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士燮沉默。
  他刚才看看面前的这副场景,有些提心吊胆。
  直到这些禁军将那些甲士全部射杀,他才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借用宋公的禁军,杀掉这些赵氏甲士,是为了逃脱赵盾的监控吧。”
  姬獳点头:
  “没错,这些人一日不死,我的心就一日不安,赵盾那家伙就会在别人的身边安插眼线。
  想必你也听你父亲说过被杀的灵公,以及公子乐的死法吧。”
  士燮感觉公子的这种行为不难理解:
  “是听说过啊,公子乐是被赵盾派人刺杀,先君是被赵穿弑杀。”
  “所以我的身边不能留赵氏的人,不管他是谁,都要除个干净。
  即便是最不起眼的驭手,也在给赵盾偷偷、传信,我岂能容忍?”
  “然后你就要用宋君的甲士,来装作赵氏甲士,替代他们?”
  士燮猜出了姬獳的意图。
  “没错,这些人的数量一致,连驭手都不缺。
  那赵盾就算想要因此事对付我,也不能摆到明面上来。”
  “那公子打算下一步做什么?”
  “操练兵马,为我公室打造一只战无不克的强军,你应该知道,从文公之后,国君就没有能够直接任命的军队了。”
  晋文公的时候,因为多年的内战导致他不敢相信公族,而且公族的人才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所以创建六卿制度,让功臣们执掌军政大权。
  晋文公还能使他们为己所用,但是现在,势头已经失控,他们都已经可以左右君主废立了。
  军权基本上都下移到了卿士们的手中。
  如今列国的的公室与外姓臣子也都是个难题。
  鲁国公室强大,国君被公族压住。
  楚国也有相同的情况,现在的楚子熊旅之所以三年不飞不叫,就是因为有公室成员叛乱。
  如今公室与外姓臣子平分秋色,那么君权是非常稳固的,如果哪一方过于强大,君主的权力就会受到冲击。
  这个问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士燮点点头,他听出公子这是想要和卿族对抗。
  士氏现在还不是卿族,是实力逐渐上升的中等家族。
  未来有功的话,也可以进入卿族。
  只是,如果公子想要对卿族发起冲击,那他家还是宁愿不进入卿族。
  士燮的父亲总是教导他,要以家族的存续为重,而后便是忠于国君。
  可以说,士氏根本就不想卷入严重的权力斗争。
  家族的存续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姬獳的行为,就是把他们和自己绑在一架战车上。
  “此事可行。”
  士燮漫不经心的回答着,他似乎感觉晋国有一场动乱即将来临。
  他的心情现在有些惴惴不安,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这场动乱来临之前,能够干些什么。
  或许还是得请教一下父亲。
  姬獳看见士燮有些犹豫,于是赶快支开话题。
  “不说这些了,我们去商丘的市集看看,采购一些皮革,回去用来做马鞍。”
  宋公给姬獳指定的甲士和驭手也来了,还是用他们的车子,带他们去往集市。
  禁军正在搬运着被杀死的赵氏甲士尸体,清理血迹。
  姬獳他们从偏门而出。
  这里不收拾好,不会有任何人能够从外面进来。
  姬獳也惊叹于自己的舅舅行事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
  自己刚刚走出宫殿,他就在调遣禁军围杀甲士。
  这种魄力很难得,和他的平日表现出的贤明善良的君主不太一样。
  宋公派了一名大夫,跟着姬獳与士燮,带他们到城内游玩。
  姬獳的手里揣着不少钱,他首先就去了集市,要大批量收购皮革。
  而他身边的那个大夫也比较有面子,别人见了他,都要给姬獳买的东西打折。
  姬獳收购的皮革不少,大多都是牛皮和兕皮,他估算着可以制作七百张鞍。
  但他不会做那么多的。
  全因为上阳城熟练使用弓箭的国人,也就那么一百来个。
  现在培养一个弓箭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至少五年起步!
  再培养他们骑射,那样速度太慢了!
  剩下的那些皮革就都用来做皮甲,给所有轻骑兵们统一配备。
  毕竟培养弓箭手就非常难了,如果他们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姬獳心疼啊。
  不仅骑兵们需要装甲,那些马也得装甲。
  铜与铁的不现实,因为太重,会影响马儿的机动性,就用皮甲最合适。
  他隐约记得,一千多年后成吉思汗的骑兵就是配备的皮甲。
  甲胄的防护能力不在于材质,就算是纸做的铠甲,在某些方面也是非常优越的。
  这些都得看取舍。
  回到上阳之后,他就可以大肆扩军,以虢略五邑的人口,至少能够拉出一万人出来当兵。
  但也得考虑生产力还有他的财力,肯定不能那么多人都拉出来当兵。
  不然养不起,又荒废了农事就搞笑了。
  姬獳又在集市转了转。
  集市中也不太热闹,很多人都在闲谈。
  都在谈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亦真亦假。
  无论哪个时代,人言传的多了,就会逐渐变味。
  “听说鲁国有个人,力气特别大,仅仅十五岁就长到了九尺,可以开二石的弓。”
  “你说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听说好像是从我们宋国过去的,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姬獳闻言一愣,听到了关键词。
  “宋国到鲁国去的大力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