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越襄山,渡大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中午,一帮人到了“苦成”。
  距离虢地已经不远了。
  呈现在姬獳面前的,是晋国的“襄山”。
  他一直张望着这座山,心中想着这山怎么这么长,纵横东西,一眼望不到头。
  士燮坐在姬獳的右边。
  “公子可认得这座山?”
  姬獳摇了摇头:“初来晋国,对于山川河流不甚了解。”
  “那臣就为公子介绍此山。”
  “善。”
  得到了姬獳的认可,士燮便开始了他的解说:
  “这山名叫襄山,又名中条山,可以说是我们晋国最重要的一座山了。
  山的北方有“解池”,也就是一座盐池。
  晋国国民所食之盐,就产自于此。
  这座盐池储量巨大,不仅够本国国民食用,还能够卖给其它国家。
  且中条山盛产金矿。
  (因为青铜器是金黄色的,古人将铜称为金,典籍中大部分的金,代指的基本都是青铜。)
  现在的兵器、礼器、还有许多摆设材质都是金。
  此山所产之金,足够晋国所用,所以襄山对我国极为重要。
  而且这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自从有了此山,除了不要脸的秦人跨河侵犯,东南列国都无法攻入晋国本土。”
  姬獳听了士燮的解说,不由得点了点头,明白了这座山的重要性。
  “原来如此,多谢解惑。”
  他不知道的是,再往前两千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就是在这个地方将蚩尤斩首。
  跨过中条山,就是大河和中原地区,可以说这山是中原的分界线。
  姬獳他们选择在山的东方跨越。
  因为这里的路最好走,也是晋国南出的门户。
  登上山后,可以看见一大片山顶平原,平原上有很多的村落。
  这里就是当年假道伐虢的虞国,一个山上之国。
  虞就是到虢地的要道。
  当初晋献公不讲武德,偷袭灭掉借道给自己的虞国。
  他知道不除掉虞国,虢国的大片土地就难以治理。
  而且虞国是晋国南出的门户,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所以虞国被灭,在晋献公想打虢国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过了虞地,下山之后就是茅津。
  茅津是一处重要的大河渡口,也是商运航道。
  晋国所产之盐,以及各类商品,基本上都要通过这个渡口,然后才能运往列国。
  所以这里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
  抵达茅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薄暮冥冥,渡口稀稀拉拉有几艘小船往来,再晚一些可能就看不到什么东西了。
  现在是十月,一路上都是秋高气爽,到了大河这里就有些冷了。
  大河两岸叶子将黄,秋日的肃杀之气毕现。
  落日浑圆,把天边烧的通红,大河上金光灿灿。
  太美了,姬獳前世就很少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象。
  下意识的想要去摸手机,却恍然发现自己没有裤兜…
  他不能沉迷美景,得渡河了。
  虢地濒临大河,以后有的是机会天天看。
  现在靠在岸边的,有一艘大货船。
  这艘货船带有棚子,没有帆,靠人工划桨驱动。
  几十辆马车都上了大船,往对岸驶去。
  大河在这一段比较缓,因此船也非常稳,没有颠簸。
  姬獳今天所乘坐的船只还算是小的,晋国有战事需要坐船渡河的时候,那船才叫大。
  一艘船载数百人不是问题。
  大约一刻钟之后,船只到达了对岸。
  姬獳已经能够看见远处的那座城市了。
  那是昔日虢国的国都——上阳。
  虢国的国都,应该有绛都的一半以上了,但没有那么繁华。
  这里基本上都是当时虢国的原住民。
  虢国故地地广人稀,居住的也都是一些小贵族。
  最高也不过是中大夫。
  虢国覆灭已经将近五十年,这里的居民早就把自己当作晋国人了。
  上阳城门口已经点上火把。
  宰、县师、马正、工师、舆尉等大小官员已经在城门口等候。
  因为有骑马的斥候提前通知,他们早就得知公子獳要来此上任,于是就在这里等。
  在晋国,国君和卿士、邑大夫一般都不会亲自管理城邑,他们通常委托别人帮自己管理。
  这个被委托的人,就叫做宰,也可以称作邑宰、县宰。
  宰这个位置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县令,是可以流动调任的官员。
  他们负责管理全邑事务,上对委托人负责,下要管理好本地小官员。
  县师负责记录城邑的土地、人口、赋税、牲畜,以便征用。
  马正负责养马、工师掌管工匠,舆尉掌管战车...
  还有很多小官员,都有各自的职责。
  等姬獳的车队走近了,邑宰便带头跪拜。
  “臣耿臼恭迎太子。”
  后面的小官一齐跟着跪拜。
  可是,姬獳除了领头的邑宰的名字,其他谁的名字都没有记住。
  “免礼。”
  “诸位以后要辅佐我治理好虢略之地。”
  因为现在列国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废长立幼是会导致国内动荡的。
  晋国五十年前的“骊姬之乱”,就是骊姬蛊惑晋献公废长立幼引起。
  那场动乱使得晋国在短短十五年换了五位君主。
  其中即位最短的两位,才即位一个月就被杀了。
  即便现在的姬獳并未被册封为太子,群臣和国人也默认他是太子。
  耿臼等人起身,看见来任职的太子獳如此年幼,尚未加冠,便有些好奇。
  晋侯是觉得绛都危险,才把他送到这里么?
  而且太子的随从实在是有些…寒酸。
  居然只有三十多架马车。
  随便一个上大夫出行,也比这规模要大了。
  “天色已晚,邑宰安排我等食宿吧。”
  “明天将虢略之地的户口、田亩、赋税、各类资源详情的竹简给我送过来。”
  姬獳看见上阳城内一点都不繁华,路上甚至都没有行人。
  如果让他自己在大街上逛,还挺渗人的。
  这个时代上至贵族下至国人,除了床笫,娱乐方式非常少。
  …
  耿臼将姬獳带到住处。
  那是建立在上阳宫殿旁边的大院子。
  上阳宫殿除了晋侯可没有人敢住。
  就算是哪位卿士或者大夫被封到这里,也是没有资格住的。
  今天敢住公侯的宫殿,明天敢干什么?
  不敢想。
  但是赵氏就在新田附近建立了一座小邑,里面建着宫殿,被称为“下宫”。
  他们正在持续作死中。
  尤其是赵盾,仗着自己手里有权力,将赵氏子弟全部送进朝中为官。
  在姬獳看来,这种行为非常愚蠢。
  一时的风光是有了,可他赵盾没想过如果他死了,等待赵氏的又是什么命运?
  丝毫没有田氏代齐的隐忍与高明。
  耿臼带姬獳来的大院子,已经是这上阳城中最好的了。
  只是之前没有人居住,姬獳也没有带隶妾与仆人,这空荡荡的大院甚是冷清凄惨。
  不得不说,真挺吓人的!
  明天多少得弄来几个人,添点人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