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落子无悔,禅师下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月春风,杨花满路。
  南京聚宝门外,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正徜徉在无限春风中。
  车内,赫然是换了便袍的燕王朱棣,和他的贴身太监三宝。
  此时朱棣半躺在浅蓝色的波斯地毯上,不停的揉着太阳穴。
  “殿下还在发愁那件事?”三宝若有所指。
  “今早在文华殿,本王差点就脱口而出,可到底还是忍住了!”
  朱棣幽幽道:“可临到嘴边,觉得还是不合适。”
  “殿下多虑了!”三宝太监一边给朱棣捶着腿,一边道:
  “即使你邀请燕王一起去天界寺,他未必愿意呢!”
  “其实……”朱棣再次欲言又止。
  须臾,他话锋一转道:“还是见了那道衍和尚再说吧!”
  车行顿饭功夫,来到一处丘陵环抱,绿树掩映的山门前。
  朱棣下了马车,带着三宝太监和数名护卫,便准备入寺游览。
  天界寺乃前元文宗帖木耳蛰居金陵时的潜邸。
  元文宗即位后,将金陵潜邸改建为大龙翔集庆禅寺。
  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又将其改为天界寺。
  此时天界寺位总辖天下僧尼,列五山之上。
  朱元璋不时前来礼佛上香,去岁燕王朱棣就是随驾至此,遇见了道衍。
  他们一行数人,在寺门口,便被几名小沙弥拦住。
  朱棣不欲与他们多言,直接掏出燕王腰牌,停都没停,直接走了进去。
  三宝太监却吩咐几名沙弥道:“殿下是来散心的,不得让主持等人知道,扰了清闲。”
  几个小沙弥也是见过大阵仗的,不迭点头称是。
  等燕王一行走远了,才有个机灵点的沙弥,朝正佛殿方向,疾奔而去。
  朱棣等人一路深入,穿过天王殿后,便停了下来。
  “三宝,上次见道衍,在何处?”天界寺颇大,他有些忘却了。
  “呃……”三宝太监也有些愣神。
  他也记得上次乃是偶遇,具体地点确实记不清了。
  “那就再往前走吧!”
  朱棣极有耐心,带着几人,迈着步伐,又穿过了天王殿。
  正踌躇间,要不要直接找一个僧人问一问,他眼前忽然一亮。
  只见一位身着灰衣、年约四旬,手持扫帚的僧人,正在清扫着面前幽深的石径。
  “三宝,看他眼熟不?”朱棣指了指那位僧人。
  “哈,那不正是道衍嘛!”三宝太监尖声道:
  “果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那灰衣僧人听见这边的动静,直起身子,朝这边望来。
  见是朱棣,他左手立于胸前,笑道:“施主,我们果然再次见面了!”
  ~
  天界寺内,幽深石径中。
  朱棣和道衍并肩前行,一众随从则在数丈外警戒着。
  “禅师,你知道我要来寻你?”朱棣好奇问一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呵呵,”道衍先是打了个偈语,才轻声笑道:
  “燕王殿下和贫僧,都是心有尘埃之人,自然有缘!”
  朱棣深深看一眼道衍,那日初见时,他身穿团龙袍,皇子身份倒是不难猜。
  他嘴角微微一抽搐,惊讶问道:“禅师怎知我是燕王?”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衍上一句,取自《坛经》,这句又是取自《道德经》了。
  “当今太子,元至正十五年生人。”
  “秦王,至正十六年生人。”
  “晋王,至正十八年生人。”
  “殿下,至正二十年生人。”
  “吴王,至正二十一年生人。”
  说完这些,道衍看向朱棣道:“猜到殿下的身份,很难么?”
  “呃……”朱棣一愣。
  道衍随口就说出他一众兄弟的生辰,朱棣才知道对方不但是个有心人,其博闻强记的功力,已经到家了。
  他心中一凛,沉声问道:“那禅师和小王心中的尘埃,都是何物?”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了。”
  “贫僧虽然入释,若时运得济,做个主持方丈,也算自在。”
  道衍轻声笑道:
  “殿下虽出身极贵,却再难往前一步。”
  说着,他看看四周幽静的树林,低声道:
  “世人所求,不是想更好的活着,而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禅师高见!”朱棣心中一动,看来这和尚,确实知道自己所需所求。
  他是极有主见之人,想到这里,便开口道:
  “小王想邀请禅师常年为小王解惑,不知可得机缘?”
  “这又要什么机缘!”道衍嗤笑一声道:
  “若是殿下能助贫僧一臂之力,进了僧录司,以后任由殿下差遣。”
  燕王却摇摇头,笑道:“不可,僧录司好入,可知心人难求。”
  道衍闻言,抬起头来,深深看朱棣一眼。
  “呵呵!”两人四目相对,俱是呵呵一笑。
  “这么说来,还是贫僧着相了!”道衍好奇问道:
  “那以殿下之见呢?”
  燕王没说话,他背起左手,转身而立,看向山下一众佛殿信众。
  “本王想尽快出宫居住,禅师何以教我?!”
  “这便是殿下的考题了?”道衍闻言,略一沉思,便自信道:
  “在我大明,皇子成婚前,按例要出宫居住吧?殿下如今年满十六,可有意中人乎?”
  “哈哈,禅师跟小王想到一处去了!”燕王闻言,神情一震。
  他又接着问道:“京城各家贵女,小王又该如何取舍呢?”
  “说不得,说不得!”道衍微微一笑,伸出双手道:
  “不如殿下和贫僧各自在手上写下一字如何?”
  朱棣连忙伸出双手,用自己的右手,在道衍的左掌上写字。
  道衍亦然,在朱棣的左掌上写字。
  须臾,两人都写完了字,各自收回手掌。
  朱棣深深看一眼道衍,激动道:“禅师与小王,果然是知心人。”
  “呵呵,”道衍也面露微笑,微微颔首道:
  “贫僧也没想到,殿下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谋划!”
  朱棣此刻已经知道,自己找到了对的那个人,便开门见山道:
  “此事不易,小王一人力有不逮,遂来请禅师出山。”
  道衍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饶有深意道:
  “殿下,你可知这天下形势如棋局,有些事做了,便是落子无悔啊?!”
  “落子无悔?!”朱棣抬头望天,沉吟良久才幽幽道:
  “这前提是,你得有下棋的机会!”
  三更已毕,求读者老爷们继续投票、收藏、追读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