牌照的全部抓起来,百姓经不起他们折腾,吃盐都吃不起了,盐价年年涨还行。”
  “三爷,你这样做可是伤害盐商的利益,谁不知朝中的张阁老家,就是最大的盐商。”张敬修这句话,就是故意在说张四维。
  朱翊钧算了一趣÷阁账,五口之家种四十亩地,好年头一亩地可以收一石粮食,秋粮一斤一文五,一年能收十三两九钱银子,缴纳赋税、徭役、摊派要六两银子,还剩七两多,吃盐要四两,还生三两多,购买来年的种子,以及耕地租用的牛,这一户五口之家,不生病也剩不下钱。
  要是不好的年头,盐都吃不起,赋税都要欠着,可是差役会让他们欠吗?
  这些差役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而且还是大明养的。
  这就是谷贱伤农,物价高。
  不过在肉铺看了猪肉、羊肉、牛肉,价格还可以。
  一斤猪肉十四文,一斤牛肉十三文,一斤羊肉十五文。
  羊肉最贵,牛肉便宜些,朱翊钧没想到牛肉居然比猪肉贵。
  吃的有了,又去布店看看,普通一匹布三百文,这只是普通的布,一匹绢布两百六十文,丝绸一匹六两白银。
  大明一匹三十三米,半匹布一家五口就能做一件新衣服,穿的不算贵。
  此时大明百姓第一就是摊派高,虽然一条鞭法取消杂税,不过增加了摊派,本质增加朝廷税收,增加百姓赋税。
  当然,明朝灭亡,一条鞭法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此时要没有一条鞭法,朝廷养不起兵。
  另外一点就是盐价太高,这吃盐可是每个人都要吃的,一年光吃盐一户就要吃四两多银子,都快赶上赋税高。
  大明正税才三十税一,一户四十亩地,正税才八钱银子,这徭役加上杂税,现在又有摊派,百姓要缴纳四成收成,这就很过分了。
  明末增加三饷,南边还好,北边直接喘不上气,这山西、陕西、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地的百姓,手中没有白银。
  当然,这火耗银现在收的不过分,在山西、河南朱翊钧他们了解下,现在火耗银平均征收一成,这有的地方官,刮地皮狠一些能征收到两成。
  清朝火耗更狠!
  读书人口称盛世的康熙,火耗银直接干到八成,这也是清朝三两白银政策的开始。
  这三两白银政策,就是清朝百姓一户一年收入二十两白银,五口之家一年缴纳赋税加上花销,要用掉二十三两,这每年都欠三两白银。
  如果遇到饥荒年景,普通百姓就快活不下去,这时朝廷和地方开始赈灾,康熙、乾隆开始蠲免赋税,百姓口称圣明。M.biQuge.biZ
  如果遇到年景好,粮食丰收时,清朝的朝廷到地方增加税收,遇到大旱、大灾之年,就蠲免赋税。
  当然,这就是驭民之术。
  为了这三两欠债,百姓就要不听的奔波,农民除非逼迫到走投无路,不然他们不会造反,他们会对强盗起戒心。
  殊不知,这天下最大的强盗,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
  大明毫不客气的说,用一囯养一姓,用一囯之力,养天下有功名的读书人,这大明最大的贼不在边关,就在紫禁城,就是万历皇帝本人!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朕就是影帝更新,第二十一章 自古帝王皆为贼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