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肠套叠: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病人来,
  周墨迅速拿起趣÷阁、纸,出了值班室。
  “咦!”
  周墨出去一看,就看到病人非常特殊。
  1岁多的小宝宝!
  “哇哇哇~~~~”
  在痛苦大哭,脸色都哭成了酱紫色。
  哭声响彻整个东区病房。
  小宝宝的母亲抱着小宝宝,眼泪滴落,而父亲则忙活着办入院手续。
  周墨快步跑过去:“你好,我是你的医生,宝宝现在是什么问题?”
  母亲紧紧抱着宝宝哭着道:“我也不知道啊,从今天中午喂了牛牛饭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牛牛就开始哭闹,哭好长地时间,好像很痛苦的样子……”
  周墨:“哭了多少次?每次哭多久?”
  妈妈:“牛牛从中午到现在,哭了好几次了……每次哭十几分钟吧,以前都挺乖得,一抱就不哭,现在怎么抱都不行……”
  周墨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个父母是属于那种可以沟通的,说话流利。
  周墨:“走,去病房……”
  周墨还是第一次接这么小的病人,有点紧张。
  边走边问:“有没有不哭的时间?多长时间不哭?”
  妈妈:“牛牛每次哭十几分钟,然后又安静下来十几分钟,然后又哭十几分钟……我宝宝是不是吃错东西啊?为什么会这样痛的啊?”
  周墨摇头:“吃错东西,那应该是胃肠炎,按道理来说不会这种间隔十几分钟的阵发性疼痛。”
  “你是急诊来的还是门诊来的?”
  “急诊。”
  “急诊对宝宝有做什么诊断吗?”
  “有,急诊叫了几个医生过去会诊,最后有个B超结果……说什么肠套叠。”
  肠套叠?
  周墨愣了一下。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所谓的肠套叠,其实就是‘望远镜式的大圈套小圈’,小肠进入到了回盲部。
  (大佬上个图?)
  不过,中午首发,显然这是急性的。
  周墨赶紧道:“B超结果给我看一下。”
  妈妈哭道:“在我丈夫那里。”
  周墨:“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去拿……”
  快步走出了病房,去护士站。
  此时,张洛珈老师也赶来了:“病人什么情况?”
  周墨:“急诊那边会诊,是肠套叠,我去拿B超结果。”
  很跨,周墨从丈夫的手里,拿到了B超结果。
  两张图。
  ——一张是横断面切图:是“同心圆”征,
  ——一张是纵切面:是“套筒”征。
  ——B超老师:考虑肠套叠,内见血流信号
  很显然,也不用质疑。
  这绝对是肠套叠。
  周墨把B超结果,递给了张洛珈老师:“老师,是肠套叠,中午出现,到现在3个小时,肯定是急性肠套叠了,需要尽快将它捋好才行……”
  张洛珈老师看了眼:“好,我现在联系医生。”
  小儿肠套叠,一般是原发性的,急性的话,可能是因为吃的东西啊、回盲部本身有问题、肠痉挛什么的原因引起……
  周墨一边等医生过来,一边看其他检查结果。
  有一张血常规,白细胞增多。
  肝功肾功没什么问题。
  “呕~~~”
  就在这时,哇哇大哭的小宝宝,突然吐了一口出来。
  “啊~~牛牛,你怎么了?”妈妈顿时担心无比,也不顾那脏的呕吐物,抱着直哭。
  周墨安抚道:“没事的,肠套叠,呕吐是正常的症状。”
  妈妈哭诉道:“医生,我宝宝他会不会……呜呜呜~~~~”
  周墨狂汗,赶紧安慰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很快会有医生过来处理掉这个肠套叠……”
  但是显然这种安慰没什么鸟用。
  妈妈还是那么紧张。
  周墨:“我给宝宝做个检查,看看他身体现在如何,怎么样?”
  妈妈连忙道:“医生,麻烦你了,快点帮我牛牛检查……”
  周墨检查了一下,松了一口气。
  这宝宝,除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外,营养状况还良好。
  也就是说,病情还不算严重。
  严重的急性肠套叠(时间长,炎症加剧、坏死),宝宝会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等等症状。
  再严重点就是腹膜炎、中毒性休克了。(后期再讲这两个)
  周墨松口气,安慰:“目前情况还好,你安心等医生来就行了……”
  妈妈:“是吗?太好了,呜呜呜~~~~”
  过了一两分钟,
  宝宝停止了哭泣,然后开始整个人安静了下来。
  妈妈松了口气:“你看,医生,牛牛他的表现就是这样,一段时间狂躁哭,一段时间安静……”
  周墨解释道:“这是肠套叠的一个特征,阵发性哭闹,因为肠蠕动是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当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叠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剧烈疼痛,当蠕动波过后,患儿即转为安静。”
  妈妈:“?????”
  没听懂。
  (靓仔读者:“我听懂了!!”)
  周墨微笑道:“这种苦恼,说明宝宝健康状况还不错……因为一旦肠套叠严重了,会合并肠坏死和腹膜炎,那时候的宝宝,将会萎靡不振,反应低下……现在多好啊,虽然哭得厉害,但他精神啊……”
  “啊?真的吗?”
  妈妈惊讶了。
  还能这样理解?
  但不得不说,被周墨这么一说,她顿时放心了不少!
  这时候丈夫办完了手续,快步过来。
  周墨:“等下会有医生过来,看了没问题,会带宝宝去做一个肠套叠复位……具体的方法是:「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
  简单的说,就是用一台机器‘结肠注气机’,肛门插管。
  灌气。
  气体经过:肛门——直肠——结肠、盲肠(回盲部)——小肠……
  气体在回盲部大量积累,压力增大,小肠口径太小,泄气太慢,大量气体无法发泄,巨大压力就可以将肠套叠给推开。
  (注:这个方法,仅仅适合2岁以下的,成功率比较高。但是2岁以上,甚至是成年人,肠套叠大部分是继发性(其他病因),所以这个方法就不太行了,那就看得是外科,而不是消化内科)
  ……
  踏踏踏~~~
  很快,一位中年医生和张洛珈老师,快步走了进来。
  一番介绍之后,
  中年医生给小宝宝开始做检查。
  首先是触诊,触摸宝宝的右上腹、右下腹。
  随后消毒带上手套,涂抹了润滑剂之后,触摸宝宝的肛门,很快就‘掏出’了果酱样的血便。
  果酱样血便,是肠套叠的一个重要诊断症状。
  确定了!
  是——肠套叠!!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