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如以逸待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月足矣?”
  听到这个数字,不仅李默一顿就连旁边的酒神张旭也没能忍住。
  当时公输海选地形的时候他就在旁边,
  按他的规划,这座关隘就算称不上大唐第一关也不会差到哪里。
  “大人,老夫已经探过汝阳地形,在山口借助山势修建能省不少人力,当然,一月也仅仅修关隘望楼,至于关内的守将府、民宅等等还需大人另做决断。”
  公输海再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原来是这般,有劳先生!”
  李默心中一喜。
  修建关隘的地方就在汝阳西口,那边秦方和他的三百兵士正好能帮上忙,完了再招募七百壮年就能凑够千名劳工。
  只要关口修好了,守将府以及其他民宅街坊由秦方做主即可。
  “大人不必如此。”
  “对了,已到午时,两位先生应该尚未用膳,后厨已备好膳食,我等便用膳食边聊如何?”
  “也好!”
  ........
  世人慌张,皆为碎银几两。
  夜幕降临,有人因为赚了银子而欣喜已有人因为银子而愁眉苦脸。
  东都,洛阳,宣和庄,M.biQuge.biZ
  李家三王李涓听罢门客的禀报后像是失了魂一样,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说话,直到门客再三提醒,
  他才回神。
  “李默怎么会有白麻纸?整个东都的白麻纸生意已被宣阳纸坊掌控,他怎么能如期提供抄本......”
  李涓还是难解心中疑惑。
  话说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他们派人跟到了汝阳,直到方才那边才将汝阳的具体消息传了回来。
  消息所传的李默收拾汝阳三大惹不起的事李涓并不关心,在李涓看来,有义薄楼这棵大树,解决偏僻县城的恶霸还不是理所当然?
  若解决不了才有问题,
  他只在乎义薄楼的抄本能不能如期供应。
  结果....消息令人他无比失望,义薄楼不但能满足商贾还能长期供应。
  这般,怎能想得通?
  “王爷,属下推测....这李默应该是得了一套秘术!”
  皱了皱眉,谋士躬身道。
  “秘术?”
  李涓一顿。
  “王爷,义薄楼每日能供应将近上万抄本且字迹工整,普通书社根本无法做到!即便是西都那些大书社依旧在雇佣抄书伙计行事,每天出两三百抄本已是极限。加之现在又能自己弄出白麻纸,很有可能是李默得了秘术。”
  谋士头头是道地开始分析。
  但无论他如何分析,李家囤积了大量的白麻纸砸在手里已是事实。
  “那...那现在如何是好?”
  越听,李涓心底越沉。
  若对方是普通势力还好,他随便动用一番手段就能将这秘术弄到手然后自己赚银子,可对方偏偏是义薄楼,
  别说是他惹不起即便是李家五王加起来也惹不起。
  “王爷,为今之计我们只剩下一条路。”
  “怎么讲?”
  “待义薄楼的薛大楼主归来去求他,让他重新接纳我们宣阳纸坊而且我们也不求长期给义薄楼供纸,只要能消耗掉我们囤积的那些白麻纸便行。”
  谋士叹气。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还是把义薄楼想得太简单。
  曾几何时还以为义薄楼会主动上门求他们?
  现在不但反过来不说,能不能成都是另外一回事。
  “薛嵩什么时候能归来?”
  起身,李涓一叹。
  “据西都那边传来的消息,薛嵩已到长安,明日早朝就会上殿与许宁、沈进对质,不出什么问题.....五日之后应该能返回洛阳,但....出了问题.....”
  谋士身子微躬。
  “除了薛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良久,李涓苦笑摇头。
  世人皆以为薛嵩此番入京没有问题,但谁又能预知接下来的事情。
  义薄楼了打残的天音教,身为天音教幕后主使的左相杨国忠会眼睁睁地看着义薄楼的人安然折返?
  真不一定!
  “再有其他办法.....那....那.....”
  谋士有些迟疑。
  “但讲无妨!”
  “那就只能服软带着李琛上门赔罪去求李默了。”
  “什么?求李默?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听,李涓直接炸毛。
  他现在最不想求的人就是李默,一个仗着义薄楼做事还不给李家面子的子弟而已,凭什么让他这个伯父上门软语相求?
  ........
  汝阳,县衙,
  李默并不知晓李家的盘算,此时,他正与王昌龄等人合计着什么。
  “先生,问出来了没有?”
  端起茶盏品了一小口,李默开口道。
  “那柯义之说这次的护送队伍可能会经过陇西郡,随行的队伍里有九品高手,再其他的事情一无所知。”
  王昌龄皱眉摇头。
  今日早些时候他去了一趟城外,后来就一直在审柯义和那位谋士,虽说这次义薄楼收获丰厚但那一万套精良战甲也是一块大肥肉。
  且不说银子根本买不到,就算买到至少也是百万两起步。
  白白丢了实在可惜。
  “他真的不知?”
  李默皱眉。
  “主公,他应该是真的不清楚!为了确保做事隐秘,就连柯义和吐蕃那边也是单线联系,次次换人,尤其是这趟.....他只管在汝阳接应,具体详细行程并不知晓,那边就是防止柯义会泄露机密。”
  王昌龄再道。
  本以为柯义和吐蕃那边的联系会很紧,结果恰恰相反。
  吐蕃反而将流程简化到了极致,这么虽然有漏洞但好处也是巨大,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全局。
  至于柯义说的是不是真话?
  王昌龄很是确定。
  刚开始那柯义嘴还很硬但身为八品后期高手,有数十种方法能让他说出实话。
  “这可如何是好?”
  李默摸了摸下巴。
  无论如何,这一万吐蕃的战甲和战刀他是吃定了。
  “主公,或许我们不如以逸待劳,待事情明朗再做决断。”
  一旁思忖片刻,王昌龄道。
  “以逸待劳?守株待兔?”
  闻言,李默渐渐的明白了王昌龄的想法。
  柯义是没有办法和上面取得联系,但只要不出问题,那批装备迟早回到汝阳。
  若是出了问题,肯定会在江湖上传得风风雨雨,到那个时候义薄楼就算出手抢夺也有目标。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文娱大唐更新,第171章 不如以逸待劳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