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过年(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到家的李前进执意不让李恺晚上留在这里陪他守夜,就连常大龙想留下也不同意,除夕夜是团圆夜,孙子不陪着亲爷爷,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常大龙是第一次在李家过年,除夕宴不参加,会被挑理的。
  李恺解释说:“大龙是我爸的义子,跟李家有什么关系,他们挑不着理,挑也没用,以后还不定见几次呢。再说了,那边儿我又不是不去,我晚上先过去,去之前把咱们的年夜饭准备好,我在那边象征性吃点儿,差不多就赶回来,你们也等等我,我回来咱爷仨一起过大年。”
  李前进虽然嘴里不同意,但心里还是高兴地,就这样,一老一小又打了会儿“嘴仗”,李前进还是“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之后李焱过来了,陪李前进说了会儿话。听五叔夸他儿子聪明懂事孝顺时,一脸的不屑,心里却很高兴。
  午饭简单吃了点儿,“哄”着李前进回屋睡午觉。等李焱去了那边儿,李恺和常大龙开始包饺子。这年头饺子没啥可发挥的,标配猪肉白菜馅的。俩人一个负责擀皮,一个负责包,配合的相当默契,不一会儿就整了两篦帘,因为只需要包出晚上十二点和明天大年初一的饺子,有两篦帘足够了。
  休息时间,李恺又把那个疑似青花瓷的罐子拿出来摆弄,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像真的,用手绢轻轻地擦拭,温柔的如同在擦拭美人的脸颊。
  “哥,这是啥?也是个宝贝?”常大龙疑惑地问道。
  “说不好,现在还不能确定,如果是真的,那绝对是个宝贝。”
  “哦。”
  “哦?”李恺对常大龙的求知欲很失望,这个时候不应该表示惊讶吗,接着转化为兴奋,然后再夸自己慧眼识珠,有福有运,将来一定一帆风顺、财源广进、大富大贵什么的吗。
  这年头,找个合格的“捧哏”真费劲,常大龙这样的,别说上台了,出徒都难。
  “听说过青花瓷吗?”李恺问他。
  常大龙茫然的摇摇头。
  “青花瓷是唐朝开始出现的一类瓷器,”
  “这个是唐朝的?”常大龙终于有点惊喜的样子。
  “听我说,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话。”李恺横了常大龙一眼。
  “嗯嗯。”
  “这种蓝色图案的瓷器,叫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朝,”李恺继续说,“因年代久远,没能传下来几件,而且当时主要是外销,就是出口,所以国内完整的存品几乎没有。到了宋代,或许是因为它的图案和色调不符合大众审美吧,青花瓷并没有得到发展,所以宋青花存世的只有几块碎瓷片。
  到了元朝,可了不得了,元朝蒙古族打仗牛逼,把欧洲差不多都征服了,把那边的颜料抢回来自己做瓷器,青花瓷有了高速发展,”其实李恺对青花瓷也是一知半解,前世震惊于它的拍卖价格,才在百度上做了些许了解,知道的那点东西,也就够忽悠常大龙的,“所以元青花……很值钱。”
  “有多值钱?”
  这个哏捧得好,李恺满意的点点头。
  “这么说吧,十几年后,元青花能卖到两个多亿。”
  “啊,又发财啦……”常大龙惊讶的瞪大眼睛。
  “不过那得是人物的,咱这个图案的都是花花草草,估计价格要差一半。”
  “一半?一个亿?……那你这个要是唐朝的呢?”
  “……你疯啦,刚才上坟你看见太爷爷坟上冒青烟啦?国家博物馆都没有的,我能碰上?想美事吧。这个也可能是明朝的,明朝也有青花瓷,价值就差多了,回头得找个可靠的人给鉴定一下,这东西连个款都没有,猜着心里哆嗦。”
  “哥,你把它收起来吧,我看着也哆嗦。”
  “出息。”李恺嘴里说着,还是用微微颤抖的手把罐子包好,放进板柜里。
  两人歇了一会儿,开始年夜饭的准备工作。虽然人少,李恺还是准备了十个菜,十全十美嘛,就是菜量比平时要少一些。
  准备工作做好,天已经黑了,给常大龙拿出带来的奶粉,叮嘱他差不多时间跟五爷一人浓浓的喝上一碗,垫垫肚子,自己不会太晚回来。
  李焱凌晨六点起床,摸着黑顶着寒风骑了一个半小时自行车终于赶上了祭坟的大部队。
  刘凤芝昨晚一点多下的中班,今天晚上又要上夜班。李焱心疼媳妇儿,就没让她来,等明天下夜班再坐郊县车过来,并约好时间在村口接她。
  李恺心疼媳妇,李老太却不以为然。
  “老四,你媳妇怎么没来,除夕都不来和公公婆婆过年,真是没规矩。”
  “娘,小恺他妈昨天的中班,今天晚上又是夜班,时间倒不开,太累了。”李焱解释道。
  “白天不是有时间吗,过来跟我们呆会儿,和她嫂子们把年夜饭做了,再回去上班呀。你几个嫂子咋都有时间,就她忙,有个破工作了不起呀,连个假也舍不得请,不是嫌弃我这个老婆子吧。”
  “咋会呢,凤芝什么样儿你还不知道呀,对你们二老重视着呢,但凡时间能倒腾开,能不来吗。她们是三班倒,一个萝卜一个坑,轻易请不下假来。您也知道她那个工作,机器一开就连续运转十一个月,中间不能停的,停下来机器就堵了,那损失就大了去了。谁不想一家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过个年,可拿这个当理由请假人家不可能给批,都想过年,都请假,那生产不就完了。”
  “她什么样儿我可不知道,又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的小媳妇,谁拿婆婆当回事呀。”李老太继续不阴不阳的说着。
  “娘您说这话我可得替她报个冤,凤芝还不把你们二老当回事儿呀,这不除夕赶不回来,她特意买了稻香村的点心匣子,让我给你们捎过来,说您最爱吃里面的枣糕和花生酥。为了让您高兴,她用心着呢。”李焱陪着笑说。
  点心匣子早被李老太藏起来了,留着后天女儿归宁吃,这两天人来人往的,万一被哪个不懂事儿的吃了,就糟蹋了。
  “算了吧,就那两盒破点心,是你媳妇买给娘家剩下的吧,好东西和你们的钱都被她倒腾回娘家了。”
  “怎么可能,娘,您可别瞎捉摸了,小恺他妈不是那样的人。”
  “怎么不是,我问你,垚儿向你借钱,你咋说没钱,是不是让你媳妇都给她娘家了,我可是知道,你们家的钱都在你媳妇手里呢。”李老太质问道。
  “老五借钱,是我不想借的,我媳妇怕把关系闹僵了,让我说话婉转点儿,我才说的没钱。”借钱的事儿李老太跟他嘚啵了好几次了,李焱想着今天干脆把话说开。
  “你有钱为什么不借给你妹子,那是你亲妹子,还不如一个外人说话好使呀。”
  “娘,老五真要是有事儿,我肯定会帮,可这都几次了,她是有事儿吗?第一回,说找人给何勇介绍了份工作,国企正式工,要一千块钱打点,我借了。不到二十天告诉我,她们被人给骗了,介绍人拿到钱就失踪了;第二回,说跟人合伙做买卖,差点儿资金,借两千块钱,我也借了,大哥那里也借给她两千。过了一个月告诉我,又被人骗了,合伙人卷钱跑了;第三次,说要倒腾废铁,又要借两千块钱,我说没有那么多,借给她六百块钱,然后呢,又是不到一个月,说运输车翻江里了,又是血本无归。这钱我还怎么借,我一年能挣多少钱,我们三口子不用吃饭的吗。”
  “那是他们运气不好,你得理解。”
  “是吗?可我听说的可不是运气原因,何勇赌博输了,欠张疤瘌一千块钱,我借钱给他的第二天就还清了。”
  “不可能,小勇那孩子怎么可能赌博呢,小勇他妈可是我老干姐妹儿,人家教育孩子可是有讲究的,不可能让孩子做这种乱七八糟的事,你可不能听外面人胡说。”李老太一听就急了。
  “行,我胡说。那第二次呢,第二次借钱后,何勇马上就买了一辆摩托车满村转悠;第三次借钱后,他们家顿顿大鱼大肉,三天两头跟一帮狐朋狗友喝大酒。荷花婶真是好家教。”
  “……你有钱,让你妹子花点儿咋了,那可是你亲妹子。就算让小勇花了,他也能对你妹子好不是。”
  “我可以给我亲妹子花,但不能花的不明不白,不能一边花着我的钱,一边说我是个傻子。以后这钱我不会再借了,我和我媳妇说好了,以后分账过,谁挣的钱谁自己管。我们俩每个月各自拿出一百块钱来存银行,留着将来添置东西或发生事情用;再各拿出一百块钱来买粮买菜过日子,再剩下的才归自己支配。我一个月283块钱工资,还得给您五十块钱,你算算我还有没有钱借给别人。”李焱实在受不了了,借钱的事儿,今天干脆解决清楚。
  “你们这是什么过法儿,这还叫两口子吗。”
  “这是城里夫妻过日子的新方式,‘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多剩少归自己’,国家提倡的。”
  “那你不是还有外快吗,你给老三他们修机器,不是也给你钱啦?”李老太不甘心的说。
  “没了,我这就跟三哥说,以后修机器不要钱,算是给村里做贡献了。”李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欲望了,起身往外走去。
  身后传来李老太的声音:“凭啥不要钱,必须要钱,你要了钱可以借给你妹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