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说有好买卖可以发财,李怀仙登时兴奋起来,脸上都带着不正常的潮红。
  看到李怀仙一脸兴奋,李师道低下头,缓缓道:“杀人的买卖,就看你敢不敢干了。”
  “怎么不敢?我又不是第一回杀人。”
  李怀仙看着手里的佩刀,毫不在意道:“你就说杀谁,杀几个,能不能发财。”
  “杀艾举人,当然能发财。”
  看着衣衫褴褛的李怀仙,李师道相信他一定敢干。
  听到李师道这句话,李怀仙简直倒吸了一口凉气,失色道:“艾举人家财万贯,光是看门护院的家僮就有百十人,还不说他那个在陕西甘肃河西三边总督府下当判官的兄长,咱们要是杀了艾举人全家,他兄长岂肯罢休?事后晏子宾把官司报到省上,你我焉能活命?”
  “艾举人兄长的官位很大么?”
  李师道脸色渐沉,最好别是什么要害官吏。
  李怀仙道:“官大不大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人是谁。那厮在总督府当差,眼下正在韩城洪参政幕下效力,杨总督天大的人物自是不用说,但洪参政也不是好相与的。”
  李师道一脸严肃,道:“到底什么情况?”
  李怀仙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艾举人的哥哥在洪参政部下当度支判官,咱们要是杀了洪参政的人,整个陕西都不会有我们的容身之处,算了,你回去吧,我当你没来过。”
  “洪参政?”
  李师道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李怀仙口中的洪参政是谁,崇祯元年在三边总督部下效力的洪姓督粮参政大臣,貌似只有那个臭名昭著的洪承畴啊,难道艾举人的哥哥就是在他手下?
  好像还真是他,李师道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万历四十三年,时年二十三的洪承畴考中举人,次年赴京试进士高中,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天启二年调任浙江提学佥事,天启四年再升浙江道左参议,深受魏忠贤器重。
  天启七年,面对日益恶化的河西形势,魏忠贤启用洪承畴担任陕西督粮参政。
  当然,此时的洪承畴还没发迹,第一次名声大躁是在明年的韩城之围。
  从那以后,文官洪承畴逐渐向武夫转变。
  “还能是哪个洪参政?韩城的洪参政当然是洪承畴了,他管着陕西粮曹,八百火路墩,谁不知道他?咱们杨家墩这七个兵,也得看他的脸色,还指望他为咱们火路军请饷呢……”
  李怀仙把玩着佩刀,叹气道:“艾举人的哥哥就是他的度支判官,所以你还是别打艾举人的主意了,我也知道李自成欠艾举人二十四吊高利银子,谁让他当初去借的?”
  说罢起身就要走人,李过拽住李怀仙袖子不让他走,道:“怀仙叔,咱好歹是亲戚,黄来叔也是你堂弟,二十四吊驴打滚你也知道,就是把黄来叔卖了也还不起啊?”
  “昨天你不知道,艾举人把黄来叔吊在街上打,要不是张狗少掏钱解围,黄来叔非得被他活活打死,下回艾举人就不是当街鞭打了,肯定会去县衙报官,到时候县尊肯定会把黄来叔抓进衙门拷打致死,人心都是肉长的,难道咱们就看着黄来叔被狗官活活拷饷打死吗?”
  李怀仙看了李过一眼,道:“锦子,不是我不帮你,你看我是个吃皇粮的兵,但我跟你们没什么区别,甚至连乞丐都不如,要不你跟我去墩子里瞧瞧,看看咱们墩军吃的什么?”
  说着说着又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竟是红了眼眶,哽咽道:“实话告诉你吧,咱们杨家墩已经整整一年没发军饷了,开春的时候,粮曹衙门还送些米面盐绢代偿军饷,现在是连斗米也见不着,墩里总旗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粮,勉强在张大户家借了三百斤麦子。”
  “你以为咱们就不想杀了艾举人吗?我告诉你,我做梦都想杀了他全家!”
  李怀仙咬牙切齿,面目扭曲道:“但一时痛快有什么用,就算杀了艾举人,他的万贯家财就是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了么?何况就咱们这几个人,根本连他家院墙都进不去!”
  李师道冷声道:“艾举人我杀定了,我再问你一句,李怀玉他们肯不肯干?如果你三个弟弟肯干,算上李自成、李过、李朝、李群、张云飞,咱们就有十个人,另外……”
  李师道话锋一转,双眼望向悬楼上那几张营养不良的脸。
  “杨家墩不是有七个兵么?除了你还有六个,如果他们也肯干,这事儿就成了。”
  李怀仙不屑道:“除了我跟何进韬是本地人,其他五个都是外地客兵,总旗吴少诚是宣府龙门卫籍,夜不收王武俊是怀庆府人士,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另外三个,干不了这事。”
  “都要饿死了,还怕这事?”
  李过简直服了这些官兵的脑回路了,换作是他自己,早他娘反了!
  李师道摆手道:“造反的买卖,不是谁都有这个胆量的,眼下他们虽然挨饿受冻,但还是有个盼头,说不定北京新皇帝什么时候就发饷了,但杀人是一定会掉脑袋的。”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况且明代士兵的忍耐力是历朝最强的,就算你把他们当做乱军镇压屠杀,他们也不会怎么反抗,即使聚众抓官闹饷,但只要上头领导出来露面给他们画一张大饼,他们也会大度的算了,只要不把他们逼到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他们是不会杀官造反的。
  “你回去跟何进韬说好,咱们今晚就动手。”
  李师道没有再劝说李怀仙,直接给了他一道选择题。
  李怀仙沉默了很久才抬起头,这一回,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残忍和暴虐,径直问道:“杀了艾举人满门之后,咱们怎么往哪里逃命?南边西安府肯定是去不得的……”
  “往西北从横山卫出关,然后沿长城奔河西,去张掖或者兰州效力固原边军。”
  李师道这是铁了心要造反,历史上李自成去了更远的张掖,但时代的滚滚洪流还是把他带回了杀官造反的正道上,崇祯二年十月,建奴绕道察哈尔,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入寇,克遵化重镇,兵锋直逼京师,朝廷急令天下兵马勤王,张掖参将王国赴难。
  行至榆中,边军哗变闹饷,斩王国,并屠榆中县官府。
  如果李师道选择去张掖,那么就会在己巳之变中的勤王路上正式造反。
  对于去张掖的后果,李师道非常清楚。
  那么去兰州会怎么样?
  去兰州的话,固原边军在两个月后的一个雪夜杀官造反,愤怒饥饿的士兵大闹河西,陕西甘肃宁夏三边总督出逃太原,变军大闹河西,延绥巡抚畏不敢出,之后大部士兵都加入了高迎祥部下,然后整个延安府都会沦为流寇的跑马场,凡是州县官吏,一概杀光抢光烧光。
  张云飞的父亲就在延安府当差,到时候也会掉脑袋。
  你以为这就没事了?
  不,张云飞在米脂县的家人也会在不久之后被过境的流寇灭门。
  总而言之,无论是去张掖还是去兰州,结果都是一样的,无非时间早晚而已,一个是在今年腊月,一个是在明年十月,不过李师道还是选择了张掖,这其中自然是有道理的。
  等到榆中兵变,李师道有机会掌握一部分精锐叛军的领导权,而且还有一年多的发育时间,但是去兰州就不一样了,到时候跟着高迎祥当流寇,就真是吃一顿算一顿了。
  不但吃了上顿没下顿,在十七年拉锯战中,还会接连遭到来自杨鹤、洪承畴、左光先、贺人龙、杜文焕、陈奇瑜、曹文诏、曹变蛟、杨文岳、傅宗龙、杨嗣昌等人的铁拳打击。
  第一次的选择,真的很重要。
  沉默了很久,李师道还是缓缓说了那句话:“去张掖,只要咱们跑得够快,陕西方面也拿咱们没招,况且延安府台和长安省上也不一定还有机会处理这桩案子……”
  等年后开春高迎祥打过来,延安府上下官吏都会杀光,哪里还有机会查案。
  “张掖……”
  李怀仙默念了一遍,觉得有点远。
  他不像李师道是个独和尚,他还有个没过门的女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看李怀仙还在犹豫,李师道一把捉住李怀仙衣裳,厉声道:“看看你现在这副样子,要不是穿了一身鸳鸯袄,谁知道你是官兵还是乞丐?与其坐而饥死,何不作贼窃国!”
  “这皇帝,朱和尚做得,建奴做得,流寇就做不得?”
  听到这些话,李过只觉得浑身鲜血都沸腾了,攥拳道:“反了他娘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晚明浮生更新,第4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