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离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咸京儒学馆。
  庞牧汹汹穿堂而过,直一脚踹开内室大门。
  “武仪!你将我支走,竟是为了这等事?!”
  武仪正端坐室中,脸色同样不太好看:“庞牧,你到底是学宫的人还是儒家的人?”
  “我都是!”庞牧直冲至桌前,指着武仪道,“你暗诱檀缨以图噬道,如此阴损行事,与那卑鄙的法家何异?呸!法家都做不出这等事!”
  武仪只侧头道:“正因法家卑鄙,我才要抢在韩荪之前与檀缨相谈,现下怕是要被韩荪独揽了。”
  “你休辱我学宫!!”庞牧只瞪目开骂:
  “韩荪虽不是什么君子,但在此事上可比你要大方得多!
  “天道塑唯物开家,法家墨家尚知以礼遵之,当堂宣之,赐其资,予其时,待其盈再论之。
  “我儒反倒行小人之事,趁其危而噬之?!!
  “武仪,你若有一丝自知,现在就给我请辞馆主之职,莫要再败我儒的名声!”
  “庞牧。”武仪沉着脸微扬起眼,“若都是你这样行事,我儒能有今天的壮阔?”
  “武仪!”庞牧扬臂向天,“若都如我这样行事,我儒早已大统天下!”
  “我算是知道为何楚国容你不下了。”武仪只按着额头挥手道,“此事已罢,不论了。”
  “此事已罢?你没听到我的话么?”庞牧怒瞪双眼,一字一句道,“现在,就给我,请辞馆主之职,莫要,再败,我儒的名声,听清了么?武馆主?”
  “……”武仪面色一抽,再视庞牧,周身已不觉荡出一股难言的阴气,“庞牧,你是要以三境大成的武德欺我一境中成了?”
  室外,一应儒士也于门前俯身相劝。
  “庞师息怒!”
  “馆主如此计划,倒也是……为了我儒……”
  “我儒本就在秦地式微,若再不借此扬名,还怎与那法墨争锋?”
  “馆主……不也是在只身涉限,从那法奸墨贼手里夺食么?”
  “……”庞牧只瞪目相望,望向了每一个人。
  他本是盛怒的。
  但此时,脸上那一层层锋利的皱纹,却又一点点软了下来,塌了下来。
  不觉之间,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失落中年人。
  此刻,他面上再无一丝战意,只仰目悲叹:“什么时候,我儒……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武仪只不屑挥手:“总馆既命我为馆主,便是认可我的行事。庞牧你如此资历与道境,却仍不通世事,只顾义气宣泄,沦落到今日,你也该自省了。不论便走,莫要空谈!”
  “自省啊,好个自省!”庞牧似乎没听到一样,只悲展双臂,长长一叹,“走————我走————”
  他就此转向墙上的孔圣大像,刚沉躬身:
  “学生庞牧,愚钝不肖。
  “楚地求学三十载,众叛亲离。
  “赴秦传儒七年余,未立寸功。
  “今将行大逆,离儒馆,却无愧于心,无愧于行!
  “学生于圣人像前起誓——
  “弃馆不弃儒,悖主不悖圣!
  “若学生是错的,天道尽可诛我千次万次百万次!
  “但若,错的是他们。
  “便请天道助我——
  “灭尽天下伪儒!!!”
  至此,庞牧瞠目转身,一劈碎案。
  木屑脏尘之间,只见他一身火炼刚金之气,武仪更是吓得后窜而起。
  “哈哈哈哈哈!”庞牧却看也不看他,只大笑回身。
  行至中堂,他仰视天窗外的朗朗清空,忽觉满腔畅怀:“舒服!舒服多了!早该如此,早该如此啊庞牧!哈哈哈!”
  笑罢,庞牧拂袖离馆,无人敢言。
  武仪只颤立内室一角,口不能言。
  几儒士待庞牧出堂离馆,方才敢拿起扫帚进内室打扫。
  “书信传与总馆,庞牧只一心事秦,背师弃道。”武仪咬牙冷冷道,“也书与奉天学宫、秦学宫、楚王和春申家。”
  几儒士呆巴巴相望过后,一人问道:“庞师说的是,弃馆不弃儒吧?”
  “你还称他为师?你也要弃儒么?!”
  “不敢……不敢……”
  ……
  学宫,檀缨被暂时安置在了周敬之的宿处。
  周敬之虽然人不正经,但好歹是位学博,在学宫里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小院落。
  这里虽谈不上戒备森严,却也是无比安全的。
  得道者若暗闯,便相当于行刺,相当于不拿祭酒、司业和秦王当人。
  届时,秦地的法家、墨家和王师都会让他的家道与他本人付出代价。
  眼下,周敬之得知了武仪的行径,同样恨得不轻,当场便将檀缨塞进了自家小院。
  与白丕那样的潇洒作风不同,周敬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没几句话,便与檀缨立好了规矩:
  一,不出学宫。
  二,不与陌生人论。
  三,能少见人便少见人。
  檀缨自然也认可这个安排,与嬴越捎了个信后,便事不宜迟,与周敬之端坐院中,求解寄气于物之道。
  周敬之这可就兴奋了,谁让他毕生所学就是为了遇到这样的学生。
  一旦开始传道受业,他也便收起不正经的样子,正襟危坐,翻手一扬。
  一股殷实之气随之荡出,于他掌间凝为一尺。
  “此即是我的所托之物,教尺。”周敬之轻轻一挥道,“在我授业的时候,它会使你心无旁骛,事半功倍,你不必太注意它,很快会可以自然而然听讲。”
  随着他这一挥,檀缨也当真扫清了不少杂乱的思绪,只聚焦于周敬之的一举一动。
  按照周敬之的说法,所寄之物必须是心之所想,知行合一。
  如白丕,自幼沉迷棋弈,悟道亦源于此,构盘挥棋手到棋来,道法自然。
  周敬之则自知天赋平平,只求弘扬墨家,尽心栽出未来,故教尺在手,心无旁骛。
  现在,檀缨也需要找到一个能让他寄托的东西,能承载唯物之道精髓的东西。
  听过之后,檀缨只问道:“所寄之物,将来还能变么?”
  “能,但不需要。”周敬之淡笑道,“此物只是媒介,用于引出你的灵气,无论以何为媒,灵气的表现都是一样的,比如现在,你还记得我手里拿着教尺么?”
  “啊……完全忽略了。”檀缨瞠目道,“我懂了,不管你拿着教尺、教鞭还是别的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
  “正是如此。”周敬之道,“灵气的功效早在你得道的时候便已确定,现在只是欠缺一个媒介化气为用。”
  “如此一说,今后无论如何破境,就只是这个功效了么?”
  “不然。每破一境会有新的领悟,物件的功效与数量也会随之提升。”周敬之释道,“如白丕,他于门前所设的棋盘便是一境之物,只因他已破至四境,棋子与道法众多,运用起来才会这般霸道。”
  “那武仪呢?”檀缨问道。
  “这我不知。”周敬之恨恨抿嘴道,“我只知他在是第一境,论气象底蕴应不如你,但你若无法寄气于物进而施道,却也难敌他。”
  “原来如此。”檀缨低头看着双手道,“还请周师传我托物法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百家逐道更新,067 离馆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