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给我太原也修个水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功绩四,自然是那江淮水坝,微臣虽然没有亲自去看,但听说质量极佳,堪用千年而不倒。”
  “四功并举,微臣认为,御史台弹劾全无道理。”
  郭冉振振有词,掷地有声,清朗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
  “微臣斗胆,请太子殿下奖赏江陵府尹黄山大人!”
  这几句话说罢,那领事御史瞪圆双目,就要扑上来和郭冉打口水仗,作为御史台正五品官吏,他从不畏惧在朝堂上和人对刚。
  四皇子却从旁插了进来,问道:
  “郭冉,你说月前曾奏?”
  郭冉早知道四皇子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点头道:
  “不错,尚书省中当有记录。”
  尚书令王相颔首:“确有此事,只是当日朝堂之上经过一天的议政,十分疲累,就忽略了此事。”
  四皇子看向高位上的监国太子,朗声笑道:
  “太子殿下,黄府尹如此突出的贡献,如此杰出的人才,竟然过了这么长时间,连半两银子的封赏朝廷都不曾下发。”
  “若非御史台今日弹劾,恐怕再过几个月,也一样没有。”
  “此乃我们整个长安朝堂的失职,失误啊!”
  太子张顺的面色阴沉了下来。
  四皇子这话,明摆了是在指责他张顺监国不力,加上几个月一直空耗在金吾卫将军上,张顺感觉自己面子上挂不住。
  “那奏章啊,本宫看了。”
  张顺睁着眼睛开始说瞎话。
  “本宫当时觉得,黄山此人虽然有所功绩,但这些本是他府尹该做的,可私调民夫,不通过省部审议,也没有长安旨意,此事,却是天大的过错。”
  “所以,本宫当时没有将此事拿出来讨论,只等金吾卫将军之事落地,再与诸位大人商讨。”
  “现在,既然御史台弹劾了,正是时候与诸位大人议论一二。”
  “李尚书,你觉得如何啊?”
  太子问得,是当朝吏部尚书,李铭,此人正是太子党中最出挑的几人。
  李铭立刻答道:
  “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功不可以过为前提!”
  另一位吏部侍郎立刻跳出来,反唇相讥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这位侍郎,则是四皇子麾下大臣。
  一场论战再次在朝堂之上爆发,对战双方依旧是太子党和四皇子党。
  太子一见这架势,心道难不成又要为了这一府府尹吵上个把月?
  不行啊,本宫的金吾卫将军还没落定呢!
  犹豫了两炷香之后,太子终于下定了决心,摆手制止了双方的争吵。
  “行了行了!此事既然涉及到水坝,就听听工部怎么说吧?”
  “应国公,本宫着你命人前去江陵府调查那水坝的质量如何,快去快回。”
  “等到工部的回报之后,我们再行定夺。”
  太子其实也不是真的关心水坝的质量,他只是要将这件事快速解决掉。
  而工部侍郎,当朝应国公武士彟,乃是一个足够分量,且在朝中各个皇子之间不偏不倚的家伙。
  再加上这事儿涉及到水坝,抛给武士彟也是应当应分,没人能够挑刺。
  武士彟抬了抬眼皮,淡淡说道:
  “回禀太子殿下,老臣先前听闻江陵水坝之事,早已派人看过。”
  “质量的确上佳。”
  “只不过……”
  太子挑眉问道:
  “应国公但说无妨。”
  武士彟点头道:
  “水坝之事,我们只能见到表面,谁都无法断定,这水坝是不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
  “若这水坝当真整体都如外表一般坚固,那这黄府尹,不光对江陵府百姓有功,对我整个大唐,都有不小的功绩,未来我大唐的水利工程,堪用此等人才!”
  “可若不是……”
  武士彟冷笑一声,说道:
  “当斩,当诛九族!”
  “此外,若当真不是,江淮河上的水坝,也必须得到拆除,否则,水坝决堤之日,江陵府百姓将会遭受更加惨重的损失。”
  太子眯了眯眼,没有接话,倒是四皇子笑吟吟问道:
  “那依国公大人之见,如何检测其内部质量呢?”
  武士彟道:
  “在太原也修一座,我亲自监督。”
  “心中当有数。”
  这才是武士彟真正的目的。
  一座经久耐用的水坝能够带来的利益,武士彟非常清楚!
  尤其是当这座水坝出现在自己地头上的时候!
  他想要让叶家和黄府尹,帮他在太原这个武家大本营,也修筑一座水坝!
  而这,就当做是他帮助黄府尹的代价。
  武士彟这话一出,朝堂上安静了片刻,没人说话。
  这位应国公既然已经提出了这样实际的要求,便没人愿意驳他的面子。
  见状,太子颔首道:
  “好!传我喻令,江陵府尹黄山即刻调任工部右侍郎,配合工部尚书应国公武士彟大人,在太原修建一座水坝,要用和江陵府水坝一样的材料,一样的标准。”
  “若水坝质量当真过硬,便让黄山转正,以做奖励。”
  “若不行,诛九族。”
  武士彟躬身道:“臣遵旨。”
  ……
  朝堂上的消息传回张痕府上的时候,这位王爷呆坐书房之中,久久无语。
  他其实还准备了不少后手,在朝堂上取得优势,一把掐死黄府尹的机会,至少有六成。
  尤其是四皇子真的进来横插一脚,想要借助江陵府抗洪救灾的事情,对太子发难,这事儿就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府尹的位置了。
  太子为了自己的面子,很可能会在无意中成为赵王的枪,帮助赵王弄死黄府尹和叶云。
  但张痕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士彟这个不怎么说话的应国公、工部尚书,竟然踏马真的表态了,还这么坚定。
  他更想不明白,这张顺到底脑子里哪根筋不对了,为啥会突然问武士彟的意见?
  他却和张顺不在一个维度上,无论如何都猜不到,张顺挂心一个金吾卫将军的任免,不想在黄府尹这事儿上太多纠缠。
  “老爷,今日朝堂上,我们本来就很弱势。”
  杨宽在旁边轻声说道:“王寒将军刚刚闹出这么大动静,朝堂之上我们的声音,很容易引起反效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