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云梦夫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师,刘奉义到了。”
  余家堂屋,戴笠老者和少年一坐一站,看门外乡人簇着刘世才、杨万山走来。
  刘杨二人亦看见屋内老者少年,两方距离四丈目光交错,各见彼此不俗。
  刘彦隐隐觉得他们乃等自己。
  杨万山侧头问二郎娘子:“老少何人?”
  二郎妻笑说:“他们是我家老主顾,在赵家集上买过我家豆腐。今日来买豆腐,还说要等人相见。”
  “也不只他们等何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万山分顾刘彦,暗说:“莫非他们在等世才?若是如此,他们如何知道我俩今日下乡?”
  这时,少年趋步出屋,来至门前以儒家礼节相见,说:“家师等候奉义久已。”
  刘彦看他明眸清澈,透出学问明光,显然明经之士,而且如此少年身。
  两人还施一礼。
  万山先问:“未知尊师高姓大名?”
  少年答说:“家师姓颜,号公山。小弟姓郑,字勋业。万山兄可还记得?”
  刘彦没听过老者名号,但杨万山心明眼亮,再仔细打量少年。
  从记忆里找到一个对应的‘小童子’,与世才笑道:“不想今日来南乡,遇见一位云梦夫子!”
  “勋业别来无恙?”
  “上次相见,是在八年前。”
  “速与我俩引路,拜见颜公。”
  少年勋业微笑点头,带领他们进堂屋。
  留门口主人一家和众乡人面面相觑。
  有人好奇问起‘老者少年’,二郎娘子反应最快,把今早他们来家之事,说与众人听。
  堂屋里老、青、少三代儒生彼此见礼落座。
  南乡外二三里,杨七跟着豆腐婆一路走一路琢磨。
  他着实想不通‘干娘如何治好夫人,还使得夫人对她言听计从。’
  但这十两银子,却沉甸甸在手,热乎乎暖心。
  “干娘真把银子都给我?”
  “你当老身说话有假?”
  豆腐婆提篮转头,打消他顾虑:“大郎二郎不信我言,我便叫他们不得银子。这十两银子可够贴补你心?”
  “够了,够了。”
  杨七跟上道:“我以后都听干娘的,望干娘多替我在夫人面前美言,若能得个管事……”
  豆腐婆身中阴神失笑,翻眼皮看他:“你想得太多了,想做官家管事,不说通四书五经,也要识文断字,你可都会?”
  此一言消了杨七念想。
  她说:“你管事做不成,但衙门里有其他差事可做。只要你听从我的话,过上个把月,我让夫人给你安排个油水大的差事。”
  “如何?”
  “使得!”
  杨七身前作揖,接过她手中竹篮,干娘前干娘后的殷勤美言。
  回乡后,他送余干娘到家门,见不少人聚在门前欢谈,自家悍妻也在旁围观。
  顺众人眼目望堂屋,又见屋里老、青、少四人端坐谈笑风生。
  豆腐婆身中阴神女望气惊诧,看出四人皆非俗人,直接进到石屋,问大郎娘子:“屋里都何人?”
  大郎妻答话时,堂屋杨万山顾首看外,与刘彦对视而笑。
  少年勋业也看一眼,不知他们笑意何来,请教问题:“敢问世才兄如何做成孔孟双学?”
  方才他们一番叙话,师徒二人已知刘彦身学大概。
  后,又问他的师承,刘彦不提,万山却替他说‘世才师承孔孟!’
  师徒皆聪明人,岂不懂话中‘刘奉义无自通’之意?
  颜公都暗下惊奇,更莫说弟子郑勋业,故而有此一问。
  刘彦谈道:“我得双成入学,是天助巧合。并没有独特成学之法。”
  “只是在寄学之时,写了一篇兼顾正气的文章,引正气入我身中,便成我身中道义。”
  颜公拂须点头。
  勋业试问:“能否请出文章,与小弟鉴赏一睹?”
  杨万山笑说:“兄弟想看自可看,只是没有趣÷阁墨如何写?”
  勋业微愣神,四顾余家堂屋,心知这家人也不可能有文房四宝。ŴŴŴ.BiQuGe.
  其师颜公明眸清澈,抬手安下他道:“无需找寻,奉义下乡必有所带,只是眼下非做文章之时,我说的可对?”
  万山笑颜点头,刘彦亦领教到‘云梦夫子之心慧’,揭过文章话题,请教颜公江南之行。
  刚才攀谈,他得知这位云梦夫子乃是开封人,弟子勋业为南阳人。
  师徒二人初夏离家,一路南下游江南各地,最远去过金华府。
  临安发瘟时,他们困于台州贼乱,险些被山贼掳了去,多亏一位游侠相助化险为夷。
  十月底才脱离险地,来到杭州境地,现住余杭县小乡村中,距离赵家集不过一山之隔。
  他们原本想歇息三五日便走,寻船返回中原。
  但闻天子封赏‘刘世才’,加之昨日占卜得吉卦,今日便来南乡一见天家所封【奉义君子】。
  刘彦以为他们师徒并非只是游历江南,有些好奇。
  郑勋业替老师答话,说:“家师此番南下,一是带小生游学,身体力行消化积攒的身学,二是为了著书,寻找能够写入书中的民间奇闻故事。”
  刘彦一听后话,便知颜公欲著何书。
  大概就是《青竹雅集》、《松山雾雪录》一类的怪力乱神书,兴趣勃然请教著书之事。
  颜公颇为赏识这位奉义,先和他交谈南下游历所得,又说‘古代先学们为何著书’,最后再说自己著书之事。
  此番谈聊,一个时辰不嫌多。
  转眼太阳偏中,巳时过半。
  临安北城县衙,沈韩率领四十多弓弩手、刀枪手夸马先行,陆知县和范县尉随其后。
  南乡余家东屋,豆腐婆垂目低头坐着,一男一女师兄妹隔墙窥听堂屋叙话。
  听到刘、杨二人别老少出堂屋,在门口交谈。
  刘彦说:“午时快到了。”
  万山道:“豆腐快成了。不如先借御趣÷阁,写你入学文章,请颜公、勋业一睹。”
  说着两人都收声。
  女子隐觉得不对,但说不出哪里有差。
  她把脸面探出门窗窥瞧,见二人去家门口拴马处取下公文袋。
  刘彦万山转身之际,她极快缩头,对师兄道:“小妹以为,他们来者不善。试问下趟乡下,何故带上公文袋和文房四宝?”
  “听其中一人言,所带还有御趣÷阁……”
  这师兄受不了她整日多疑,厌烦说:“依我看,那公文袋趣÷阁墨纸砚另有用处。师妹不要再多疑,似你这般,如何谋事?”
  女子缄言不语,阴神化缕精气遁出屋顶。
  师兄怕她乱来,紧随跟出与她合为一股。
  他们于二丈高处窥看堂屋,陡然感应乾坤气动,一股正大阳刚之气现于堂屋,显于刘奉义周身!
  见君子发浩然正气之风,手持御趣÷阁立身作文章。
  其口中高唱词——【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文词随他一口浩然气涌出,周身气风上聚头顶!
  其时,一条白锦玉娟脱壳,如龙出深渊,在其头顶龙游,熠熠白光看的他等阴神胆怯。
  世才一篇文章作成,纸上黑字发烁烁明光,正气风流走于逐行逐句……
  颜公师徒观之喝彩。
  杨万山揭请起文章与他们过目,又添一张黄表纸落在桌上。
  刘奉义正气不减,持御趣÷阁接着在黄纸书写,头顶白锦浩气降落趣÷阁端,倾注纸上!
  女子疑惊问:“他降浩然正气入黄纸,莫非…在写‘告天表文’?!”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聊斋狐婿更新,第226章 云梦夫子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