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刘义真的政治红利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go-->“建康……”
  春去冬归,在看到这座热闹繁华的金陵城时,刘义真也有种岁月蹉跎的感觉。
  天子御驾而归,自然是满朝文武皆在朱雀门前迎接圣驾。
  金甲白马,银刀黄车。
  无数大臣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知是失落还是庆幸。
  一年多以前,他们注视离去的那个背影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文武百官站在最前方的是徐羡之与王镇恶。
  王镇恶还好, 徐羡之原本只是有些斑驳的发丝居然是变得全白,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腐朽的味道。
  这已经不是透支了,完全就是将自己燃烧殆尽。
  刘义真骑在马上对徐羡之微微点头。
  似乎在这一刻,前世的种种恩怨都已不在重要。
  在百官的注视下,刘义真高举双臂,肆意的风吹在少年脸上:“朕回来了!”
  如今,一切都将彻底翻篇!
  一些老臣在见到刘义真振臂高呼的时候,双眼亦是有些模糊。
  这幅场面,他们似乎见过。
  像是在昨天, 更像是在很久前……
  入朱雀门,走御道,再进入宫城。健康城在历经将近一年的空窗期后重新迎来了它的主人。
  回到建康宫城后,刘义真第一件事便是拜访孙氏与祖母萧氏。
  或者称其为太后与太皇太后。
  以孝治天下,这是华夏亘古不变的政治理念与治国方针。
  萧氏已经有些糊涂,似乎是刘裕的驾崩带给她太多的悲伤,在见到刘义真时也没多少反应。
  倒是孙氏……
  似乎刘义真无论成为皇帝还是什么的,在她那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不问家国事,倒是将连刘义真自己都没注意的小事问了个遍。
  问候完两名长辈,刘义真又匆匆前往太庙。
  虽然在洛阳登基,但是回来祭祀太庙的任务却是丝毫不得耽搁。
  在太庙前走过一遭, 这皇位,才算是得到祖宗认可,能够彻底坐稳。
  对于其他老祖宗的宗庙位刘义真不认识, 也没感情。
  唯有正上方的刘裕宗庙,刘义真看得出神。
  “爹, 大哥……”
  “如今北魏已被赶到幽寒之地,胡夏也蜷缩在河套不敢出来。这第三次北伐, 算是成了……”
  只是代价有些大。
  刘宋,付出了两代天子。
  “接下来的路,还长。待盛世降临,万国于朝,重塑中国威严之时,再于此处,寻一杯杜康!”
  回到建康宫,刘义真立即召来徐羡之听取他这一年以来的述职。
  不出意外,各路牛鬼蛇神在刘裕驾崩、刘义真不在的时候都露出马脚。
  其中有前朝余孽,有世家大族,有刘裕之前的敌人,有地方反云力派……
  谷琡
  要不是他们畏惧于王镇恶手中的大军,说不定早就采取行动。
  “还真……都不是笨蛋啊。”
  谁都能看出来这个时候就是刘宋最虚弱的时候,都想这时候蹦跶一下
  也还好,只是蹦跶,不是彻底撕破脸。
  因为这个坑刘裕之前帮他踩过。
  当年刘穆之病逝,刘裕还在关中的时候,不少没认清形势的人都在那时跳出来当大冤种。
  代价就是刘裕火速回归建康, 血腥将其镇压。
  所以这会不少人也只是跳弹,趁着这个真空期搞一些小动作。
  “朕知道了……”
  “这些,都稍后再议。”
  出乎徐羡之意料之外的是,刘义真并没有急着立刻彰显手段,给予对手雷霆打击,这似乎有些不符合刘义真的性子。
  不是刘义真不针对这些人,只是针对的方向不同。
  做了皇帝,政治手腕再不能拘泥于谁是敌人打击谁的境界。
  而是上升为就算你是敌人,也要将你变成自己人的境界。
  如果变不成,那再让对方选择自己的死法。
  政治,就是让盟友变的多多的,敌人变的少少的。
  但在这前,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分清楚谁是自己的敌人。
  世家?寒门?军功贵族?
  要是真的能这么划分,那政治将变成一个棋盘上黑白分明的游戏,谁上手都能比划两下。
  真相是,上一刻大家还是朋友,下一刻对方的刀或许都一块捅到你心窝子里了。
  这可比打仗要难的多。
  刘义真现在就是要扔出去一块骨头,再扔出去一块烙铁,问问这些人——
  是跟着朕吃肉呢?还是下去吃灰呢?
  “徐尚书,太祖皇帝驾崩于军中,已是选好辅政之臣。现在是不是要遵循先帝遗旨,以嘉其功?”
  徐羡之这会明白了。
  刘义真,是想用自己登基的政治红利当诱饵,引一些人上钩了。
  上次刘宋建国和刘裕登基的政治红利已是将自东晋以来的政治格局打击的体无完肤。
  这一次,又将会是怎样的走势?
  现在,谁都说不好。
  ——————————
  我在查了很多资料后,还是决定将前面刘裕的庙号改为太祖。刘裕在历史上确实是“高祖武皇帝”,和刘邦的“汉太祖高皇帝”不同,刘裕不是被错认为“高祖”,而是他的谥号确实就是“高祖”。但刘裕明明是白手起家,给他上不伦不类的“高祖”庙号确实有些诡异,不知道历史上定下这个谥号的那群大臣是怎么想的……
  还有一个关键的证据是,刘宋“天子七庙”中,分别是刘裕的六世祖北平府君刘膺、五世祖相国掾府君刘熙、高祖父开封府君刘旭、曾祖父武原府君刘混、祖父东安府君刘靖、父亲处士府君刘翘,和!注意,和他过世的妻子臧爱亲……
  女性位列庙主,这完全就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已经算的上是离经叛道了,就算刘裕和臧爱亲的感情再深也不止于此。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裕已经做好自己进入宗庙后,顶替臧爱亲直接成为“太祖”的准备,不然他将臧爱亲的位置抬的那么高完全不合常理……
  当然,斯人已逝。而今之作皆是笑谈,趣÷阁墨改变不了春秋,大家看看就是。
  更何况历史网文本就是为了填补遗憾嘛……啦啦啦。
  (ps:晚上那章会推迟更新,因为今天联系了编辑,打算把前面的大修一下。毕竟有的章节写的我自己都看不下去。。。)<!--over-->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