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这是什么离谱逆天的硬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一听说有样品看,所有人心中的疑惑都稍微收敛了一些。
  纵然太子非常想要知道,武士彟口中的“实验品”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也得强自按捺心中念头,率众离开朝堂,出了长安城西门,观看武士彟的“样品”。
  西门外,是武士彟斥巨资,从太原府一路拉过来的一块钢筋混凝土,长宽高均为丈许,重量恐怖。
  看到这一个大家伙,太子等朝中众人均是眼含惊讶,围着这混凝土块转来转去,又摸又敲,只觉手感极其粗糙坚硬,比之山岩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曾经在工部短暂任职过的吏部侍郎郭冉愕然问道。
  这么大一块的东西,竟然是一个整体般。
  但而今大唐就算开凿山岩,也绝对不可能凿出丈许的体积来。
  这种体积,如何运输都是个大问题!
  更何况……
  从手感、外观来看,郭冉竟是从未见过类似的石材!
  他这一说,其余人也相继反应了过来,扭头看向武士彟。
  武士彟呵呵一笑:
  “此乃混凝土,内部熔炼了钢筋,所以硬度非常恐怖。”
  “请诸位看着。”
  武士彟说着,从随行金吾卫身上要了一把利剑,站在混凝土块旁边,狠狠一剑斩了下去!
  随着一声令人牙酸的巨响,剑刃之上火星飞溅,利刃翻卷,甚至有铁屑飞出,将太子等人惊得连退三步。
  而当武士彟将剑拿开的时候,那混凝土上,只留下了一道浅浅淡淡的斩痕。
  太子瞪大了眼睛,惊道:
  “好强的硬度!”
  武士彟笑道:“还没完,请太子殿下仔细看。”
  之后,武士彟又调集了一架城防军的攻城弩,从远处推了过来。
  这可不是单兵用的弩,而是需要三个人才能操作的攻城弩,体积巨大,扭力惊人,所用箭矢的箭杆一双手都合握不住。
  别说是射人,就算是射城墙,都能直接射个大洞出来。
  “请诸位退开,演示的时候可能有些危险。”
  武士彟带着太子等人退开足有十丈,这才下令让攻城弩对着混凝土发射。
  嗖!!!
  一声恐怖的气爆,在攻城弩发射的瞬间炸响。
  那箭矢化作一道灰色的残影,携着死亡的怒啸,直直射在了混凝土上。
  嘭!
  一道火光绽放。
  众人定睛一看。
  那弩箭只插入了混凝土半个箭头的深度。
  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离谱逆天的硬度?
  “这……这……”
  太子连声惊叹道:
  “若是能用此等材质建成,岂不是永不陷落的神城?”
  所有人脑中,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计算价格。
  毕竟,修筑一座城墙,用掉的人力物力,不可能比太原府水坝要少。
  粗略计算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举国之力,铸造一座这样的城池,还是能够做到的!
  将这样一座城池放在边境与蛮夷接壤之处,可保大唐千年边境太平!
  武士彟呵呵笑道:
  “此混凝土乃是黄山黄侍郎率先发明,并且用在江陵府水坝上的。”
  “在太原府修筑水坝这些日子,我武家与黄侍郎展开了深度合作,发明了三个新的混凝土配方,其中之一,便能应用于城防之上。”
  说着,武士彟将叶云给来的三个混凝土配方的数十件抄录本,拿了出来。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材料配比全部隐去了,只透露了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和用途。
  既然今后混凝土要进入工部,进入朝堂的视野,那么主要材料肯定是遮掩不住的。
  只需要守住具体的配比,武家便能将混凝土和水泥的生意全部握在手中。
  诸位朝臣传阅一边,一个个看向武士彟的眼神中,满是震惊之色。
  这老国公,到底是从哪儿弄来这种逆天玩意儿的?
  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户部尚书刘虎的面色彻底阴沉了下来,紧紧攥着手中的纸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这次和武士彟的角力,彻底输了。
  有这三张配方的存在,混凝土将会直接用于大唐今后的攻防军事,别说用掉一些国库的存银修筑太原府水坝,就算用量再翻一倍,朝堂上这些人也不会再有任何意见。
  实验啊,花销大些很合理!
  人家有成果啊!
  当太子看到,原来混凝土可以直接涂抹在现有城墙上,化作城墙的外衣,并且不需要任何钢筋作为内部结构支撑的时候,眼睛瞬间亮了。
  不论他贤德还是无能,只要不是个没脑水的蠢货,便能从中看到巨大的可行性,以及对大唐今后千百年军事的恐怖支持!
  等父皇清醒之后,肯定会夸奖我的!
  肯定会的!
  张顺心中满是欢欣鼓舞。
  一众朝臣见识过武士彟口中混凝土的硬度,自然便能想象太原水坝到底是何其坚固,更能预想今后的大唐边陲城市的城墙将会何其壮观与难以攻破,俱都怀揣着各种心思回归了朝堂之上。
  武士彟对太子拱手道:
  “太子殿下,黄侍郎还在太原府水坝,等待殿下的调令。”
  太子老怀大慰,展颜一笑,挥手道:
  “黄大人当居首功!本宫当日果然没有看错他!”
  一众朝臣心中腹诽,当日也不知是谁,还准备诛黄山九族来着……
  “李铭。”太子唤道。
  吏部尚书李铭连忙两步上前,躬身道:
  “微臣在。”
  “即刻让黄山黄侍郎调任工部右侍郎,正式接任。”
  “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府邸一座。”
  吏部尚书李铭作为太子党的首脑人物,立刻应声道:
  “微臣遵旨!”
  “殿下,既然黄山大人要调任工部右侍郎,那么江陵府尹的下一任人选,也该商议一下了。”
  此言一出,太子和六皇子得到了提醒,再次爆发了一场论战,当日悬而未决的江陵府尹的下一任人选,再次提上了朝堂议事。
  之前神威军将军任免之事,六皇子获得了胜利,导致神威军的实际掌控权,已经几乎全部落入了六皇子手中,使得他在军中的力量更加炽盛两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