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得知真相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位夫人为何说宝宝是亲孙孙?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缘故?”李青青出口询问,不像不清不楚的。
  原本还在逗孩子的两位夫人皆是一愣,紧接着不由懊恼,这该怎么办。
  “这事由为夫来跟夫人细说如何,宝宝先让大伯娘跟三婶婶抱出去给爷爷看看,爷爷也想宝宝了。”牧延大步走了进来。
  李青青看了看牧延,又看了看两位夫人,最后点了头,虽然不知其中缘故,但是李青青能够确信一点,那就是宝宝交到两位夫人手里绝对不会受到伤害,现在看来,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瞒着自己。
  等李青青从一出狗血大剧走出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自己来到这里这么多年,想要的不过是平稳度日,如若不是牧延想要建功立业给自己更好的生活,自己估计都不会拿出那么多东西,过个小富之家的日子没什么不好。
  “那个,我需要冷静冷静。”突然的多了三个长辈,还是自己相公亲亲的长辈,虽然一直都是当做长辈在对待,但是那种感觉却是不一样的。
  “那好,夫人也不用多想,爷爷跟大伯娘三婶婶是什么样的人,这段日子的相处,为夫相信夫人看得清楚。”牧延也知道突然了一些,原本还想慢慢与娇妻说,哪知娇妻先察觉到了不对,有情绪难免的。
  好在李青青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让人伺候梳洗了一番,看着镜子中端庄的自己,李青青都有一瞬间的恍惚。
  “青青出来了,身体可好?”郑国公率先开的口,已经习惯了的问话。
  “孙媳妇青青给爷爷请安,给大伯娘三婶婶请安,之前青青不知实情,怠慢三位长辈了。”说完,李青青已经跪下行了大礼。
  郑国公正好抱着孩子,两位夫人见状,连忙起身想要去扶,一旁的牧延动作却更快的跪到了李青青身边。
  “孙儿给爷爷请安,之前因为青青怀有身孕又有重担在身,所以一直未曾带妻儿给三位长辈正式行礼,这是吾妻,郑李氏青青。”冠之夫姓是对妇人的认可,牧延带着李青青又是郑重的给三位长辈行礼。
  “好好好,快起来,以后青青就是咱们郑国公府的世子妃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行如此大礼。”大夫人在郑国公的示意下连忙将李青青扶起,一旁的牧延就不用管了,自己会站起来。
  “这个是郑国公府女主人的印信,以后就交由青青保管了。”大夫人将一早就准备好的印信交给了李青青,这东西一直带在身上,就等着随时能够交到李青青手里。
  “大伯娘,这个青青现在可不管,我最怕繁琐的事情了,您先继续管着,等我不忙了,到时候再找您要。”
  李青青连忙推了回去,开什么玩笑,就之前自己男人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的时候自己都打理不过来,这会再把一个世代传承的国公府交给自己管,还让不让自己好过了。
  “知你不爱打理内宅事务,这些大伯娘可以先替你打理着,但是这印信你还是得收着,等回了京都,到时候也好让管事还有嬷嬷们来给你行礼。”这印信代表的就是实权,与空头世子妃不一样。
  “别,大伯娘,这些不急,您想想,我这手头上的事情已经足够我忙了,哪怕到时候宝宝有您跟三婶婶帮忙照看,我也忙不过来,总不能为了内宅之事冷落了相公,再晚几年,您跟三婶婶两人身体都如此好呢,就多劳累些。”
  李青青连忙将孩子跟牧延搬出来,两位夫人一听,随即醒悟过来。
  这要是真的将事情都交给李青青去管了,那还真的得忙得顾不上身边人,她们二人都是打理过内宅的,郑国公府世代传承下来,要打理的事情可不少,两人还想多几个侄孙孙呢,怎么能累坏了李青青。
  “既然如此,大嫂就先管着,青青还年轻,不着急这几年。”光一个孙孙可不够她们分,而且自打认亲后,老爷子可是抱着孩子都没舍得松手。
  牧延看着三言两语就将印信推了出去然后松了一口大气的娇妻,忍不住有些哀怨,自己可是接下了郑国公府的势力,忙活了这么久也不过才动用了一些人,还有许多东西都没理清呢,这些都需要回到京都才好着手。
  结果自己娇妻几句话,那些要落在身上的麻烦事一下推到了好几年后,这段时间只要让身边信得过的嬷嬷慢慢接触,等几年后,哪里还真需要自己娇妻去打理,真真不愧为甩手掌柜第一人。
  李青青这回是真真成了闲人一个了,每日喂喂孩子,大棚那边除了看看账本,用的都是老把式,控制好了温度,其他的根本不用自己去管。
  诰封的圣旨很快就送了来,消息一传出去,朝野上下都震惊了,龚德月为此也是被打了个错不及防,不过好在本就留有后手,倒也不怕什么,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只怕最后牧延注定要回京都了。
  虽说不用李青青操心了,但是关于郑国公府的家底大夫人还是一一与李青青说了一遍,以方便李青青需要的时候能够用上。
  “咱们家居然有这么多地,还都是良田,收入看着还是不错的,大伯娘继续打理着就好。”关于有多少商铺李青青都没怎么在意,反倒是听到郑国公府拥有多少个庄子还有土地的时候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这些庄子田地的一直都是交由管事在打理,不过青青在这方面有专长,到时候可以让延儿带你去自家的庄子去看看,想要怎么弄就怎么弄,而且陛下也给青青专门弄了个庄子,那庄子离京都近,比这边的庄子要好得多。”
  皇帝的心思其实很简单,这冬天的青菜从北江府运到京城还是不比直接在京都郊外种来得新鲜,而且李青青又有这方面的专长,放在身边,有什么好消息也不用千里之外耽搁十几天才送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