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军队夺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末,神武右军主力开拔到淮南东路的扬州城。与江南隔江相对。
  从平叛以来,神武右军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从最初的一万四千余人,一路飙升到到了如今的三万余人。
  其中主要是义军投效扩增的人数, 少部分是岳飞征召的新兵。
  按两淮的人口密度,神武右军的人数本应该还可以继续上升。但受限于粮草供应,岳飞不得不极力压制军队规模。
  神武右军的供粮,完全无法指望东京。事实上,东京反而要指望淮南一带的粮草救急。
  若是寻常年份,以东南之富庶, 供应东京之余也能轻松再供给三十万大军。
  但前几年平宋江、平方腊, 大量西军南下,已经消耗了东南府库中绝大部分的存粮。
  神武右军的粮草置办几乎全由岳飞自己统筹。
  这种事情谈起来似乎耸人听闻, 一支军队自筹粮草,自行征兵,那同军阀有何区别?
  但事实这对大宋军队而言,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从宋军成立那一刻起,宋军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自己的后勤补给能力。
  所以只要规模一大,或者只要尝试远征,必然因为后勤补给,而导致惨败,结果数十万将士惨死沙场。
  神武右军目前算是在为全军开创一种新的模式,即军队自己组建后勤部队, 专业负责运输粮草。
  岳飞特意为这支部队新建了一个编制, 名为卫勤军。编制高达四千余人,他们负责伤兵救治、工事建造以及监督运粮。
  不要觉得士兵们会嫌弃卫勤军, 事实上全军将士争先恐后的想加入卫勤军。倒不是因为这里有大量漂亮护士小姐姐, 而是卫勤军相比于小卒,他们更像是一群军官。
  尤其卫勤军的治粟使司, 这一司下面有四个营, 每营五百人。看规模便可知,这两千人不可能供应庞大军队的运粮工作。他们的职责是统筹为军队征发的徭役,监督百姓运送粮草的。他们更像是官府管理徭役的小吏。
  不同点是,若遇到战事,他们需要集结起来,列阵作战,守护粮草,等候大军集结。
  这点危险性,可以疏忽不急。如果敌军主力都打到大后方,断绝粮道了。那战局肯定已是十分危险,他们就算在前线也未必比送粮更安全。除此之外,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大后方督运粮草,一个敌人也看不见。
  总而言之,国家混乱之际,军队权柄会显著增加。神武右军就属于这种典型情况。
  他们借着淮南平叛的时机,将运粮权从文官手中夺到自己掌控之下。淮南各个城池,府库情况各有差池,朝廷也无法详细掌控统筹。神武右军的治粟使司便自行派军队去搬运。
  这种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后, 倒也使得朝廷公卿们增加了些许自信,给了军队一点点信任。自中唐以来数百年对军队的防范戒备之心,有所缓解。
  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谁都不相信神武右军会叛变。不仅仅是神武右军主将岳飞赤胆忠心,更重要的是神武右军从上到下,无论军官、士官还是士卒,都有着一颗忠义之心,贯彻着《春秋》大义,想的都是尽忠报国、护卫桑梓。
  这种情况下,就算主帅由岳飞换成了其他人,这支军队也不会跟随主将造反。
  也由此,武将和军队不再是大宋朝君臣最为防备的对象。
  大宋自上而下都依稀察觉到了,控制军队的方式似乎并不止打压贬低一种,也可以是向军人贯彻一种高尚的精神,即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
  甚至于一些儒家学派更加激进的提出,士大夫们也需要贯彻这种精神。士大夫总是自诩国而忘身,那为什么在国难当头时却总是有人卖国求荣?难道高贵的士大夫连武人都不如?
  当然因为时间尚短,这种流派还未发酵出影响力,只是在一些州府中冒出了些许萌芽。即民族主义萌芽,这个民族的所有子民,无论文武都应该忠于诸夏。
  这种思潮,最激烈的地方还是在军中。因为军中每日都在讲《春秋》,讲忠义,讲忠君报国。
  神武右军的将士最是坚信赵桓那句“朕即国家”。在他们心中,一切与官家意志相悖的,都是叛逆,是可能威胁自己利益的叛徒。
  这使得他们的作战意志无比坚决,三月末神武右军开赴至扬州,四月初二,大军便跨过了长江天堑,进入镇江府。
  与赵桓以为的南宋小朝廷会昏聩腐败不同,这个江南小朝廷是真的在极力抵抗。
  赵构与一众宰相、士大夫们积极备战,主动迎敌,从四面八方抽调了十四万余军队驰援镇江府。
  他们有雄心,有壮志,要划江而治。做好了各种战略部署,派遣了精兵强将。绝非浑浑噩噩,坐以待毙。
  可是结局却令人心酸落泪。很多事不是拼尽了全力,就能成功的。
  双方决战爆发,两军激烈交战,但只用了一日,江南十四万大军被神武右军彻底击溃。尸骸遍布战场,死者枕藉,方圆十余里遍地尸山血海,倒地的旌旗,折断的长枪,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战场格外血腥凄凉。
  江南军队的惨败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他们就只有这种水平的战力,实在打不赢神武右军。
  他们名义上十四万军队,但吃空饷严重,实际数字可能连十万都没有,只有七八万人。而且江南承平日久,军队甲胄不齐,又疏于训练。在战场上,没有一丝强军的影子,只有被碾碎的命运。
  南宋小朝廷,至今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备。只靠士大夫维持的统制,就像沙子堆砌的城堡。一支强军入侵,他们平日里刻薄、打压、荒废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就会死于敌军刀下。
  神武右军突破长江,兵锋立即从镇江府开始向东西两侧横扫。东侧由牛皋率军直奔常州,西侧岳飞亲自统领,大军神速推进,在江南小朝廷还来不及反应之时便已包围建康府。
  伪朝宰相汪伯彦留在这里总督前线战事,可是战败来的太快,他还未来得及逃,就被背嵬军堵在了城内。
  攻城两日,建康城破,神武右军俘虏伪朝宰相以下官员三百余名。
  这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直至被俘虏还是不理解!为什么高贵的士大夫们已经团结一心,还是被敌国一支强军入寇,踩落尘埃,卑贱的不如一条野狗。
  但朝廷已经完成了战事动员,神武右军几乎是以绝对精锐之师,攻击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完成对腐朽士大夫的清扫。秩序正在从长江沿线迅速向南恢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