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重建县城,没银子怎么办?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义薄楼有九品高手坐镇,但那是义薄楼的九品高手并不是他李默的九品高手,更不会来这个偏僻的汝阳县,只要到时候杀他个出其不意......"
  柯义眼中精芒一闪。
  汝阳县的生意极其重要,绝不能让外人察觉,故而县令必须死。
  此番他将汝阳的事情上报之后,吐蕃那边极其重视,不但派出了一位九品的国师还派出了两位八品一起随行。
  到时候再加上三千勇士,还怕义薄楼?
  到时候只要李默一死,就不信义薄楼还会出第二个汝阳县县令。
  “大人所言极是,那.....”
  胡罗大喜不已。
  实话说,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做“代县令”眼下突然出现了一个强势的上司,怎能习惯?
  “就如你所言,先等等看!只是可惜张吉手中的那些物资全部落入了李默之手。”
  “大人,现在落入李默之手不打紧,到了最后还不是大人您的?”
  “哈哈哈哈!这倒是!”
  .......
  殊不知,就在胡罗和柯义暗中密谋的时候,县衙,李默亦是没有闲着。
  “收拾了张员外,接下来就是胡罗!”
  顿了顿,李默道。
  只要将胡罗收拾了,整个县衙才能彻底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到时候再去收拾那条“大鱼”
  “主公,其实我们在收拾胡罗之前还需再做一事!”
  大堂,闻言,丹丘生顿了顿道。
  此时的丹丘生和曾夫子已然全身心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尤其是看到今日判处张员外之后百姓们的反应后,更是坚信他们当初选择留在义薄楼的选择。
  接下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辅佐李默将汝阳打造成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无比富庶的县城。
  “哦?先生请讲!”
  李默一顿。
  “主公,您看.....”
  丹丘生来到了桌案前,桌案上还摆着一幅汝阳县的牛皮地图。
  “眼下进出汝阳之路有三条,一条官道,两条水路!这三条道极为重要,尤其是那条官道,是通往东都的必经之路,故而这里我们必须先掌握在手中。”
  他如是说道。
  “拿下这处通道?”
  略作思忖,李默微微点头。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义薄楼那边肯定会源源不断给汝阳这边送银子、送物资。
  虽说义薄楼有高手但不可能每次都是顶级高手运送,但如果拿下这处通道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就算是普通的属下也能承担运送之责。
  “主公,丹先生所言不错,我们的一千人马已经进城,而那处山寨之中的贼匪也就一千人左右再加上黎哲、邢才二位郎君,拿下应该不是问题。待拿下山寨后,在那通道最西头之处建一座关隘,到那个时候就能确保通道无忧。”
  一旁,曾夫子也跟着开口附和。
  他的想法和丹丘生一样,和保持进出汝阳的通道顺畅比起来,收拾胡罗其实并不当紧。
  “拿下就建关隘?”
  李默摸了摸下巴。
  建关隘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要耗费大量的银子。
  而且县城那边也急需要重建修葺,县库穷得叮当响,哪里有银子来支撑这么大的工程量。
  虽说义薄楼有银子,但义薄楼的银子是私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主公,虽说急了点,但势在必行!此番收拾了那张员外,入库白银二十万两,粮食五万石,即便我们答应给百姓放粮,一万石也已足够,剩下的物资完全可以支撑修建关隘。”
  似乎看出了自家主公的担忧,丹丘生再道。
  “什么?白银二十万两,粮食五万石?”
  李默瞬间一愣。
  今日一直在忙案子的事情,最后查抄张府送回来的清单他还没有来得及看。
  本以为在这样一个穷县,张吉有个五六万两白银已是顶天,不成想竟然这么多。
  简直比东都的那些大户都要富有。
  “主公,这张吉都能这般,县丞胡罗这些年搜刮的民脂民膏肯定只比张吉的多绝不会比他少!万一我们修建关隘和重建县城的银子不够了,再拿下他应该还能补充一番。”
  曾夫子跟着说道。
  大鱼慢慢杀才能让日子细水长流。
  “这倒是没想到,既是如此,那就依两位先生所言,我们先拿下这处通道!”
  回神,李默点了点头。
  二十万两银子建一个关隘应该不成问题,甚至还能带动县内的百姓,让他们有活干有钱赚。
  “明日就先让黎哲再细探一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将那山寨拿下。”
  丹丘生摸了摸胡须,再道。
  官道那边易守难攻,虽说这边有一千人手而且以前都是山贼兵,有经验,
  可硬碰硬这边的伤亡肯定不会少。
  “可惜....暂时还没有统兵的良才,若是有....那处山寨里的山贼也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李默赞成的同时又有些惋惜。
  让黎哲和邢才出手可以但让他们去统领山贼却是有些力不从心,统领山贼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武力。
  所料不差,黎哲和邢才带着一千人马想要拿下这处山寨必定会让山寨血流成河,
  但有统率之才的武将就不一样,他们会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说甚至还会想办法去收复那些山贼为己用。
  “这.....”
  曾夫子和丹丘生忍不住对望一眼。
  论出谋划策、治理县域他们行,但招募帅才这种事....他们是真的毫无头绪。
  “罢了,两位先生,除了通道之事再就是县内百姓该如何安抚?放粮只能缓一时却是不能长久,必须得让他们有个营生才行。”
  顿了顿,李默摆手道。
  帅才、将才可遇不可求,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主公,不如这般......”
  ........
  夜色渐深,
  就当李默和曾夫子等人商议未来城建之时,东都,义薄楼,
  薛嵩看罢手中的书信后,错愕片刻,随后面露惊喜,
  “若冰明日要到东都?属实意外,正好,他来了之后可以让他好好的尝尝义薄楼的火锅和茅台。”
  收起书信,
  薛嵩下意识地看了看远处的酒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