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中西医之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老臣也是接到下面的奏报,如实禀报而已,自从跟随陛下去六合县考察之后,臣觉得陛下可以借鉴一下六合县的模式,推广到其他的县城。”
  朱元璋何尝不想将六合县的发展模式推广。
  但是……
  这里面的弊端他也考虑到了。
  首先,各地的知县能力良莠不齐。
  如果像张松一样,开办县衙拥有的酒楼钱庄什么的,那岂不是助长他们腐败无能?
  要是安插锦衣卫,那的要多少的锦衣卫安探啊……
  而且,运行这全国各地的锦衣卫安探那的耗费多少银子?
  想到这些,朱元璋脑袋就疼。
  但要是放在张松这里,就能很好的解决掉。
  毕竟他张松可是未来人。
  要掌控这些官僚,那就的有发达的舆论。
  当然不考虑不切实际的信息化,例如网络手机等等。
  得先把报纸杂质什么的开办起来。
  利用舆论来压制官员。
  这些报纸就能反应民情。
  毕竟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再则就是改变交通,修建连通各县的高速路,把蒸汽机用在交通上,造出蒸汽车,那样就可以在短短两天内将各县的报纸送达皇帝的案上。
  “照搬六合县的方法也不妥!之后在议论此事吧!”朱元璋感觉很疲倦,示意退朝。
  皇帝都要退朝了,文武百官自然是高兴。
  跟这个朱元璋一起共事,他们每天都紧绷神经。
  生怕一个不小心,脑袋就搬家。
  在朱元璋之前所干的事情里,他可没少杀淮西功臣。
  现在,在这些淮西勋贵的眼里,他老朱要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了。
  走在退朝的路上,李善长问胡惟庸。
  “老胡,你说说看,陛下现在怎么在想?”
  “谁知道呢。我们好好干吧。不要揣测圣意,否则,死的早。”胡惟庸比李善长年轻十来岁。
  却比李善长更为狡猾。
  他深深地知道。
  朱元璋是钝刀子割肉。
  不会那么快的让你死。
  这种清算的方式,让他们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很懂得朱元璋的人心里天天都在提心吊胆。
  这个滋味比痛快的来一刀子更让人难受。
  有时候,两人都在想,要是不那么聪明多好。
  死亡来临都不知道……
  也不会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了。
  想到这些,两人都不自觉的仰天叹息起来。
  “哎……”
  两人之所以说不要揣测圣意。
  其实都看出来了,朱元璋很喜欢张松。
  要不然,凭借张松这种出格的做法,他坟头草早就一尺高了。
  这是朱元璋有史以来,第一次这样做出出格的选择。
  两人都感觉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将来会不会有一天,他们的丞相之位会被张松取代?
  这是他们想多了,人家老朱之后不会设立丞相之位了。
  这个存在一千多年的位置,将会终结在老朱的手中。
  毕竟丞相这个统辖百官的职位,原本是丞上并下达圣意的官,在历朝历代里,最后成为危害黄泉的职位。
  所以老朱会在之后废掉丞相,六部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
  皇帝自己当丞相。
  话说张松这几日很忙活,一方面是来自医学馆的压力。
  那些传统中医们,对张松把夕阳医学传播进来表示很反感。
  同时,传统中医感觉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有种西医即将取代中医的担心。
  毕竟西医的好处就是能清晰的指出病的原因,而且说得很有见地。
  中医解释的话,很糊里糊涂。
  在治疗急病的时候,西医的手段很好。
  往往能将危急的病人从鬼门关里拉回来。
  但中医在治疗慢性病的时候,比西医擅长。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
  谁也不能消灭谁,因此谁也不能取代谁。
  所谓的中西医之争,无外乎是利益之争。
  这一点,明眼人都看的明白。
  教授中医和西医学问的两派在医学馆争执起来。
  吵下去,将不利于张松的发展医疗的想法。
  为了大明有个完善的医疗体系。
  张松可谓是深谋长远。
  而这些家伙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这里争论不休,张松看见他们真是一个头大。
  中医宿老徐大春今天又对詹姆斯开启了嘴炮模式。
  “西医那套,竟然还有解破尸体。众人都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能如此而为?”
  对于徐大春的话,很多人都持有支持态度。
  毕竟大明是封建王朝。
  大多数百姓都对封建那套很顺受。
  当然,偌大个医学馆也有聪明之人。他们在跟西医接触之后,明显地感受到西医的长处。
  毕竟这几天,西医在治疗急性病的时候,效果显然。
  就拿一个感冒来说。
  中医通常三五天都不能痊愈。
  而西医的话,而三个小时就能让感冒好转。
  詹姆斯对于徐大春的话,嗤之以鼻。
  “我西医的好处,大家显而易见。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简直可笑……人要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否则的话,就你们中医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的确,詹姆斯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之后的中医在西医引进之后,逐渐地把西医挤兑得没有边际。
  在张松所处的前身,文明的时代里,西医成为主导之后,让中医逐渐被边缘化。
  国家虽说没有遗忘中医,还开设了大量的中医学院。还给中医每年拨了很多的钱,可惜中医什么学术论文都拿不出来,相比之下的西医,论文是备出。
  这就让人感觉中医无能。
  逐渐的,找中医看病的就越来越少。
  虽说在后来,大家都感觉中医可以的时候,但中医的传承几乎断绝。
  名老中医相继调零。
  他们那一手绝世医术并没有被传承下来,就此中断。
  所以,在张松心里,他是想中医和西医共同发展。
  最好是能相互兼容。
  成为一种新的体系。
  在这个早早的时代里,让两者能合并发展。
  不会再出现后世中医凋亡的现象。
  张松在门口,看着徐大春和詹姆斯在嘴炮。
  丝毫的没有要过去劝架的意思。
  学员们则是乐不可支。
  毕竟在这里,上课不上课,都无所谓。
  反正有钱拿。县令张松可是给了他们宿食费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更新,第73章 中西医之争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