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郑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天后,郑泰被洪旭以商议军情的名义请到了思明州,登上码头看到带头迎接的郑经,郑泰心里就是一沉。
  洪旭邀请自己上岛,却未提及郑经已经返回思明州,可见郑经对自己已经有了猜忌之心。现在再想退走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见礼。
  还没等郑泰弯下腰去,郑经一把将其托住说道:“伯父,侄儿哪敢受叔父之礼!”
  “礼不可废,如今大王是郑氏之主,继位延平,泰乃臣下,理应行礼。”郑泰嘴上这么说,身体却很诚实,借着郑经的手势站直了身体。
  “伯父!寡人刚刚返回思明州,就听洪将军说邀请泰叔商议军情,想着当初伯父对寡人的回护,心中感念万分,只盼日后泰叔还能与寡人亲近,一如既往地回护寡人。”
  郑经的话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我对你郑泰还是信任的,不过你得听话,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特殊跟我搞对抗。
  “延平王说的哪里话,身为郑氏族人,不支持你,还能支持谁。”郑泰笑道。
  “还是泰叔对寡人好,有伯父这句话寡人就放心了,走,跟寡人回镇守府。”说完就不容分说地拉着郑泰就往镇守府走去。
  郑泰知道自己被这个侄子套路了,从他登上思明州这一刻起,他的人身自由就不属于自己了,这个纨绔子是跟谁学的这些阴损的招数。
  郑氏缺马,从码头到镇守府也不是太远,一路上就这么走着回去。郑泰发现不少民居都在收拾家当,马上就明白了郑经为何要将自己诳过来。
  这小子是想着放弃思明州与金门啊!郑氏这么一退,以后还能回得来吗?郑泰知道这一切跟自己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不禁苦笑着摇摇头。
  郑经装作没有看到郑泰的小动作,一路回到镇守府,所有人都落座之后,郑经向所有在思明州的武官武将问道:“诸位!若是满清对思明州全力一击,我们能否守住思明州?能否守住金门?”
  包括郑泰与洪旭在内,所有人都沉默了,谁都没有信心守住这两个距离大陆最近的岛屿。单凭陆上的力量,郑氏与满清的实力相差巨大,以郑氏目前的力量,根本无法挡住满清的进攻。
  “怎么没有人有守住思明州与金门的信心吗?”
  “延平王!我郑氏如今与满清的力量悬殊,想要守住两岛谈何容易,可是就这么拱手让给满清是不是太便宜满清了。”洪旭是思明州最高守将,别人都不说话,洪旭却不能不说话,不然延平王的脸面往哪放,他得配合郑经说服郑泰,争取达成一致完成撤退。
  郑经点点头道:“念荩将军说的不错,既然我们的实力相差这么大,还死守在这个岛子上与敌人死拼,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一旦满清夺岛成功,岛上的百姓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如今满清在大陆施行迁界禁海,我们还有多少人力可以挥霍?
  可能诸位心中都有一个想法,我们这样灰溜溜的后撤,以后还能回得来吗?毕竟大陆才是我们的故土,若是我们不能打回大陆,那么我郑氏的合法性何在?
  在这里寡人明确表态,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进攻,寡人在承天府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古人都知道欲成大事当以人为本,难道今人还不如古人吗?
  寡人不管你们能否想的通,想得通要撤,想不通也要撤。
  当然有人说,我不愿意跟着你郑氏去那个鸟不拉屎的承天府受苦,想要去大陆投奔满清,这没问题,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寡人会安排船将你送到大陆上。
  咱们可以好聚好散,只是再次相遇我们就是生死大敌。你们想走没有问题,若是有人煽动士卒、百姓叛逃,那就别怪寡人不念旧情。”
  郑泰知道这番话就是说给自己听的,这个时候郑经要的是他的当众表态,若是他不选择臣服,估计郑经是不会再放他回到金门。
  他本就没有多大的野心,这些年感觉郑家有些后劲不足,悄悄地将自己的财产向倭国转移了不少。大不了就选择当个富家翁,带着家人去倭国养老。
  老郑家在郑成功手里没打出个样子,落到郑经这个纨绔子手里还能好到哪里去,既然这么忌惮老子,那老子就不干了。
  “延平王,末将完全赞成后撤,末将身体不适,恐怕不能胜任金门守将之职,还请延平王另选名将接替末将完成后撤事宜。
  末将不求别的,只求延平王允许末将到平户去找你二叔,从此在平户了此残生。”
  郑经心中冷笑,钱捞足了,就想躲到倭国去享清福,哪有这么好的事,这趣÷阁钱郑经还有大用,哪里能让你郑泰给挥霍了。
  心里虽然不屑,脸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伯父说的是哪里话,后撤到承天府,寡人还要仰仗泰叔,吏官之位就是为泰叔准备的。”
  郑泰没想到郑经会给他开出这样的条件,要知道在永历帝还活着的时候,郑氏的官员都要经过永历朝廷任命,尽管这个任命都是走个过场,还是不能随心所欲。
  现在永历已死,大明朝再无亲支能够承继大统,被赐予国姓的郑氏就天然成了大明理所当然的话事人。听郑经的话,这明显就是要自己建制。
  吏官可就相当于朝廷的吏部尚书,这可是号称天官的存在,若是郑经真的愿意委任自己做吏官,说明自己这个侄子心里还是把自己当一家人的。
  不过到底是不是真的愿意将人事权交给自己,还要听其言观其行。
  “延平王,下臣何德何能,能够执掌吏官。”郑泰马上就改了口气,不再以武将自称。
  郑经敏锐地捕捉到了郑泰语气上的微妙变化,他知道郑泰动心了,若是郑泰愿意为自己效力,将人事权交给他又何妨,反正最后的拍板还是在自己的手中。
  没了兵权,郑泰不过就是一个有些权力的文官,一个文官能够折腾起多大的浪花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