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和亲协议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宋礼部使者也带着国书依次赶到各国国都,面见各国国主。
  和亲?
  不是宣战?
  在几次确定后,这些胡人国主才从最初的蒙圈中反应过来。
  “刘义真……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拓跋焘起先的想法就是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在这背后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直到看到刘宋货真价实的国书,拓跋焘才带着怀疑勉强相信刘义真是来和亲并取得和平的。
  这下,拓跋焘暂停了对北燕的军事活动,而是招来崔浩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和亲?”
  崔浩也是被这封突如其来的国书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般令人难以捉摸的操作,倒还真的符合刘义真的作风。
  在询问了刘宋礼部使者后, 崔浩也从对方言语当中那一鳞半爪中得到了有效信息。
  “相父,如何?刘义真和亲到底是真是假?”
  崔浩大笑:“自然是真!陛下放心答应他就是。甚至未来数年之内,将再不用考虑刘宋威胁!”
  拓跋焘对崔浩的乐观有些不解。
  “陛下。”
  “刘宋天子此举确实是诚心求得和平!”
  此时崔浩将自己胸中所想对拓跋焘悉数道出:“依臣之见,刘义真北此举,北伐是假,迁都是真!”
  “迁都?”
  拓跋焘琢磨一番,觉得真有可能。
  “陛下, 自西晋立国以来,世家便一直是皇权的最大阻碍。便和我国中的各大部族一样!”
  北魏上一代皇帝拓跋嗣在临死前不但拖死了刘裕这个大敌, 还帮北魏解决掉一众大部落首领。所以拓跋焘才能这么顺利的完成北魏的中央集权。
  “自刘裕掌权以来就不断打压世家,世家早已不复东晋时的强盛。现在刘义真迁都,很可能便是要一举摆脱世家的控制!”
  拓跋焘闻言眯起眼睛:“相父的意思是刘义真是要趁着这个时候解决国内的矛盾,所以才来与我们和亲?”
  “正是!”
  拓跋焘沉思片刻后突然问道:“那我们有没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反攻河北?”
  “这……”
  崔浩显然是被拓跋焘活跃的思路镇住,觉得这位和刘义真的脑洞有的一拼。
  拓跋焘眼神中透出兴奋:“没错!刘义真忙着处理国事,必然无力外战!要是能趁此机会反攻河北,便是我大魏崛起之时!”
  和整个河北相比,西燕那点肉还不够塞牙缝的!
  但崔浩随即就打破拓跋焘的幻想:
  “陛下以为如今能与宋军一战否?”
  王仲德、朱超石都不是吃素的!
  而且镇守河北的河间王刘义隆虽然年少,却也展现出自己的妖孽,让河北世家大族无不信服。此人除了传闻中有些好色外, 几乎没有半点不是,仅仅一年就让百姓称赞有加。
  “况且刘义真去年攻下河北后并未对河北当地豪族进行清洗, 他们的利益并未受损, 甚至有所增益……”
  如今河北世家在刘义真的糖衣炮弹下都开始支持刘宋, 北魏时期的“仁政”都被他们忘的一干二净。想要靠他们夺取河北无异于痴人说梦。
  兵不强, 民不顺。
  这种情况下, 崔浩并不看好对刘宋的战役。
  “况且……陛下还要小心赫连勃勃。”
  不要以为只有刘义真担心胡夏和北魏联手。
  北魏更担心刘宋和胡夏联手!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 要是胡夏答应了刘宋和亲的要求, 与刘宋达成和平协议。而北魏这个时候倾全国之力去攻打河北,猜猜没有后顾之忧的赫连勃勃会不会盯向北魏的屁股,玩一手猴子偷桃?
  在面对强大的刘宋时,大家或许会团结一致,但并不意味着大家就能真正的同心协力。
  与其组成一个脆弱的联盟,那为什么不将其他势力吞并,组成一个强大的帝国对抗刘宋呢?
  拓跋焘听完崔浩的分析后也是心中一阵后怕。
  是啊!
  有谁不想统一北方的诸多势力呢?这样不是能更好的对抗刘宋?
  之前大家都害怕刘宋趁几方火并时各个击破。
  但如今刘义真明显是要处理内部的矛盾,变得自顾不暇,哪有时间理会他们?
  拓跋焘敲着桌面:“那依相父看,朕是去东边攻打北燕呢?还是留守平城提防赫连勃勃或者蠕蠕(柔然)?”
  “静观其变。”
  崔浩此时胜券在握。
  “真正着急的不是我们。刘义真迁都长安,陛下不妨想想谁最害怕?”
  拓跋焘顿时明白过来,也是不由的笑起来:“也对!朕倒要看看赫连勃勃会怎么选择!”
  议事完毕,这亲,无论怎样都要和!
  拓跋焘比刘义真还小一岁,说嫁个女儿就是扯了。
  不过他还有三个妹妹。
  最终,拓跋焘选择了最大的妹妹——始平公主去完成这次和亲。
  北魏这边聪明,胡夏那边也不傻。
  赫连勃勃在仔细衡量后,亦是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赫连勃勃貌美, 比之拓跋嗣要好看不少。
  他的女儿自然比之拓跋嗣的女儿也要艳丽上不止一个层次。
  而且因为匈奴的习俗, 赫连氏性格比之拓跋氏也更凶悍一些。
  “你嫁给那汉人皇帝后就要按照汉人的习俗侍奉自己的丈夫, 不能太过蛮横。”
  赫连勃勃显然也明白此次和亲的重要性。
  此事一成,至少为胡夏能争取五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自己做一些事情。
  现在赫连勃勃就怕自己家这如烈马般的女儿将大事搅黄。
  “父王放心。”
  赫连氏面色无悲无喜,全然不复以往的活泼,看得出来对于远嫁她的心中还是有些芥蒂。
  “嗯。”
  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部族面前,一个女儿显得多少有些微不足道。
  “如此,便尽快启程吧!”
  如此,北魏、胡夏还有其他各国都将自己的公主协同无数陪嫁之物前往长安。
  那浩荡的车队、成群的牛羊,使关中百姓都有些恍惚。
  万国来朝的盛况,似乎都回来了!
  ——————————
  不好意思,今天家里有些事情,更新延迟了。还有一章我尽量赶在十二点前码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