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做人要拎得清好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口多意味着什么?
  赵炳听到这话后,眼底精光流转:“市场。”
  “正解。”陈汉点头一笑。
  “人们都说国外遍地是黄金,可在我看来,国内同样如此。”
  “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胆魄,在哪都可以掘到黄金。”
  “反之,就算在华尔街也无济于事。”
  陈汉这侃侃而谈地从容,深深震撼着赵炳。
  望着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后生仔,再仔细分析他每一句话的深意。
  赵炳只觉得头皮有点酥麻。
  陈汉这段话看似简短,但是话里头潜在含义,却透露着对于当下市场的见解与看好。
  这一点,与赵炳不谋而合。
  不过真正让赵炳动容的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形容。
  胆魄。
  这两个字与当今时代极其贴切。
  赵炳能有现在这些成就,靠的恰恰是胆量。
  也正是这样,他才会被陈汉这段话勾起共鸣。
  “英雄所见略同!”赵炳赞了句,表情略显激动。
  “那么阿弟认为,哪个行业含金量最大?”
  陈汉反问了句:“阿哥觉得人们最需要哪些?”
  不等赵炳回应,他又接着说。
  “衣食住行,衣服为什么会排在第一位?”
  “因为它既可以帮人遮羞,又能衬托人们的气质与外貌。”
  “所以它成了人们最为急需,也是必需之物。”
  赵炳皱眉:“你看好服装行业?”
  服装行业确实不错,不过他个人更倾向鞋业。
  尤其皮鞋这块,经过他最近这段时间调查,发现国内这块市场空缺很大。
  抛开那些外国货之外,那些制鞋厂、皮革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牌子。
  正是瞧准这点,他才会有入场鞋业的想法。
  “服装行业肯定不错,但是鞋业同样有着很大前景...”
  察觉到赵炳因他这话,面露几分诧异,陈汉笑着继续说。
  “目前国外流入国内市场的牌子,也古驰这几个洋品牌。”
  “国内真正做起来的却无一家,洋货横行?上面肯定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话说到这里,陈汉没有继续往下讲。
  然而赵炳听懂了,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汉。
  “阿弟的意思是,政策会偏向皮革行业?”
  “应该是各行各业。”陈汉笑着回了句。
  “在这个遍地开花的时期,大势所在就是经济。”
  “要想经济发展起来,必须要百花争放。”
  “皮革行业虽然只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但它的市场量足以排进各行各业前十。”
  赵炳深以为然,这些和他调查到的相差不多。
  “但是目前国内民众,对于洋货执念很深啊!”
  “想要改变这一点,恐怕不容易。”
  “为什么要改变?”陈汉问了句,看着一脸愕然的赵炳。
  陈汉笑着继续说:“顺应潮流,才可以赚到钱。”
  “你想与民意争,只会磕到头破血流。”
  做生意只有站在大势那边,才可以乘风直上。
  妄图扭转大势,与之背道而驰的人,最终下场只会是粉身碎骨。
  陈汉一惯做事风格,是紧跟政策走。
  在国家还不具备抵制洋品牌的实力之前。
  民意就是大势。
  消费者所需的东西就是潮流与政策。
  “如何顺应潮流?”
  “套牌...”陈汉拿起放在脚边的编织袋,把袋子里的鞋盒拿出来,然后当着赵炳的面打开,拿出盒子里的那双皮鞋。
  “这是一双被市场淘汰的皮鞋。”
  “造价二十块钱,可现在就算放在店里面,标价十块钱都不一定有人买。”
  “但如果给它一个外国身份呢?”
  赵炳从陈汉手里接过皮鞋,打量片刻后,若有所思地看向他。
  “你今天来我家,是为了把它卖掉吧?”
  陈汉不可置否一笑:“人也好,产品也罢,一旦被打上进口的标签,价值就会翻几番。”
  “纵使这人这物在国外无人问津,可到了国内,它或他就会变得很吃香。”
  这是当下无法改变的事实。
  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
  有些人到国外转一圈回来,随意捏造一个身份,立马会成为受人追捧的香饽饽。
  产品同样不例外。
  赵炳沉吟几秒:“你把这个方法告诉我,就不怕我撇下你,自己单独做吗?”
  “你觉得我会在乎一个方案吗?”陈汉反问一句,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这里面装着很多精妙绝伦的方案,条条比刚才讲给你听的更出彩。”
  “一份见面礼,若是能跟阿哥达成合作,物超所值。”
  “如若不能,它日江湖再相见。”
  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赵炳挑了挑眉:“在我地头上威胁我?你这胆子可真不小啊!”
  不温不火地语气,挟带着一股压迫感。
  “这世界只有两种人,朋友和敌人...”陈汉语气不徐不疾。
  “成不了合作伙伴,那就只能成为竞争对手。”
  “像阿哥这样的聪明人,目光应该不至于这么短浅。”
  赵炳放下手里的皮鞋,一双虎目紧紧盯着他。
  足足沉默了将近一分钟,赵炳猛地一拍桌子,然后放声大笑。
  “好你个后生仔,胆气就跟你这头脑一样醒目!”
  “但是...”说到这,赵炳话锋一转。
  “你想跟我合作,仅仅只靠创意可不够。”
  “钱,你有吗?”
  陈汉咧咧嘴:“谁说我要跟你合作?”
  赵炳脸上笑容凝固,呆若木鸡。
  只听陈汉接着说:“我只是想把手里的产品卖给你,仅此而已。”
  “当然,除此之外,如果你有兴趣,我还可以帮你建立一条稳定的货源渠道。”
  “并且为你提供几份营销和发展方案。”
  皮革行业前景确实不错,然而陈汉志不在此。
  相比起其它行业,他更钟意自己的老本行。
  只要前期有资金足够,以他对食品行业的了解,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前世公司的规模。
  “你把我给搞蒙了...”赵炳咂咂嘴。
  “照你这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为,你只是想借这批产品,捞一波块钱,然后转身进入其它行业?”
  有人这样做生意的吗?
  千辛万苦开拓一条渠道,仅仅只是为了赚一波钱?
  这种行为着实让赵炳难以理解。
  “人的精力有限,所掌握的技能也不同。”陈汉语气和煦。
  “我精通的,你不会。同样你擅长的,我也不懂。”
  “当然,阿哥如果愿意分我一杯羹,我不介意投点钱。”
  “但是你愿意吗?而且,我只想跟阿哥做朋友,不想让你我之间的交情有利益掺杂在内。”
  任何关系一旦掺杂进利益,迟早会因此反目。
  朋友之间相处,要想关系持久,最好不要有金钱来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