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成功拖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奚斤听到麾下斥候传递来的一条条情报,怀疑他们是不是串通好来逗自己开心的。
  之前还仓皇南逃的宋军现在居然出现要强攻北方!而且宋军哪来那么多人?
  从河东迂回的大军那么快就赶回洛阳了?
  宋军莫不是都能日行千里不成?
  奚斤为了求证,还专门带亲卫去三处亲自查看。
  孟津方向,果然如斥候所言有大量的渔船在对岸蓄势待发。
  轵县方向,一座足以容纳几万人的营寨拔地而起,阵地上的【朱】字大旗随风飘荡,令人忍不住心生畏惧。
  最后又来到东边的淇县, 发现檀道济确实是在攻打淇县,而且还是一副全力进攻的样子,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这幅场面让奚斤顿时懵了,不知宋军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只得躲在怀县按兵不动,派人往涉县的拓跋嗣处传递情报, 求助拓跋嗣。
  在孟津的刘义真见到对岸一直没有北魏的大批骑兵出现,也是面露喜色。
  自己已经给了奚斤充足的时间准备, 他到现在还没出动军队, 足以说明其真的被唬住了。
  至于奚斤会不会在对岸设下埋伏……
  如果是以前,刘义真还会带着几分怀疑。
  但现在,不可能!
  随着刘裕发明却月阵,哪怕是个北魏小卒都知道不能给宋军在岸上准备的时间,组建阵法。奚斤堂堂一代北魏名将会不知道这点?
  心思已定,现在唯有和时间赛跑!
  刘义真踏上一搜渔船:“过河!”
  几百艘渔船动了起来,其实别看孟津渡口渔船多的离谱,也只有这几百艘渔船中有宋军士卒,人数也不过三千。
  渡过大河,见奚斤还没派人前来,刘义真便知道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他当即命人就地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堵死北魏向西探查的路线,并让两拨士卒向西边的朱超石和北边的刘义符部前进。
  现在只要让朱超石部和刘义真部在大河北岸会和, 静候刘义符部从上党撤回来即可!
  刘义真此时表面看起来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其实心中也在祈祷——
  五万大军,一定要撤回来!
  大哥、谢晦,你们两个可千万别让孤做了无用功!
  而本该在几天前就带着刘义符返回洛阳的谢晦此时正蓬头散发的坐在宋军上党军营的一处帐篷处无奈叹息。
  “愚蠢!愚蠢!真愚蠢!”
  谢晦愤恨的踢倒一旁的痰盂泄愤, 口中却是不断咒骂着。
  原来几天前谢晦奋不顾身的来到宋军大营, 希望带走刘义符的时候,刘义符轻飘飘的来了一句:“若孤走了,这五万大军该如何?”
  谢晦扼腕顿足:“楚王殿下!现在别说五万大军!就是十万大军也只能放弃了!”
  “檀道济将军现在必须要立刻退往洛阳!这上党大军根本无人接应!留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
  谢晦到现在还没忘记刘义符的回应:
  “那就死路一条好了。”
  刘义符指着军帐外的诸多宋军士卒:“我刘义符的命不比他们高贵,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都是我汉家儿郎,他们能死,孤亦能死!”
  谢晦被刘义符这话气的鼻子都歪了。
  听听!
  听听这是人话吗?
  现在谢晦才知道为何刘裕是立刘义真为帝而非刘义符!
  这是什么?刘义符想当圣人?
  啊呸!
  一个想当圣人的人让他当皇帝……这和让一个纨绔子弟去带兵打仗有什么区别?
  谢晦又和刘义符争辩许久,见无法说服刘义符,干脆打算来硬的!
  可惜……
  谢晦忘了一件事。
  “颇有膂力,善于骑射。”
  这是史书中给刘义符的评价。
  刘义符可是刘裕诸多子嗣中武力值最接近刘裕的存在。
  谢晦带着三个亲兵想去绑走刘义符,却被刘义符一打四给反杀,全部制服,丢到一处空旷的军帐。
  “谢侍中还是赶紧离去吧,免得刀剑无眼伤了你。”
  这是刘义符对谢晦说的最后一句话……
  只是谢晦越想越气。
  他跟着刘裕打仗的时候,刘义符怕是毛都没有长齐,现在居然摆出一副“你是文官你先走”的架势?
  谢晦本就恃才傲物,被刘义符这一激,牛脾气也上来,索性不走了。待在军中每天赖在刘义符身边,让刘义符跟他回洛阳。
  直到刘义符直接派人将他软禁起来……
  谢晦心情郁闷当然也不止这事,还有更糟心的。
  虽然他看不到外面宋军和拓跋嗣的战事打的怎么样了,可根据军中的伤卒数量,谢晦就能推算出现在的宋军怕是十分不好过。
  每天的伤亡数量怕是都在三位数临近四位数!
  再这么打下去,崩盘只是迟早的事。
  就在谢晦焦急不安的时候,刘义符却是突然来找他。
  谢晦本以为是刘义符想通了,没想到是刘义符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只见他得意洋洋的对谢晦笑道:“谢侍中不是说这五万大军只能在这上党郡等死吗?”
  听刘义符这么一说谢晦就明白了,也开始面露喜色。
  “莫不是王仲德和朱龄石已经撤了出去回到洛阳,檀将军过河来与我军会和不成?”
  “嗯……差不多。”
  随即刘义符把刘义真来接应他的消息告知了谢晦。
  谁知谢晦一听头都炸了!
  这叫差不多?
  明明差很多好不好?
  谢晦没想到连刘义真都踏入了战局,而且居然胆大包天的玩了一场疑兵之计。
  这要是被拓跋嗣察觉,立刻调遣大军将这些人围在这里……
  刘义真、刘义符、檀道济、朱龄石……
  谢晦的脸顿时吓的苍白。
  “楚王殿下!现在就撤军!立刻!能隐瞒一会就隐瞒一会!”
  谁都不知道拓跋嗣会在什么时候反应过来。
  刘义符此刻见到大军有撤离的机会,自然不和之前一样死倔,答应了谢晦的请求,立刻让士卒去准备,打算只带三日口粮全速往南撤退。
  就在宋军将要撤离的同一时刻,和宋军在涉县对峙的拓跋嗣一前一后几乎同时收到两份信件。
  一封是奚斤向他汇报的南方战况。
  还有一封则是刘义真写给崔浩的信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