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方氏兄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临安南乡有一谭公祠,乃三百年前乡人修造,用于敬奉一位真人。
  此人名叫谭子桥,号白石居士。
  他出生东莱,隐于临安,少年中举,做过三年知县。
  后,家母亡故,辞官守孝。
  期间遇一位仙道,每日攀谈黄老之术,不自觉得其真传。
  自修黄老,谭子桥不娶妻不恋俗,终日行走于灵山大川。
  某年来到南乡白石山,甚喜此处山林,在山脚下盖一草庐,独居二十载,每日入山采药入市换钱,多则周济穷人。
  听闻他居此山时,猛兽都安伏许多,曾有一只受伤雌虎匍匐草庐,谭子桥不惧取草药为它治伤。
  数月之后,乡人都见先生身边多了一侍女,说话声音很大,胆小之人不敢近身。
  一日,谭子桥与乡人说‘我将死,若不愿见我暴尸家中,请将我葬于草庐边,不要立碑厚葬。’
  乡人们记下先生之言,三天后再来草庐,果然他肉身已死。
  众人遵照遗嘱,将其死尸埋在草庐院中。
  过了三年,有乡人说‘在江陵遇到先生了’,还有人说‘在蜀地见到先生以及侍女’。
  此事传开,乡人都认为子桥先生成仙了,便在草庐原地修建一座‘谭公祠’,两边修造十二元辰石像。
  后世乡人,称此祠为‘真人庙’,或叫‘谭仙庙’。
  现在依然香火不绝,常开庙会。
  南乡周边各村百姓爱来此地赶集,售卖山货诸物。
  今日小雪,却不减庙会热闹。
  见祠堂前一条横石路,乡人并肩接踵,叫卖吆喝声远远能听到,升起烟气两里外可见。
  刘彦、万山、沈炼三人骑着骏马,谈着‘子桥典故’,瞭望庙会景象。
  祠堂东边一二里,见一丛村落,即是他们此行目的地‘南乡’。
  杨万山面迎风雪道:“不想临安有此人烟集市,只怕谭公也想不到,羽化之后受此香火。”
  刘彦笑说:“子桥先生淡泊名利,在此山返璞归真,百姓幕起事迹,才有今日庙会之景。我等既来,当去敬上一炷香。”
  “估计在集市上,便能见到余家豆腐。”
  说话一拍马臀,先一步与胯下马儿踏雪而去。
  他今日算是第一次驾马出游,刚出城时还有些不熟,好在马儿受他驱使。
  十几里奔行下来,已能熟练驾乘马匹,略有心得在身。
  不过一盏茶功夫,三人马蹄在集市口停下。
  他们随手牵缰绳,穿过人流去往祠堂。
  交上十几文请马夫拴起来,后入祠堂上香敬谭真人。
  这祠堂占地半亩,建造用料皆是山中白石,三百年来不曾毁。
  祠堂庙祝已传了十数代人,他们皆以谭为姓,对外自称是‘真人家仆’。
  听说颇有些道术,能看人面相吉凶。
  “咦!哥哥你看,那不是……”
  后院庙堂榕树下,有一矮个汉子盯上刘彦他们。
  他身旁,分别站着一八尺身大个和本祠主事谭翁。
  谭翁惊说:“来了贵人,二位莫非识得?”
  大高个汉子点点头,对谭翁附耳说话,又扯小个子旁边商议。
  谭翁面显春风,阔步走入祠堂,只等三人上香后,拱手道:“未知奉义来此,有失远迎了。”
  三人分顾各有礼数。
  万山笑问:“不知老翁何人?如何认得世才?”
  谭翁自告身份,说:“老朽不识君子,却有人识得。还是先生找寻之人。”
  这话勾起刘彦好奇,随他转顾榕树下一高一矮两位奇貌汉子。
  说他们奇相,是因为两人生的异于常人。
  高个大汉面带张峥嵘,额头方正,大眼瞪人。
  小个汉子与他相反,头圆脸圆,似个小香瓜,眼小有光。
  刘彦三人入偏房与他们相见。
  刚落身坐下,二人便拜竭,先后自报家门。
  “小可,钻地熊方和,拜见奉义。”
  “小人,钻地鼠方越,拜见奉义。”
  刘彦与他们做礼数,好奇问:“二位如何认得我?谭翁言,两位乃我要找的人,莫非偷盗李家贺帖之人,乃二位?”
  他入门时想了诸多。
  认为谭翁不可能知道自己此行目的,所以推断他所言之人是‘贺帖盗贼’。
  方越、方和对视惊奇,他们知道真学君子聪明,未曾想这等聪明。
  更不敢有所欺瞒,如实禀告‘盗帖之事’。
  “小人之所以盗帖,乃是看不惯李家作践先生情义。”
  “先生贺帖字字真学,岂容他等随意与人卖弄?”
  “故此盗帖,小小惩戒。”
  “小人本欲今夜归还,再留书告知先生,不想今日有缘得见,实乃天幸!”
  “原来如此。”
  刘彦解疑后说:“两位壮士有侠义之心,我不责怪。太公文玉,我也不怪他们。此事作罢。”
  两人闻听,再拜君子仁厚。
  杨万山问道:“两位是江湖中人还是修道之人?如何进入鬼城盗帖?”
  方和答说:“我俩兄弟江湖行盗多年。只偷不仁,施赠穷苦。”
  “一日得仙缘,修得‘养魂脱壳’之法。授法仙师不愿收徒,叫我俩好自为之,亲君子,多行善。”
  “我俩在嘉兴府坊间听说先生仁义,便想来拜上,这便来了。”
  刘彦与万山相视,介绍沈炼和他们认识,后又谈聊治疫,未敢自居功劳。
  等香茶奉来,众人用茶。
  刘彦探问谭翁:“我听说南乡余家豆腐颇有名气,余氏有一独门‘羊脂豆腐’,公可知晓?”
  谭翁存疑说:“老朽从未听闻余家有‘羊脂豆腐’,不知何人耍弄先生?”
  杨万山转睛接话道:“那豆腐家姐吃过,的确细腻如‘羊脂’。谭公莫非不知?”
  “这……”
  谭翁捏须琢磨,说:“看来他们得了秘法,许是那两道人所传。”
  听其口说‘道人’,万山转顾刘彦,巧问他‘此为何人’。
  谭翁不知他们来意,笑颜回答:“上月初七来两个抱婴道人,挂单在我祠堂,又寻奶娘哺育婴孩。”
  “奈何南乡无奶水,那豆腐婆巧用豆汁羊奶熬煮喂婴……”
  “但也未能保住此婴。”
  “我估摸,她那‘羊脂豆腐’便是二人传授。”
  “初七?也就是杀狗后两日。”
  刘彦一念思量,不紧不慢问:“那婴孩何来?如何不让其母喂养?”
  谭翁叹气道:“那婴孩甚是可怜。听那两个道人说,此子之母路上被野狗啃死,肚皮也被咬破,他们路过撞见,杀了害人之狗,取出胎中子婴。”
  “见此子性命尚在,便急忙寻人救命,到我南乡才得食哺育。”
  “奈何天不与其寿,不满月便亡。”
  “好妖道,真真会哄骗善士!”
  杨万山此时心中断言,二人八成就是炼法妖人,那死婴多半就是‘狗腹人胎’!
  刘彦和他所想一致,故作询问‘二人道号道籍’及‘死婴埋葬之地’。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聊斋狐婿更新,第218章 方氏兄弟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