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组建班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翌日清晨,酒精使高莽正式走马上任,一大早就前往废弃西市的天运司据点,弄得一片鸡飞狗跳。
  天运司天枢使的身份,御赐酒精使的身份,加之皇命在身,不横着走那就不是高莽了。
  皇帝给了高莽特权,可以随意征调天运司的天醒者,暂时划归到他管辖的酒精局的名下。
  那高莽还有什么客气的,今日酒精局的天醒者,就是日后他在天运司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必须要打造好了。
  精通算学的王湾要挖过来,稍微指点一下他就会做假账,剑姬李十二娘也要挖过来,心细如发的她足以担当监工。
  还有董大董庭兰,戏神雷万春,这两人和李十二娘差不多,常年伴驾基本没啥正经职务,皇帝又不缺这两个保镖,还不如来我这帮忙呢。
  经过两日探查,高莽又征调了十二位天醒者,其中四人是史上留名的人物。
  道学家李荃,道号达观子,酷爱道家文化,又身为天醒者,目前担任天运司藏书馆的管理员。
  真实历史上的李荃,史书称其有“宰相之才”,对道家理论研究颇深,著有十卷《太白阴经》。
  高莽对道家弟子有天生的亲近感,李荃又有大才,可以作为亲信来培养。
  第二位,诗人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常年未被授予官职,无奈之下只得隐居山林,以砍柴捕鱼为生,后在好友王维的劝说下加入天运司,成为后勤部的一名录入员。
  祖咏有一首诗很有名,高莽当年也背过,名为《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第三位也是一位诗人,刘方平,妥妥的美男子一枚,野史说他是双性恋,不过高莽看着不像,当然他也不在乎这个。
  刘方平同时隶属于天运司情报部和刺杀部,多次执行美男计还有刺杀任务,这也和他的天赋异能有关:魅惑术。
  刘方平的诗也写得不错,后世熟知的一首为《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第四个,算是半个诗人,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去年加入的天运司,刚结束培训课程,粉嫩新人一个。
  他原本是咸阳大户人家的仆人,常年为主人捧剑,所以名为“捧剑仆”,可捧着捧着,小伙子的异能觉醒了,手里拿着一根树枝都能释放出凌厉的剑气来。
  捧剑仆有一颗诗人的心,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这十六位征调的天醒者,大都是天运司低级人员,或者是闲职人员,所以征调他们不会影响到天运司的运行。
  而这十六人各有所长,分属不同部门,只要高莽加以整合,足以建立起自己的班底了。
  至于像李白,高适,王昌龄这样的大咖,高莽暂时不考虑,考虑了也白搭,因为他们都是天运司的供奉,只负责临时任务,并没有固定的编制。
  高莽其实也想过,要把萧颖士召进天运司,还有拜访过他的李华,贾季邻,而且这三人本身就有加入天运司的强烈意愿。
  可问题是,三人就算加入天运司他也很难够得着,万一分配不好反而伤到了他们。
  更何况,这三人是明年进士试的前三名啊,贾季邻还是头名状元呢。
  所以说,他们三个最好先不急于加入天运司,等明年考中了进士,哪怕只是被吏部委任为低级官员,也要比在天运司用处大得多。
  天运司若想东山再起,肯定离不开朝堂的支持,高莽需要他们留在官场中,慢慢地摸爬滚打。
  杜甫没有随同萧颖士他们来见高莽,说明杜甫更希望走仕途,而不是加入天运司。
  也好,杜甫明年落榜后会进入一段低潮期,忧国忧民的诗圣就是这么磨练出来的,有缘大家终会聚在一起。
  另一位大诗人,诗仙李太白,高莽倒也不操心,玉真公主耐不住他的央求,已经委托道友在寻找李白了。
  就在高莽召集众人,假模假式地修酿酒工坊的时候,玉真公主已然抵达王屋山的中岩台,见到了师尊司马承祯。
  茅屋外飞雪连天,茅屋内炭火正旺。
  司马承祯盘膝坐在软塌上,细细将两封信件看完,不禁发出欣慰的笑声。
  如何才能长长久久,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活成对别人有用的人。
  比如杨思勖,早年征战四方,每战必胜,而到了晚年暗中执掌暗影司,皇帝离不开他。
  再比如高力士,忠心不二,任何时候都把皇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皇帝照顾得服服帖帖,皇帝离不开他。
  咱们的高酒精也不错,会炼丹,会酿酒,于公于私都无可替代,关键他还知道怎么才不会让皇帝无聊,每每弄出新花样来引皇帝开心,皇帝也离不开他。
  至于高莽王屋山的背景,现在看似重要,实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在他仙逝之后,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
  司马承祯甚至能预测到,只要自己一死,皇帝势必剥去高莽“小仙师”的身份,从而把高莽变成自己人。
  当然了,皇帝要把高莽变成真正的自己人,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
  司马承祯合上书信,清澈的目光看向玉真公主,忽然道:“九儿,如果为师仙去之后,你是否愿意自废公主号,从此不问政事,一心向道?”
  玉真公主惊讶看着师尊,颔首道:“弟子愿意!”
  “你可知为何?”
  公主淡淡道:“无非是宽我那三哥的心,他晓得我和小师弟的关系,既怕我影响小师弟,也怕我通过小师弟影响到他。”
  司马承祯微微点头,感叹道:“委屈你了。”
  “不委屈,”玉真公主笑道,“唯有置身事外,九儿才能更好地辅佐小师弟。”
  司马承祯嘉许一笑,忽然想到什么,交代道:“几日前老夫收到李太白的来信,他此刻在颍阳会友,不日就会前来王屋山拜会老夫,你替我见见他吧。”
  玉真公主眼睛一亮,巧了不是,李太白阅历丰富又是剑道高手,正是需要他的时候。
  李太白在外,王摩诘在内,两相策应之下,小师弟的计划可以顺利展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