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面热心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章面热心冷
  “不不,九爷,我的意思是……”大概是过于心急,韩戚有些语无伦次。
  面对容慎内敛却仍旧迫人的气场,韩戚本能的产生了怯意。
  容九爷啊,从来都不是个真正的温良君子。
  一个样貌夺目雅致,眼神却冷到极致的男人,又怎么可能温润如玉。
  典型的面热心冷,甚至……心狠手辣。
  容慎幽深的视线落在韩戚身上,离开休息室前,他留下了一句话,“你来制定她的疏导治疗周期,顺便通知她,治疗费用可以适当打折。”
  韩戚自知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好弯腰应声,“好的,九爷。”
  ……
  不到十点,安桐来到了南岗路的日刊杂志社。
  她是这里的兼职校对编辑,工资按照出勤天数月结,日薪五十元。
  编辑部位于三层,安桐的办公位在茶水间旁边,相对安静,同样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角落。
  “安桐,有三篇新闻稿和两本杂志需要跟进,我已经发到你的邮箱了。下午六点前就要提交审核,你弄好尽快给我,弄不完可不能走啊。”
  此时,伸着脖子吆喝的女子是副编,名叫刘然,部门里与安桐工作对接最多的就是她。
  或者说,很多她不想做的工作,都会借着校稿的名义丢给兼职的安桐。
  性格使然,安桐很少会推拒,轻轻点头说了声好。
  对此,刘然很满意,挑着眉峰向身旁的同事炫耀。
  “你这就有点欺负人了,那么多稿子换做老编辑都要校对三天,她一个兼职的小孩,下午六点前怎么可能会审完?”
  “兼职就是干这个的。”刘然脸色一僵,皮笑肉不笑地反驳,“再说了,那些稿子我都审过一遍了,谁让她前两天没来干活,完不成任务的话,那就等着主任扣她工资吧。”
  最后一句话,刘然故意拔高了调门。
  就算距离较远,安桐也听得真切。
  隔着工位的档板,她面无表情地瞥了眼刘然,漠然的眸子噙着平静,即便沉默,也令对方有种不敢对视的心慌。
  临近晌午,安桐关上电脑并戴上帽子离开了编辑部。
  电梯间,有个貌不惊人的姑娘不停地踮着脚张望,瞧见她,赶忙咧着嘴挥手笑,“桐桐!”
  安桐素来消沉黯淡的眉眼,终于掀起了一丝能轻易察觉到的波澜。
  她是苏茜,安桐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我就知道你今天肯定会来杂志社,喏,给你带的午饭,有你爱吃的蒸肉。”
  苏茜边说边把手里的铁饭盒递给安桐,笑眯眯的眼睛像是一弯月牙。
  “谢谢。”安桐接过饭盒,眸子里染了些许烟火气。
  “你老跟我还客气什么。”苏茜甩了下马尾辫,小声咕哝,“怪见外的。”
  安桐没接话,单手拿着饭盒率先走进了电梯。
  苏茜跟在她身后,小心翼翼地试探,“桐桐,你真的不打算再回学校读书了吗?”
  虽然她俩现如今都在杂志社工作,但性质完全不一样。
  苏茜是大四的实习生,而安桐却是大学肄业的兼职员工。
  至于她肄业的原因,苏茜并不清楚,只知道大二那年,安桐突然与所有人断了联系,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现过。
  直到半年前,两人才在杂志社重遇。
  但那时的安桐已经变了,她变得冷淡,变得孤僻,像是明媚春光下迅速枯萎的花朵,失去了所有的生机和颜色。
  原因,不明。
  电梯轿厢内,安桐直视着电梯门,淡声回应,“不打算。”
  苏茜悻然地摸了下鼻尖,自找台阶,“哦,那叔叔阿姨也挺开明的。我要是敢大学肄业,我妈一脚能把我旋飞了。”
  有那么一瞬间,安桐的瞳孔骤然放大,眼神也呈现出空洞失焦的状态。
  也许几秒,也许几分钟,当安桐的意识重新回笼时,映入眼帘的是苏茜那张放大的圆脸,以及她神色中藏不住的惊慌。
  “桐、桐桐,你还好吗?”
  安桐拧着眉心,闭眼缓了缓,“还好,没事。”
  “你确定吗?”苏茜看着打翻在地的饭盒,又望向安桐惨白的脸颊,“刚才你……”
  苏茜没有说完,安桐已经发现了异常。
  她方才短暂的失控症状,导致饭盒脱手,饭菜洒了满地,电梯也早就停在了负一楼的食堂。
  在公共场合出丑,周遭的指点和窃窃私语是避免不了的。
  安桐像个局外人般站了几秒,直到她能行动自如,才默默蹲下身,徒手拾起轿厢里打翻的饭菜。
  一场小插曲,变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安桐最后没有去食堂,只是抱着苏茜给她的铁饭盒,先行离开了杂志社。
  就是这一天,粗心大意的苏茜隐隐有些不安,她觉得……安桐似乎不太对劲。
  ……
  一整个下午,安桐都没有再出现。
  临近傍晚六点,编辑部的刘然有些心焦地到处打听安桐的电话号码,“你们谁都没有她的电话吗?微信也没有?”
  有人一副看好戏的口吻搭腔,“平时就属你俩的对接最多,连你都没有,更别提我们了。”
  刘然气结地拍了下桌子,来不及发火,她的电脑就传来了邮件提醒。
  低头一看,发件人竟然是安桐,附件是已经校对完成的三篇新闻稿和两份杂志。
  刘然的火气瞬间熄灭,也打消了去找主任告状的念头。
  可随后,她点开邮件的同时,无意瞥到了邮箱左上角的一句提醒:定时发布邮件。
  也就是说,这几份新闻稿和杂志,在安桐中午离开杂志社之前就已经校对完了。
  满打满算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别人三天的工作量。
  这样的工作效率,何苦只屈居在杂志社做一个小兼职?
  另一边,日暮黄昏之际,安桐孤身坐在落英缤纷的梧桐树下,毫不迟疑地拨通了容慎的电话号码。
  她说:“我愿意接受疏导治疗。”
  下一句,“能打折吗?”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