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碎碎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Hi,野菜波比带着西蕨的样子回来惹!
  最近几天在思考前文的不足,以及自己的免费章节为什么没有留住读者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小改动。
  大家放心,不会影响付费章节订阅字数,只多不少奥,不能让你们亏本。
  如今已经到六十万字,MSI赛程也快结束了,算是第一个小高潮吧,期间听了不少建议,意见也罢,总之不吐不快了。
  还是先统一回答问题。
  1.本职工作是做什么的?是不是跟部分电竞选手有联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电竞圈内人,但也没脱离这圈子去。
  身边太多从业的朋友,也认识几个职业选手和教练,做赛事和解说的都有。我本来也是奔着从业去的,不过半途不务正业改行写小说了。
  我大约算「交际圈电竞底蕴深厚」的人?
  最直观的解释,就是我看哪支战队的比赛,都能找到它的粉丝去交流吐槽玩梗,写到某处觉得有趣,也能立马找到人分享。
  所以我梗蛮多的,基本没有跟不上节奏的时候。
  所以我也是很容易满足的,成绩不好也不会切书的。
  比如稳重原创角色薛默和Kaixa,就是我两位朋友,前者是一位RNG资深粉丝,后者曾是某俱乐部青训教练,不展开说了。
  2.作者到底是不是梁柔
  emmmm......我发现最近讨论这个的越来越多了,好神奇。
  就,回答“Yes”,显得我在意淫。
  回答“No”,你们又能Get到奇妙的代入感。
  这不就尴尬了吗。
  罢了,也不展开说了。
  最近MSI的节奏比较多,书里剧情恰好又是2017年MSI,其实也导致最近码字码得慢了,生怕被误以为是KRDog给冲了。
  我这边脑子里感悟是22ms,写出来给你们看就是35ms了,延迟有点高,你们见谅。
  .
  跟大家分享一段经历吧。
  2017年,我高三那年,也是我关注电竞最集中的一年。不务正业但也考上大学了,怪丢人的,不展开说了。
  总之,当年看比赛的强度不亚于现在码字+复盘比赛。
  那年我花了很多地图,就是书里写的总结视野眼位的宏图。
  写了很多速记版团战结束词。
  30秒团战,静音看两遍,然后默写出整场团战每个人在干什么。
  然后关上视频,分析接下来的战术布局。
  别问,具体目的也不展开说了。
  总之有一段时间,背技能/装备/英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上大学后就消沉了,在身上挂了很多会引起嘲笑的debuff,这些基本功就全然浑忘了。
  从画面转化成文字的降维过程,我原本做过,但现在似乎要从头来过。
  怎么说呢,这本书对我挺重要的,权当我累了说昏话了,好几个人问我切不切了,不切,不切,不切。
  我其实挺玻璃心,有些评论看一遍就忘不掉。
  所以借机说一些我对这个行业的展望。
  乍一看文中主角去研究LCK,研究完去教别人,强行给夺冠增加难度,作者真是KRdog+洒毒。
  这类评论让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就是太多人都不记得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了。
  如果你接受霸权和垄断,那可以选择故步自封。
  我写这本书,写这个叫“诸神之巅”的系统,并不是想写一个靠无脑操作虐杀各路神仙的主角。
  这不叫诸神之巅,这顶多叫暴君。
  刚好做我KING战队的土皇帝正合适。
  是有很多人质疑,巅峰的身体,超前的版本理解,队友也不差,不知道这主角爽在哪,不是有手就行?
  每年青训要挖掘那么多人才,入行人士跟退役选手不成正比。
  人士和选手还是有区别的。
  你之所以没听说过他们,是因为他们没有推进这个行业进步,更有甚者在吃着空饷,拖俱乐部的后腿。
  穿越回去,不也是重来一遍浑噩人生?
  在我设定里来,李晏没重生之前可能是前者,转世后才成为后者,真正意义上的选手。
  (西蕨叹气)(帮我放一下BGM,Ohthemisery~)
  有的我都解释累了,虽然评论很少舍不得删,但以后会封删的,不要杠我,影响心态。
  作为一个曾设身处地感受过这个行业的人。
  看过无数浑浑噩噩的场景了。
  叹息往往是比激动多的。
  其实也是为了说一声,电竞对于我,失望大于希望。而后我再把仅剩的那点希望掰碎了写本书出来,偶尔心力交瘁。
  不切,好好写完,成绩无所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联盟:全世界都想帮我拿冠军更新,一点碎碎念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