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国人与野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牙子唯恐这奴隶的话语激怒庆忌,导致自己的这一桩买卖打水漂。
  但,庆忌不以为意!
  “是何条件?”
  那奴隶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木制囚笼,那里,关押着一个身材瘦小,面有菜色,不过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奴隶瓮声瓮气的道:“那是某的故人之子。其父对某有救命之恩,阁下若能将他一并赎买,某愿一生追随你,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好!”
  庆忌立刻答应下来。
  他十分赞赏的看着青铜囚笼中的那个奴隶!
  此人,果真重情重义,非比寻常。
  别的不说,光是此人那义薄云天的气概,以及不凡的谈吐,便足以让庆忌能猜测到,他的来历一定不一般!
  要知道,古代人不一定都是咬文嚼字,之乎者也的。
  日常口语中,普通的黎民百姓对话用语十分简洁,只有贵族出身的人(知识分子)才能做到谈吐不凡!
  庆忌当即从怀里掏出一袋马蹄金,将这奴隶赎买出来。
  至于那个“故人之子”,则是被当做赠品,一并赎买!
  出了牙行后,庆忌又跟那奴隶攀谈起来。
  得知他是楚人,名为熊子丹,出身于显赫的楚国公族!
  熊子丹的高祖父,正是大名鼎鼎的楚庄王。
  按理说,作为楚庄王的苗裔,熊子丹是不应该如此落魄,甚至于沦落到被充当奴隶的地步。
  但,有时候真是天意弄人!
  熊子丹的祖父曾为大将,征讨楚国南方的滇蛮,但作战失利,远征的楚军被截断后路,深陷蛮夷之地,不能踏上归途。
  于是,楚军就只能在滇地暂时安家落户,等候救援。
  但长时间的了无音序,再加上常年同狡猾的滇蛮游击战,终于让大多数的楚军将士按耐不住,开始大规模逃跑。
  熊子丹的父亲无奈之下,只能率领仅剩不多的楚军踏上归途!
  不幸的是,这些楚人多数染上重病,撒手人寰。
  熊子丹自己,则是侥幸存活下来!
  他本想秉持父辈的意志,返回楚国,不料误打误撞的进入吴国。
  最终,熊子丹因为寡不敌众,被一大群捕奴者逮住,直到今日才被庆忌赎买出来!
  得知熊子丹的遭遇后,庆忌与孙武都深表同情。
  堂堂一个楚国的苗裔,楚庄王的子孙,居然沦落到这种地步,怎不让人唏嘘?
  不过,假使熊子丹回到楚国,恐怕楚人都不一定能接纳他。
  盖因事情过去太久,楚人早已遗忘了那支曾被派到滇地远征的军队。
  至于熊子丹,不过是其父与滇女所生之子,血脉不清不楚的,楚人能承认并接纳才怪!
  这种捕奴的事情,其实在天下列国都并不罕见,甚至跟人们寻常打猎一般,习以为常的。
  西周时期,天下万民主要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国人,一种是野人!
  昔日周人灭商之后,摒弃了商朝比较原始野蛮的奴隶制,取而代之的是分封制,但这套制度,并非没有奴隶!
  周人将商朝的遗民、战俘、周边征服的异族人等非周朝的子民进行放逐,他们被称为野人,只配种地,极少能够有上升的通道。
  周朝实行分封制,一共有五等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吴国虽已自立为王,但在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第四等的子爵!
  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
  对应的统治地位则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他们是世袭制。
  对平民,即国人,国人权限相对比较大,他们是贵族阶层统治的基础,国人不仅能种地,还可当兵,参与政zhi经济生活,也能实现士级的晋升!
  而且,国人的权力不小,甚至起到能决定国君候选人的立位。
  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不堪忍受盘剥的国人直接将国君处死!
  简而言之,国人与野人的区别就在于户籍!
  如现代的户籍制度一般。
  户籍关系每个人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几件事,都与其息息相关。
  而在西周时期,城市人口被称之为国人,农村人口被称之为野人。
  奴隶,作为最底层的存在,自然是没有户籍的,即黑户。
  而在庆忌所处的这个时代,盖因战事频繁,国人与野人之间的概念已经被混淆。
  国人代表着公卿大夫这一类的贵族,庶人代表着平民百姓,野人则是逃亡的他国百姓,无土之人。
  野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变成奴隶!
  因为他们是黑户,一旦被捕奴者逮到,或者官府抓住,等待他们的,将是困苦且黑暗无比的奴隶生涯。
  各国的奴隶交易基本上都是合法化的。
  莫说是吴国这样的偏远之地,即便是中原的晋、齐、宋、卫、鲁等国,自诩为礼仪之邦的国家,奴隶制都十分的盛行!
  奴隶的出处,不外乎野人、战俘、囚徒、犯人后代等等。
  熊子丹就属于十分悲催的一种。
  没有户籍的野人,成了捕奴者眼中值钱的猎物!
  ……
  回到吴王宫后,庆忌将熊子丹及那个故人之子安置好,就跟孙武在偏殿对席而坐,谈论大事。
  “长卿,今日寡人与你的这一趟微服私访,收获不小。”
  庆忌感慨一声,道:“寡人欲在我吴国推行新政,或许,可由此入手!”
  “大王说的是奴隶制度?”
  “正是。”
  庆忌微微颔首道:“奴隶之制,害人不浅。于个人,是为不仁;于国家,是为不利!”
  “寡人先前翻阅过吴国的户口典籍,发现先王僚之时,十年前,我大吴的黎庶不过十四万户,人口仅有八十三万!”
  “这么多年过去,吴国的人口才堪堪八十五万!”
  “何以户口增长速度如此缓慢?”
  “症结何在?”
  闻言,孙武不禁沉吟一番,随后回答道:“大王,或许是由于我大吴近几年战事频发,内乱不止的缘故。”
  “不可能,绝无可能!”
  庆忌掷地有声的道:“即便除去在战乱中丧生的军民,失踪的人口,我大吴的户口都不应增长如此之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