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承包海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村长先在村里,跟村干部们开个会,公布了楚文要搞海洋养殖这件事,整个村子都会参与进去。
  所有村干部都被楚文这个计划所震惊。
  “他是真舍得出钱。”村书记笑道。
  大家都知道,楚文一次比一次挣的钱多。但是,楚文花的钱也一次比一次多,从不做守财奴,立即投入到相关的发展项目中。
  大家忽然有点明白,人家为何总能赚大钱了。
  钱生钱,这不是正常的操作吗?
  “一个亿以上,那么多钱就砸进去了?”其他人头皮发麻。
  那么多钱,要是平分给大家,他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变成百万户呀!
  说实话,砸这么多钱进去,就不怕血本无归吗?
  “好魄力,咱们村肯定得支持,一旦搞好,全村人跟着吃红利,一起发财。小文这孩子,发达了也不忘我们这些乡亲,是个好孩子。”老主任开口道。
  现在,他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楚文手下混饭吃。
  村长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小文出资搞这个项目,也是为了大家能脱贫致富,我们可不能拖后腿。从明天开始,大家要多学习养殖知识……”
  机会已经给了大家,但能不能捉住,就要看大家的努力了。
  第二天,村长联袂村书记,一起去镇政府。
  承包一片海域,可不是小事。
  叶镇长听后,人都麻了。
  楚文投资的海产加工厂,都还没正式建成投产,又要投资海洋养殖?而且规模巨大。这架势,是要搞他们市最大的海洋养殖场呀!
  “没开玩笑?”叶镇长再三确认。
  村长苦笑:“我哪敢跟镇长开玩笑呀?资金很快到位,镇里能不能……”
  叶镇长摇头:“承包海域,这得去市里的海洋和渔业局搞。不过,对我们镇而言,这是大好事,能促进我们镇的经济发展。我代表镇政府给个态度,力争将那片优质海域帮楚文拿下来。”
  村长和书记听后大喜,有镇政府帮忙说话,那是最好不过的。
  此外,叶镇长还跟村长他们讨论海洋养殖的问题。
  “海洋牧场,是近年来讨论比较多的发展项目,不止我们国家重视,很多国家都在较劲。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许多,只能要合理利用,发展空间极大……”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RB、寒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家的起步比较早。
  我们国家,目前只是初步阶段。叶镇长还说,国家在这方面,是有补贴的,所以他觉得楚文选择的这个投资项目非常有前途。
  “当然了,养殖的对象很重要,你们商量好了吗?”叶镇长问道。
  “还没,正在考虑之中呢!其实,这个项目,楚文也只是出资,具体的管理是交给他叔和我们村子……”村长将情况大概说一下。
  叶镇长手指敲了敲桌子,沉吟一会:“嗯……那确实得慎重,最好就是请个专家,需要科学引导发展,不能乱来。”
  作为一镇之长,他也不希望小沙村的发展受阻,最好就是一路飘红。
  “楚文也有这个打算,请专业的人来指导。”村长说道。
  他们村毕竟是传统的渔村,大家只会捕捞,养鱼并不在行。尤其还是大规模养殖,那就更需要科学的指导。
  “你们有计划、有目标就好。行,这两天镇里就帮你们去看看,有什么政策的,都会尽力帮你们争取。”
  对于楚文的资金来源,他刚才听村长说了。
  没什么问题。
  其实,即便资金来源不明,叶镇长估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关系到他们镇的经济发展。
  多少富豪的资金,来源都可能有点问题,要计较这些,是计较不来的。
  两天后,叶镇长又来到小沙村,和楚文见面,也带来了承包海域的消息。镇政府出马,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小沙村外面的海域,是一片海水比较优质海域,深浅适中,开发成为海洋牧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海洋牧场的建造首先需要考虑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海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且不能太深;二是水流平缓,不能太急,海底还需坚硬平坦。
  事实上,海洋牧场也分多种。
  按海域不同来分,有浅海海洋牧场和深海海洋牧场;按功能不同来分,有休闲观光海洋牧场、养殖生产海洋牧场以及多功能海洋牧场等。
  承包费不贵,每年每亩才一百元左右。
  楚文直接圈了五千亩。
  其实,政府没有想过挣老百姓这么点钱,承包费只是意思一下而已。用比较低的承包费,吸引大家搞养殖产业,发展地方经济,这才是政府的真正用意。
  当然了,这也是出于保护海洋生态的考虑。
  希望越来越多的渔民转型为养殖,捕捞就少了,对恢复海洋生态有很大的帮助。
  “先五千亩试试水吧!如果发展好,再加大规模也不迟。”楚文笑道。
  五千亩已经挺大的了,以他们小沙村的人力,管理那么大的海洋牧场,十分吃力。以后如果要扩大,恐怕得拉其他村子入伙。
  “你心里有数就好。”叶镇长点头。
  他挺感慨的,听说两三个月前,楚文还是一名打工人。那么短的时间内,已经蜕变成大老板。
  不过,叶镇长颇为高兴。自己镇出了这么个有野心,有能力的实业家,是好事。
  村民们也听到了消息,几乎都是面面相觑,而后满脸笑容。
  楚文这是要先富带后富?
  对于以后职业的转变,他们没有不乐意的。近海捕捞每况愈下,很难混吃,有时候他们还有点迷茫。
  “那我家的渔船,是不是可以卖了?”
  “别扯,你家那艘渔船,有人要吗?直接报废都可以。”
  “我就知道,小文不会忘记我们这些乡亲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