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将星如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杀他?”
  “杀他。”
  拓跋嗣没有半点迟疑。
  “依为父看,崔浩是能比拟管仲、诸葛的人才。”
  “甚至朕希望他能做朕的王猛,可惜……”
  拓跋嗣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可惜什么?
  当然是可惜碰到了刘裕这么个妖孽。
  如果没有刘裕,拓跋嗣早就在后秦内乱时便想着夺取关中,甚至可能已将将赫连勃勃诛灭,将蠕蠕赶回漠北。
  但因为刘裕的存在,让已经腐朽、偏安的汉人王朝居然是浴火重生,眼看着就能重复两汉辉煌。
  所以哪怕在睡觉的时候,拓跋嗣都要睁着一只眼睛盯着刘裕,不给对方突袭的机会。
  和刘裕生在一起,是这个时代所有霸主的悲哀。
  “父皇……”
  拓跋焘早慧,自然明白他的父皇说的没错。
  拓跋嗣突然猛烈的咳嗽起来,用手轻轻贴在拓跋焘脸上:“佛狸不要灰心,父皇还在呢。”
  “为父与刘裕之争,没有对错。”
  “这是民族之争,是文明之战,亦是生存之争,所谓的仁义道德在这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这种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面对拓跋焘的欲言又止,拓跋嗣摇着头:“这种战争只有一个胜者,莫说什么泄气的话。”
  “万一……朕是说万一。”
  “万一朕败了,你立刻诛杀崔浩,带着本部人马往北而去,重新回到草原上,去和蠕蠕厮杀,去和赫连勃勃争夺马场,去把我鲜卑的族人重新变成野蛮的修罗。让热血时刻流淌在身躯之中,和狼一样盯紧刘裕。”
  “如此,我们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佛狸,记住了吗?”
  看着拓跋嗣宛若交代遗言的嘱托,拓跋焘早已泪流满面。
  “父皇,我记住了!”
  拓跋嗣见拓跋焘如此,才算彻底放下后顾之忧。
  拓跋焘,就是他为鲜卑、为北魏留下的一盏长明灯。
  留下火种,就还有希望!
  拓跋嗣在北魏朝堂之上以强硬的态度整合诸部兵马,只留下了本部两万骑兵交给拓跋焘,其余大军都被拓跋焘带往太原郡的治所晋阳开始屯兵。
  北魏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瞒不过宋军的探子。
  而且拓跋嗣本来就是御驾亲征,用不着藏着掖着,身在洛阳的刘裕很快就得知了拓跋嗣的动作。
  在洛阳的皇宫内,刘裕看着拓跋嗣御驾亲征的消息后也是长处一口气。
  “终于到这一天了!”
  之前刘裕攻入关中后曾给赫连勃勃写信,说了一大堆客套的话。
  但那只是为了不让赫连勃勃攻打关中的权宜之计。
  刘裕心里门清,在夺下关中后他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人——
  拓跋嗣。
  对这位北魏第二代皇帝,刘裕同样没有小视过他。
  两人的对决,将是历史的拐点。
  或者是历史新的起点。
  “拓跋嗣既然要去河东和朕对决,朕便答应他。”
  刘裕没有掩饰要和拓跋嗣一战定胜负的心思。
  他和拓跋嗣既然都拖不起,那就拉出来打一架!
  “蒯恩!”
  “末将在!”
  一个浑身刀疤、少了一只眼睛的老将听到刘裕唤他,喜悦的表情跃然脸上。
  蒯恩,刘裕的樊哙、周泰、赵云。
  他的战绩在将星云集的刘宋军中并不出众,但是他却是刘裕最核心的心腹将领之一,一直护卫刘裕左右。在刘裕主力出动时,他便是当之无愧的先锋。
  每次有危急时,蒯恩都身先士卒,常常攻陷敌阵,不避险阻,大大小小一百多次的战斗,早已让他伤痕累累。
  历史上他被刘裕派去救援关中的刘义真,却是被刘义真坑的让赫连勃勃给俘虏,无奈客死他乡。
  现在的蒯恩却是生龙活虎,只等刘裕一声令下便去做刘裕的急先锋。
  “你带五千人先一步赶往河东,在安邑北部驻扎营地。”
  “喏!”
  “王仲德!”
  “末将在!”
  同样是一个老将,只是他出现后刘宋的其他将领都有意无意的给他让开路线,以示尊重。
  王仲德亦是刘裕身边的心腹将领之一。
  他出自太原王氏,早年在苻坚淝水之败时就已经在北方举事反秦,是和谢安、谢玄在一个时代的人物。论资历,完全可以碾压一众刘宋将领。
  不光资历出众,他也是刘裕幕府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在谢晦还没成长起来前,王仲德才是“功冠诸将“的存在。
  见刘裕居然要派遣王仲德领兵出众,刘宋将领心中最后一点侥幸的心思也消失不见。
  这就是决战!
  押上国运的一战!
  两百年来能与此战相比的寥寥无几!
  只有胜者,才能继续活下去!
  “王仲德,你率一万人在孟津渡河,抢占上党郡的轵县,与河东互为犄角,同时在北部拱卫洛阳,防止北魏断我军后路!”
  “喏!”
  王仲德的任务异常艰巨,上党郡几乎是河东河北的交通枢纽,这里可不是什么易守难攻的地方。
  但谁让他是王仲德呢?
  有他在,上党郡几乎不可能被攻陷。
  刘裕又看向最后一人。
  “沈林子。”
  最后那人眉眼间与沈田子有几分相似。
  其实他就是沈田子的亲弟弟。
  和沈田子那个莽夫不同,沈林子思虑深远,酷爱文学,性格内敛而不张扬,与沈田子相比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正因如此,沈林子其实格外受刘裕喜爱,一般都不舍得让沈林子离开自己身边。
  眼下刘裕居然将沈林子也给派出去,这无疑是比王仲德出马还让人窒息的军令。
  “沈林子,你率一万士卒前往弘农。弘农虽然是在后方,却是连接关中和河南的通道。派你去镇守弘农,是为了以防万一。”
  不思胜先思败是一个合格统帅最基本的素质。
  派王仲德去上党郡也好,派沈林子去弘农也好,都是将大军的后路给把持好。
  能担任此等重任的必须是刘裕的心腹,同时也是能力卓越者,让沈林子坐镇弘农也是万全之策。
  “末将领命!”
  宋军各路将星,终于是在这一刻齐齐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几十年的征战,只为了这天定鼎天下!

章节目录