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筹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正月初三开始,陆则知给宋溪溪启蒙,教授她自己背得滚瓜烂熟的“三百千”。
  同时,他会提前圈出生字,让宋溪溪一边念书一边识字,这比单独学习生字有趣多了,加强了宋溪溪对所学文字的运用。
  这个时代的“三百千”与前世大不相同,没有任何基础的宋溪溪凭借超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很轻松地掌握了陆则知每天教授的新知识。ŴŴŴ.BiQuGe.
  这可苦了陆二虎,本来识字的进度远远落后于宋溪溪,如今还要跟着念书,学习进度拉得更慢了,不得不压缩玩耍的时间,想尽办法拉近与宋溪溪的距离。
  方小翠见小儿子如此用功,欣慰之余对丈夫感慨道:“难怪家户人家养猪都养两头才能养得好,有争抢有竞争才会觉得猪食香,这吃得多了自然就多长肉嘛!”
  这比喻,陆大根哭笑不得:“你可别在两个孩子面前说这个,他们肯定不想被比作猪。”
  方小翠乐得咯咯笑,看着墙角处拿着竹枝在沙盘上写字的宋溪溪,露出感激之色:“这小丫头太厉害了,把二虎不服输的劲头给激发出来,否则以他对念书识字的排斥,怕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该轮到咱们头疼了。”
  像现在这样多好啊,不用打也不用骂,他自个儿就知道用功。
  陆大根调侃道:“不嫌弃小姑娘耽误大虎念书了?”
  方小翠白了他一眼:“一开始是有这个担忧,后来大虎说温什么知什么的,我不就觉得这样挺好么?你看我有在这丫头面前说过一句不是?”
  说罢,她瞅了眼同样坐在沙盘前,却皱起眉头直揪头发的小儿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元宵一过,大虎就得每天起早贪黑去学堂,没工夫再教他们俩。”
  陆大根听罢,脸上没了笑容:“要不、要不咱们辛苦些,元宵一过把二虎也送去学堂?”
  方小翠愁道:“供大虎一个就够吃力了,再把二虎送去学堂,咱们一家四口得喝西北风去了……”
  都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孩子,她如何不想送二虎去学堂日后谋个好出路?
  可是一年三两银子的束脩就罢了,趣÷阁墨纸砚样样要钱,哪怕用最低劣最便宜的,一年到头也要好几两。
  如今家里的田地就靠他们两个劳力操持,累死累活一整年,地里的出息仅够一家子的嚼用和大虎一人的束脩,剩下的窟窿还得另想办法补上。
  再把二虎送去学堂,他们拼命干活也凑不上啊!
  陆大根沉默了,眉宇间的沟壑抹都抹不平。
  不提夫妻俩的苦恼,宋溪溪在沙盘上默写完昨日学到的内容,自己对着书本确定无误后,把陆则知叫到一旁问道:“你们文岚学堂招收学子有门槛吗?”
  陆则知想到她有三个堂兄,以为是宋家长辈让她问的,便详细说道:“学堂有两位启蒙夫子,每位夫子招收学子的要求不一样……两位夫子都很好,都教出了好几位秀才……”
  他细细地说了两位夫子的喜好,大概是一位招收天赋好的,一位招收勤奋好学的,他自己就拜在招收天赋好的夫子那里。
  至于如何考核新学子,每年各不相同,陆则知就不好多说,怕误导了宋溪溪。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求学之心坚定,且品德秉性上没有明显的问题。
  宋溪溪不知道宋青山三个能不能拜入文岚学堂,便向陆则知打听镇上其它风评不错的学堂。
  结果镇上一共两所学堂,另一所名叫思进学堂仅有一位夫子。
  这位夫子教书十几年,就教出了几个童生,远不如陆则知所在的文岚学堂名气大。胜在束脩便宜,每年倒是能收到好几个蒙童。
  若是文岚学堂的两位夫子都拒绝招收某个蒙童,那么这蒙童要么去思进学堂,要么只能去别处求学。
  宋溪溪心里有数了,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到家里,就同宋五福和张小妹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光我教的那点东西不够用,元宵一过就把青山他们送去学堂罢。”
  这一次张小妹没有心疼钱,慎重道:“这三个蠢东西比你差远了,人家夫子能要么?”
  宋五福也担心这个:“他们跟着你识字算数都这么费劲,真送去学堂能跟得上么?”
  这要是跟不上,一年大几两银子的花费不是丢进水里了?
  宋溪溪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三兄弟的对照组,歉意之余替他们分辩道:“青山几个的智力没有问题,夫子收不收全凭夫子的喜好,总得让他们试试才行。”
  听她这么一说,老两口高兴起来:“送,元宵一过咱们就送,回头去陆家向陆小哥打听打听,看看他夫子的喜好,咱们也能准备一下。”
  宋溪溪趁机把自己打听到的情况说了下,宋五福顿时高兴起来:“几个兔崽子品德秉性都是好的,回头给他们仔细紧紧皮,让他们在夫子们面前好好表现!”
  就算招收天赋学生的夫子看不中他们,不是还有另一位招收勤奋好学的夫子么?
  万一两位夫子都瞧不上,只能说这三个兔崽子不是读书的料,趁早让他们尝试别的路径。
  张小妹却沉默了,片刻后才开口道:“先送青山去学堂试试,他要是不成就换青石,青石再不行就青柏。”
  宋五福诧异道:“老婆子,你这是……”
  宋溪溪问道:“奶奶是担心青山三个同时入学堂太打眼吗?”
  张小妹欣慰道:“乖宝真聪明,一下子猜到了奶奶的顾虑!”
  宋五福反应过来,忙道:“听你的,左右青石青柏年岁不算大,晚个一年两年再入学也不晚。”
  宋青山十二岁,宋青石和宋青柏十岁,都已经过了启蒙的最佳年纪。
  可是村里家家户户欠着官府的银子,可以说整个村子除了宋家,全部穷得叮当响。
  在这种关头,宋家一口气送三个人去学堂,每年的花费不下二十两,没准就有人猜到宋家撒谎了,那次去府城拿到了孙家的大趣÷阁赏银。
  宋家在这里根基未稳,不怕村里有人犯红眼病,就怕传开了招来其他险恶用心之人。
  眼下先送宋青山去学堂,虽然也打眼,但是宋家岙和其它三个村子都知道,年前宋溪溪猎到五头大野猪,赚了二十多两银子,这束脩花费有了处出,不会有人怀疑宋家另有财物。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逃荒后我靠种田腰缠万贯更新,第176章 筹谋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